威爾第歌劇《唐卡洛》
2022/10/27~28 19:00
2022/10/29~30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西班牙文“Don╱Doña”是一種對貴族男性╱女性的尊稱,相當於英文中的Sir/ Lady。在某些歌劇作品中,我們會看到角色名字前面帶著這樣的尊銜,比如莫札特的「喬凡尼」或是威爾第的「卡洛(斯)」,即表示該角色乃是一位西班牙貴族。威爾第的歌劇《唐卡洛(斯)》(Don Carlos,正確譯名「卡洛斯閣下」),改編自大文豪席勒的同名詩劇,內容係根據西班牙王子卡洛斯(Carlos de Austria,1545-1568)的生平加油添醋而來,是一部以歷史人物為題材的故事。
從法語大歌劇展開的創作
卡洛斯王子是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與第一任妻子瑪莉亞的獨子。或因父母是近親通婚,卡洛斯出生後便患有一些精神疾病。由於是長子,卡洛斯在1560年正式被冊封為王儲。父子倆人間本就存在一些齟齬,後又因為政治意見相左擴大嫌隙,導致菲利普二世在 1568年將卡洛斯囚禁。卡洛斯曾試圖向父親求和卻遭到拒絕,最後病死於獄中。坊間一度流傳著「菲利普二世殺死長子卡洛斯」的傳聞。
法國的伊莉莎白公主(Elisabeth de Valois,1545-1568)最初是許配給西班牙的卡洛斯王子,但出於政治利害上的考量,最後被嫁給了菲利普二世,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伊莉莎白成為西班牙皇后時才14歲,她與菲利普二世的婚姻雖然短暫卻互信和睦。伊莉莎白與繼子卡洛斯同年,兩人之間關係友好,她亦常扮演父子之間的潤滑劑。當她獲知卡洛斯被囚禁時,相當意外難過。卡洛斯過世不久,伊莉莎白亦因曾多次流產大傷元氣而英年早逝。這些留給了後世劇作家一些遐想的空間,進而繪聲繪影出伊莉莎白與卡洛斯之間的私情。
歌劇(Opera)這個劇種雖起源於義大利佛羅倫斯,但主導歌劇在19世紀上半葉發展的城市卻是巴黎。這其中,不可不提一位靈魂人物——作曲家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1791-1864),以及他所引領的潮流「大歌劇」(Grand Opéra)。典型的法語大歌劇有5幕,內含法國人鍾愛的芭蕾場景,故事經常取材自歷史,而背景則多圍繞著政治衝突。法語大歌劇不論在長度、題材、形式上,都與一般熟知的義大利歌劇傳統存在著差異。19世紀上半葉,各地的歌劇作曲家都爭相到巴黎取經。他們以梅耶貝爾為榜樣,嘗試創作法語大歌劇,希望能讓自己的歌劇事業更上一層,緣此誕生了華格納的《黎恩濟》(Rienzi,1842),董尼采第的《塞巴斯提安陛下》(Dom Sébastien,1843),威爾第的《耶路撒冷》(Jérusalem,1847)、《西西里晚禱》(Les vêpres siciliennes,1855)及《唐卡洛斯》(Don Carlos,1867)。換言之,華格納和威爾第的歌劇語言,都曾受到法語大歌劇的影響。
義語版《唐卡洛》 展現古典寫實的華麗
西班牙名卡洛斯(Carlos),即義大利文的卡洛(Carlo),德文的卡爾(Karl),英文的查爾斯(Charles)。因此,從歌劇的標題是寫《唐卡洛》而非《唐卡洛斯》,即可辨識此次演出的是義大利語版本。
此次即將在衛武營上演的《唐卡洛》,是衛武營與比利時列日皇家歌劇院的共同製作,由已故的義大利導演馬佐尼斯(Stefano Mazzonis di Pralafera,1949-2021)所執導。有別於歐美歌劇院近年來流行的現代極簡風,這個舞台製作相當古典而華麗。從服裝設計到舞台布景,可瞬間引領觀眾回到16世紀菲利普二世所領導的西班牙宮廷,進入那親情、愛情、友情牽纏糾葛的故事情境。從這次《唐卡洛》製作中的ㄇ字型舞台設計,可一眼看出馬佐尼斯的音樂劇場專業性:重視舞台空間聲響的集中,全力為歌者打造最舒適有利的演唱環境,並減少歌者和樂團在聲響匯聚上的時差性,讓舞台製作與音樂表現彼此相得益彰。華麗的古裝,寫實的布景,意味著高成本大手筆的製作,這在現今國內外歌劇院財務拮据,舞台製作被迫只能壓低成本的窘境下,實屬難得一見。(邱秀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