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
音樂
72. 法雅(Manuel de Falla,1876-1946)
作曲家。音樂結合了西班牙民俗文化和在巴黎學習到的印象樂派技法,創造出獨特的音樂魅力,法雅的成就在於把西班牙傳統音樂成功地匯入世界。著名的作品有:1905年發表的歌劇《短暫的一生》、1915年的《愛之魔術師》,1919年的《三角帽》以及鋼琴協奏曲《西班牙花園之夜》。
73. 阿爾班尼斯(Isaac Albeniz,1860-1909)
作曲家及鋼琴演奏家。年輕時遊歷歐洲各國,博採眾家風格,但取材絕大部分來自西班牙,因此成為廿世紀初現代西班牙樂風的代表。著名的作品有:《西班牙組曲》,樂曲中使用了大量的西班牙元素,包含了舞曲、歌曲、幻想曲等樂種。還有最著名的《伊貝利亞組曲》,這是阿爾班尼斯晚期的代表作,樂曲中不但充分運用西班牙民族特殊的節奏與和聲,也融入了法國印象樂派及浪漫樂派的內涵。
74. 葛拉納多斯(Enrique Granados,1867-1916)
十六歲時獲得「巴塞隆納音樂院」的鋼琴比賽首獎,之後前往法國巴黎學習作曲。回國後,以鋼琴家身分公開演出,他的作品有歌劇、管弦樂,但以鋼琴曲最出色,鋼琴小品《十二首西班牙舞曲集》,深情的西班牙民歌旋律,和強烈的民族舞曲節奏,獲得了眾人的喜愛。葛拉納多斯著名的代表作品《哥雅畫景》,靈感來自於西班牙畫家哥雅的作品,之後更改編為舞台劇。
75. 羅德利哥(Joaquin Rodrigo,1901-1999)
三歲時因白喉病而失明,1927年前往巴黎,向著名作曲家杜卡學習作曲。羅德利哥根據西班牙濃郁的民間色彩音樂為素材,採用廿世紀作曲手法,創作出大量的音樂作品,有《在小麥田》、《方當果舞曲》、《遙遠的薩拉邦德舞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阿蘭輝茲》吉他協奏曲。
76.多明哥(José Plácido Domingo,1941-)
廿世紀後半葉最著名的男高音之一,他的嗓音清晰響亮又強而有力,音樂表情豐富,演出形式多樣,被譽為在世的男高音中最具藝術性的歌唱家之一。他在世界各大劇場演出過92個不同角色,連同錄過音的角色,總共有123個角色。演唱的語言有義大利語、德語、法語,至今出版的專輯超過100張。
77.卡瑞拉斯(José Carreras,1946-)
卡瑞拉斯與多明哥、帕華洛帝被譽為廿世紀後半葉世界三大男高音。他從小就展現出自己的天賦,8歲首次公開表演,28歲時,卡瑞拉斯已演出過24齣歌劇的主角了。1987年,41歲事業正值顛峰的卡列拉斯被診斷出罹患血癌,經過一年多的治療,最後靠著骨髓移植痊癒。目前持續活躍於世界樂壇。
78.安赫莉絲(Victoria de los Ángeles,1923-2005)
西班牙知名女高音。在參加「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獲得首獎後,世界各大歌劇院的邀約不斷。安赫莉絲對於西班牙音樂的推廣有很大的貢獻,不論是法雅或是葛拉納多斯的作品,在藉由她演唱後,讓全世界能夠更認識西班牙音樂。安赫莉絲還曾被西班牙政府封為「西班牙音樂大使」,以表揚她對西班牙音樂的貢獻。
79. 泰雷加(Francisco Tárrega,1952-1909)
泰雷加被稱為「現代吉他之父」「吉他詩人」,不但奠定了現代吉他的演奏法,他同時也是世紀之交最重要的吉他音樂作曲家。泰雷加8歲時和一位盲人吉他手學習吉他,1874年進入馬德里皇家音樂學院深造,雖然當時他主修的是鋼琴,但仍繼續專研吉他。1886年創作了吉他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其他著名作品還有《阿拉伯風隨想曲》、《大霍塔舞曲》及仿蕭邦前奏曲所寫的吉他前奏曲。
舞蹈
80. 西班牙國家舞團(BALLET NACIONAL DE ESPAÑA,BNE)
西班牙國家舞蹈團在1978年成立,是由佛朗明哥代表人物安東尼奧.葛蒂斯(Antonio Gades)所創立。現任藝術總監為安東尼奧.納亞羅(Antonio Najarro)。西班牙國家舞團的風格除了佛朗明哥外,也融合了波麗露、古典舞等西班牙傳統舞蹈。代表作品有《佛朗明哥傳奇》。
81. 西班牙國家現代舞團(Compañia Nacional de Danza,CND)
西班牙國家現代舞團成立於1979年,舞者平常的訓練項目包含了芭蕾技巧,但是西班牙並沒有傳統芭蕾的規範,加上其獨特的西班牙民族舞蹈特性,以及歷任總監不同的個人風格,使西班牙國家現代舞團形成出一種獨特的個性,成為世界知名的舞團之一。
82. 拉法葉.亞吉拉佛朗明哥舞團(Ballet Teatro Español de Rafael Aquilar)
創立者拉法葉.亞吉拉在1960年成立了自己的舞團,拉法葉以其獨特的藝術眼光與舞藝為佛朗明哥舞蹈帶來新的元素。拉法葉.亞吉拉改變了以往都是獨舞的佛朗明哥,加入男女的對舞,也加入了西班牙小說的立體面向,把佛朗明哥舞蹈內化得更為有力、更加充滿美感。最具代表的作品為全本佛朗明哥歌舞劇《卡門》。
83. 西班牙路易西羅佛朗明哥舞團(Luisillo Teatro de Danza Espanola)
是由世界知名的舞蹈指導及舞蹈家路易西羅(Luisillo)於1962年成立。是西班牙著名的佛朗明哥舞團,相當活躍於世界性公演活動。路易西羅佛朗明哥舞團集結了年輕熱誠的精神及活力。從舞者純熟的舞蹈中,更能領略他們對於舞蹈及生命的熱愛。
84. 安東尼奧.葛蒂斯(Antonio Gades,1936-2004)
著名的佛朗明哥舞者,他在1978年成立了西班牙國家舞團,成立舞團之後他開始編舞創作,他跟導演卡洛斯.索拉合作的佛朗明哥三部曲堪稱經典。他在1988年時獲得西班牙國家舞蹈獎,以表揚他對藝術的貢獻。
85.卡門.艾瑪雅(Carmen Amaya,1913-1963)
著名的佛朗明哥舞者,她第一次跳舞時才四歲。她的舞蹈風格無與倫比,強而有力的踏腳以及動作和諧的雙腳,完美的掌握韻律及音感。她在1944年和1953年分別被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及杜魯門總統邀請至白宮表演。
86. 納丘.杜亞托(Nacho Duato,1957-)
西班牙著名舞者與編舞家,他曾是瑞典庫柏格芭蕾舞團的舞者,隨後被荷蘭舞蹈劇場編舞家尤里.季利安(Jiríi Kylián)發掘,邀請他至荷蘭舞蹈劇場擔任主要舞者。杜亞托除了是優秀的舞者外,編舞才華更是受到舞蹈界一致的讚賞。1990年6月,杜亞托接任西班牙國家現代舞團藝術總監,將西班牙國家現代舞團推上顛峰;現已卸任。
87. 瑪麗亞.帕赫斯(Maria Pages,1963-)
西班牙著名舞蹈家,4歲時於塞維亞而接受舞蹈啟蒙教育,1990年成立了瑪麗亞.佩姬佛朗明哥舞團。瑪麗亞.佩姬佛朗明哥舞團將一個又一個的生命故事透過戲劇、舞台與舞蹈的多重結合呈現於觀眾眼前,舞劇式的表演不但提供觀眾更立體多元的享受,更加強了觀眾對表演的融入程度及對肢體舞蹈的感受能力。
88. 阿依達.葛梅茲(Aida Gomez,1967-)
生於馬德里,她只花了4年時間就拿到了拿到國立西班牙舞蹈學院的學位,1981年她加入西班牙國家舞團,演出許多經典作品。代表作品為佛朗明哥舞劇《莎樂美》。
89. 塞維亞舞曲(sevillanas)
除了佛朗明哥之外,塞維亞舞曲是西班牙最廣為人知的民俗舞蹈,全西班牙各地的節慶,都會跳塞維亞舞曲慶祝。塞維亞舞曲跟佛朗明哥不同,手臂自然抬起,不講究內收的力感,腳步看似隨意,卻又緊貼旋律。伴奏則採用一些簡單的打擊樂,歌唱近乎叫喊,風格通常較為輕快活潑。
文化生態
90. 西班牙反文化運動(La movida)
沒念過大學的西班牙電影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曾說,八○年代的馬德里街頭就是他的大學,因為那是西班牙搖滾、龐克、藥物、扮裝等文化或反文化運動最旺盛的時期。反文化運動產生了許多宣示社會邊緣性格的藝術語彙,例如在廢棄的工廠裡,舉行混合劇場、地下樂團、裝置的演出,對西班牙當代藝術影響深遠。
91. 「在地化」文化政策
佛朗哥政權結束後,西班牙於1978年頒布憲法,實行民主制,並賦予各地方高度的自治權,包括文化建設在內。「地方文化自治」聽起來很美,實際上卻產生了政治正確的文化政策,使得政府願意花大錢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出或展覽,如民俗舞蹈或傳統歌唱節目,卻放任當代藝術實驗自生自滅。
92. 公立劇院和私立劇院
西班牙昆卡藝術學院(Facultad de Bellas Artes de Cuenca)教授荷西.安東尼奧.桑切斯(José Antonio Sanchez)批評地方自治,讓「西班牙文化政策沒有達到一般歐洲國家的水平」,導致公立劇院喪失引介國際劇場潮流的公共機能,只剩下民間的私立劇院,用商業演出的盈餘資助藝術實驗。當然,情況也並非如此兩極,像巴塞隆納由花市改建而成的「花市劇院」(El Mercat de les Flors),在八○年代中後期便演出彼得.布魯克和拉夫拉劇團的實驗之作。
93. 另類空間(salas alternativas)
一九八○年代末出現了一個民間自組的另類空間網絡,為那些被大劇院擋在門外的年輕劇作家們,提供發表的機會。除此之外,這些另類空間也時常舉辦講座、電影放映會、音樂會、跨領域展演、工作坊等,開發不同的觀眾族群,有些甚至開班授課,一方面讓群眾親近劇場,一方面為接案為生的演員提供更穩定的收入來源。
劇場
94.西尼史特拉(José Sanchis Sinisterra,1940-)
西尼史特拉和他成立的「邊境劇團」,是後佛朗哥時代獨立劇場的典範,作品關注少數和弱勢族群的文化和議題,並對西班牙的殖民歷史作出有力的批判和反省。2003年的《血月》取材自與阿莫多瓦的電影《悄悄告訴她》同一個社會事件,以大量閃現的畫面,和中斷話語的沉默,探討植物人的知覺和邊緣處境。
95. 羅德里哥.賈西亞(Rodrigo García,1964-)
1986年在馬德里成立了「屠宰攤劇團」(La Carnicería Teatro),身兼劇作家、導演和舞台設計。賈西亞的作品充滿挑釁、喧鬧、狂暴的色彩,也以西方社會文明為脈絡,進行自省式的批判。狂放不羈、極端和爆發力的身體語言,帶來衝擊性的劇場經驗,讓觀眾置於混亂的擴散狀態。賈西亞利用唯物主義社會中的資源——消費產品的崩解,質疑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破壞性力量。
96.拉夫拉前衛劇團(La fura dels baus)
來自加泰隆尼亞地區(Catalunya)的拉夫拉劇團,最能見證西班牙反文化運動的影響。他們擅長在大型的都市空間舉行演出,以實驗音樂、影像科技、肢體劇場等跨領域的形式,傳達我們面對消費社會的無助、絕望、憤怒,完全是龐克精神的遺緒。另一方面,他們又十分世故,非常熟練地把龐克操作成廣告娛樂,為百事可樂、巴塞隆納奧運開幕、上海世博西班牙館策劃節目。
97. 羅傑.貝納特(Roger Bernat,1968-)
來自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巴塞隆納,而且也擅於運用城市戶外空間作演出。2008年,他展開了一項《公共場所計畫》(Domini Públic),在巴塞隆納、巴黎、東京等各大城市的廣場上,讓民眾戴上耳機,回答兩百五十個問題:「如果你認為你是這個社會的罪犯,請往左走」、「如果你認為你是這個社會的警察,請往右走」、「如果你剛剛說謊,請回到中間」。觀眾變成唯一的演員,這還是「劇場」嗎?貝納特認為當然是:「劇場不就是公共場所的集體遊戲?」
98. 安潔莉卡.李黛兒(Angélica Liddell,1966-)
2010、2011連續兩年在亞維儂藝術節引發熱烈討論的安潔莉卡.李黛兒,和羅德里哥.賈西亞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劇本以獨白寫成,彷彿長篇政論,以及結合了行為藝術的舞台表演。不同的是,李黛兒自己披掛上陣,經常出現以刀片自殘的片段,把自己刮得血流如注。「身體讓我們看見真理,特別是受傷的身體」,她說,「劇場必須讓人體驗現實的痛苦,讓人明白,我們都是倖存者。」
99. 阿塔拉亞劇團(Atalaya Teatro)
成軍至今27年,以「詩意劇場」為主要劇場風格。長期接受印度Kathakali戲劇表演、義大利即興喜劇、中國京劇等表演形式指導,劇團演員融合東西雙方多元、充滿差異的身體訓練,發展出令人著迷的肢體魅力。於2008年榮獲國家戲劇獎,是西班牙文化部所認可的第二大劇團。
100. 動物實驗室劇團(Animalario)
以首部作品為團名,從1996年成立至今,其擅長將真實的空間置於舞台之上,使觀眾身歷其境,可以積極參與演出,打破表演者和觀看者之間的界線,同時也是其作品迷人之處,並在國內外獲獎無數。動物實驗劇團以為劇作家、導演、製作、演員的集體創作為目標,該團導演安德烈斯.利馬(Andrés Lima)自己便身兼演員等身分。
葡萄牙
音樂
28. 法朵(Fado)
葡萄牙最具代表性的音樂,雖然這是葡萄牙的民歌,但卻是葡萄牙占領巴西之後,從巴西時傳回來的。一開始是在里斯本流行,之後傳到中部的城市科英布拉,在這裡改良,使其風格更細膩,音調更圓潤,形成了風格典雅的科英布拉法朵。歌詞大部分與愛情、大海、水手生活、貧窮有關,曲調憂鬱、抒情、優美、流暢,深受葡萄牙人民喜愛,甚至被視為國家的文化象徵。
29. 瑪莉莎(Mariza,1973-)
知名的法朵歌手,出生在葡屬莫三比克,從小學習傳統形式的Fado。瑪莉莎在2001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就被推上了國際舞台,2005年的現場演唱會CD及DVD銷量都突破了白金唱片的3倍,這張專輯在第八屆拉丁葛萊美最佳民謠專輯獎被提名,瑪莉莎成為第一位在拉丁葛萊美獎被提名的葡萄牙歌手。
30. 米詩亞(Misia,1955-)
生於葡萄牙,長於西班牙。1991年首張同名專輯嶄露頭角,至今已有9張專輯。專輯Garras Dos Sentidos在全球發行,售出約廿萬張,法國評選它為「具有震撼力的音樂作品」。葡萄牙《共和報》曾將她的作品列入廿世紀百大唱片。錄製的專輯,也讓葡萄牙音樂第一次成為美國權威性刊物《排行榜》的重點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