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太陽王」路易十四親頒詔書、創立於一六八○年的法蘭西戲劇院,在成為「國王的劇團」之前,其實是由法國「喜劇之王」莫里哀帶領的劇團。經過三百多年的歲月,劇院的名稱更迭、角色變換,也見證了戲劇潮流的起落變化。迄今,擁有超過三千齣經典定目劇的法蘭西戲劇院仍是堅守法國戲劇傳統的堡壘,在傳統中也不忘探尋經典與當代的關係。
身為法國最古老的國家劇院,法蘭西戲劇院(La Comédie-Française)位於巴黎第一區。一旁還有羅浮宮和皇家宮殿,像驕傲的貴族一排站開,自有非凡的古典身價。
一六八○年由路易十四頒佈詔書成立的法蘭西戲劇院,在進駐現今富麗堂皇的劇院建築前,其實是個幾經風霜的劇團。演員身分特殊,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尤其身為國王認定的劇團、經過政權的翻天覆地,在在見證了路易十四的太陽王朝走向共和國的歷史改革。
法蘭西戲劇院也顯示了劇場概念的領軍者,在三個世紀裡是如何轉變:從尊崇劇作家、以文學性為重,到名伶演員以魅力掛牌,最後是導演成為開發美學的靈魂人物。法蘭西戲劇院三百多年的歷史,包括劇院名稱的更替,皆突顯了社會氛圍,述說了法國劇場的近代史。
從喜劇之王手中傳下的「莫里哀之家」
法蘭西戲劇院的圖徽是,一群蜜蜂圍著蜂箱,邊上有一排銘言:“Simul et singulis”(意為「團結一致亦保有自我」),豐富多產的古典象徵。這種期許,以及劇團的誕生,還得從莫里哀說起。
特異獨行的莫里哀,儘管面對教會衛道人士的批評聲浪,仍在國王的保護下,將法國喜劇推至高峰,在十七世紀大放異采。一六七三年莫里哀過世後,他所領導的劇團演員,遂與當時的其他劇團合併。一六八○年,路易十四決定欽點巴黎僅剩的兩團演員,正式組成唯一的國王劇團。在與義大利喜劇演員的競逐賽中,此團搬演莫里哀、拉辛(Jean Racine,1639-1699)、高乃伊(Pierre Corneille,1606-1684)的劇作,肩負發揚重責。也不免出現宮廷劇碼常有的爭寵情節,以及高昂的民族意識,因此誕生「法蘭西戲劇院」,這一維護正統的稱呼。由於劇團視注重演員制度的莫里哀為精神領袖,雖是他過世七年後才成立,一般卻喜稱此團為「莫里哀之家」(La Maison de Molière)。
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戲劇院改名為「國家劇院」(Théâtre de la Nation),原先階級低賤的演員擁有了市民權利,但也喪失皇家特權。演員很快分為兩派以表政治理念——革命派另闢新所,自稱「共和國劇院」(Théâtre de la République);擁皇派還曾因諷刺政治人物,遭關門禁演。劇團命運紛紛擾擾,如革命後的政治風暴;直到一七九九年,兩派演員復又合併,就此定居於現址,再度以「共和國法蘭西戲劇院」開張。曾受太陽王青睞的劇團,如今受到「小巨人」拿破崙的保護,而其品味則是較能反映他英雄形象的古典悲劇。
引領潮流 現代戲劇的戰場
從十八世紀走向廿世紀,法蘭西戲劇院的劇碼也意味潮流走向。大革命前夕,伏爾泰的劇作如改編自元雜劇《趙氏孤兒》的《中國孤兒》借外諷今,即在此演出。波馬榭(Beaumarchais)的《費加洛婚禮》批判封建制度、預示革命,演出大成功卻也引起騷動,旋即遭禁。
十九世紀劇院進入浪漫派,雨果、大仲馬等人的作品在劇院上演,引發古典主義者的鼓譟。一批浪漫派激進青年,和保守派展開激辯,將浪漫主義風潮推上巔峰。但不過十幾年,浪漫派便聲勢下滑,女明星拉舍爾(Rachel)重又帶起古典悲劇的流行。如時尚來來去去,第二帝國崇尚侈靡逸樂,劇院變成浮華社交場所,布爾喬亞式喜劇也隨之發展起來,還有傳奇名伶莎哈.貝恩哈特(Sarah Bernhardt)在此坐鎮。
世界大戰期間,法蘭西戲劇院專門上演愛國戲劇,以作為戰爭中的精神寄託。戰後,戲劇院演出依舊,但少再挖掘文本的意涵與革新;向來維護優雅傳統的使命,在此時僅是種懷舊。幸而廿世紀初,導演地位提昇,喜劇院也跟著啟用新導演,如:柯波(Jacques Copeau)、杜藍(Charles Dullin)、朱維(Louis Jouvet)等,將戲劇院帶入現代劇場的領域。在此之前,劇院海報從未出現導演的名字,直到一九三六年《厭世者》Le Misanthrope的演出,才破天荒印上「導演賈克.柯波先生」。柯波並不想大幅度破除積習,但認為演出起碼要打破封閉、呈現劇院外的生活感。普遍認為,法蘭西戲劇院總算稍稍放下沉重的過去,進入新的紀元。
保留傳統 也不忘與時並進
今天,法蘭西戲劇院已製作了超過三千齣的經典定目劇,並在巴黎擁有三間劇院,除了世人熟知的黎希留廳(Salle Richelieu),還有老鴿舍劇院(Théâtre du Vieux-Colombier)和工作室劇院(Studio-Théâtre),分別於一九九三與九六年納入喜劇院的旗下。其中,位於巴黎左岸的老鴿舍劇院,是柯波於一九一三年所創立。二○年代,曾是介紹前衛電影的重要場所;不僅劇場、整個藝術界的重要人物都在此出入,如沙特、卡繆、畢卡索、布列東、考克多等人。一九四七年,剛自精神病院「獲釋」出來的亞陶,更在此發表他的最後演講,留下著名的瘋狂錄音。一九八六年政府回購劇院並整修,就此保留了法國現代劇場的重要據點。
法蘭西戲劇院也探索當代劇場與經典作品的可能關係。其中不乏以現代服裝、簡約舞台、社會觀點等方式,重新詮釋舊作。二○○四年,找來羅伯.威爾森執導《拉封丹寓言》,演員身著華服戴上動物面具,以典型的威爾森美學,演繹寓言的譏諷。○六年的《大鼻子情聖》導演波達利德斯(Denis Podalydès)也是活躍電影的演員,他以戲中戲、投影等活潑手法,讓此戲連演四年,欲罷不能。同年,法蘭西戲劇院史無前例地由女性接掌總監,穆喜耶勒.瑪葉特(Muriel Mayette)以執導戈爾德思(Bernard- Marie Koltès)的《回歸沙漠》為首齣代表作,宣示當代經典意味濃厚,卻因選角問題引起爭議。
有趣的是,直至今日,法蘭西戲劇院一旦上演莫里哀的劇作,法國觀眾無論好壞,一致報以熱烈掌聲。也許就像戲劇院眾多收藏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大型玻璃盒保護的「莫里哀之椅」(Le fauteuil de Molière)。一六七三年,莫里哀的健康狀況極糟,仍親身上台首演天鵝之作《誰真的愛我?》Le Malade Imaginaire(或譯為《無病呻吟》)。幕起,身著睡衣、睡帽的他,便是坐在這張古董扶手椅上。二月十七日當晚,這齣戲的第四場演出,莫里哀撐到最後一幕,終在舞台上吐血,幾小時後便過世了。之後,無論多少最優秀的演員,總要在這張椅子上飾演那位患了空想症的病人,以求最高榮耀。而這張椅子一直服務到一八七九年,恰巧是莫里哀生日當天退休,「莫里哀之椅」彷彿成了「喜劇之王」的象徵,從此不再是道具,而是紀念莫里哀的聖物。
法蘭西戲劇院年表
整理 廖俊逞
1673 莫里哀去世,原莫里哀劇團與演出高乃依劇作為主的馬萊劇團合併。
1680 路易十四正式頒布詔書,合併馬萊劇團與勃艮第府劇團,宣佈法蘭西戲劇院成立。
1784 劇院上演劇作家馬舍的《費加洛婚禮》,表現平民戰勝貴族的勝利凱歌。
1789 法國大革命爆發,劇院改名為「國家劇院」,階級低賤的演員擁有了市民權利,但也喪失皇家特權。演員分為革命派與擁皇派以表政治理念。革命派另闢新所,自稱「共和國劇院」。
1793 擁皇派上演影射諷刺政治人物的劇目,遭關門禁演。
1799 兩派演員復又合併,以「共和國法蘭西戲劇院」開張,受拿破崙重視。1804年,劇院遷入黎塞留街與聖.奧諾雷街現址。
1812 拿破侖簽署「莫斯科法令」,確定法蘭西戲劇院與國家的隸屬關係,建立劇院內部的管理準則等,一直沿用至1946年。
1830 劇院演出雨果劇作《歐那尼》,將浪漫主義運動推向高潮。
1843 雨果的《城堡裡的爵爺們》上演失敗,宣告了浪漫主義戲劇的衰落。
1848 第二帝國成立後崇尚侈靡逸樂,女明星拉舍爾重又帶起古典悲劇的流行,劇院成為浮華香豔的社交場合,布爾喬亞式喜劇也隨之發展。
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劇院專門上演愛國戲劇,以作為戰爭中的精神寄託。
1922 紀念莫里哀三百周年誕辰,將莫里哀生平劇作按寫作順序上演。
1927 紀念浪漫劇一百周年,匯演繆塞、雨果、大仲馬等人的作品。
1936 由柯波執導《憤世者》的演出,節目單上印上「導演賈克.柯波先生」,突出導演的地位與功能。
1939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劇院多上演古典名劇和「沒有政治危險」的新作。
1944 劇院為慶祝反法西斯勝利演出,戴高樂將軍到院觀劇。
1946 替代「莫斯科法令」的新法令通過。
1959 文化部改組法蘭西戲劇院,指出劇院的任務是「向最廣大的法國觀眾,演出世界各國,尤其是法國創作的優秀劇作」。
1960 艾斯岡特擔任院長,思想開放,起用各派導演。繼任的比埃爾.丟克斯奉行開放政策,演出布萊希特、奧尼爾、貝克特和尤涅斯柯等人的作品。
1993 黎希留廳納入戲劇院的旗下。
1996 位於巴黎左岸的老鴿舍劇院和工作室劇院併入戲劇院,前者為柯波於1913年所創立,亞陶曾於1947年在此發表他的最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