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前代的藝術家甘之於蝸居在下城和外百老匯圈子,今天的外百老匯劇場,一站穩腳步,就想向百老匯進軍。最近不少外百老匯劇團蓋了更好的演出場地,但也有評論擔憂,這些劇團因為新工程背負了沉重的財務壓力,加上又要與百老匯競爭,在作品的選擇上,會不會走向保守和商業化?
「哭窮」是紐約外百老匯劇場的傳統,貧困的藝術家,為了自己的理想,以借貸、寅吃卯糧、一切自己來的方法,把戲搬上舞台,還是很多人對外百老匯的認識,劇場界也樂於維持這個浪漫的錯覺,音樂劇《吉屋出租》Rent就是最具體的代表。
外百老匯的確有可以抱怨的地方,傳統劇場觀眾流失、租金節節上漲、生存空間被百老匯擠壓等,每有一個外百老匯劇場關閉,這些理由就會被拿出來。但最近以來,幾個重要的外百老匯劇場紛紛進行整修、擴充、搬新家等的工程,讓人開始覺得,外百老匯好像愈來愈有錢了。在慶賀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擔憂就是:運作會不會也愈來愈商業化?
外百老匯劇場 紛紛推進百好匯
不同於前代的藝術家甘之於蝸居在下城和外百老匯圈子,今天的外百老匯劇場,一站穩腳步,就想向百老匯進軍。而且僅管美國經濟仍處在低迷狀態,外百老匯的募款工程,仍然一個接一個。曾把《求證》Proof和Doubt推進百老匯進而拍成電影的Manhattan Theater Club,終於買下了百老匯的Samuel J. Friedman劇院。把Mary Zimmerman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帶進紐約的The Second Stage Theater,也和Helen Hayes劇院簽約,正式立足百老匯。
其他劇團雖然不急著登上百老匯,但也紛紛尋找更多更好的場地。Theater for a New Audience將耗資四千七百五十萬,在布魯克林音樂學院旁蓋一所新的劇場。林肯中心劇團在其原建築頂樓加蓋的新劇院,今年即將開張營運。公共劇場的整修工程,已經進行了好幾年。
不過最大手筆也最引人注目的,是Signature劇團剛剛啟用的Pershing Square Signature Center。Signature劇團近幾年來,以每季專推一位劇作家作品,票價一律廿五元的做法,搏得許多掌聲,近幾年來的Horton Foote、August Wilson和Tony Kushner的《美國天使》Angels in America,都大獲好評。在這個成功的基礎上,擴建計畫得到了政府和私人財團的大力支持,新劇場是由明星級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設計,也在四十二街上,而且比舊劇場更靠近百老匯人潮區。而劇院數更由一增為三,本季開幕,一口氣便推出三個劇作家的作品,包括南非重量級劇作家Athol Fugard親自導演他的《血緣》Blood Knot。
新的劇院當然設備比較好,一般說來座位也比較舒服。劇場數增加,可以演的戲增多,對劇作家來說更是好消息。但是《紐約時報》的劇評Charles Isherwood也提出一個隱憂:這些劇團因為新工程背負了沉重的財務壓力,加上又要與百老匯競爭,在作品的選擇上,會不會走向保守和商業化?他指出Manhattan Theater Club本季的新戲,都不太出色;公共劇場本季最叫座的兩齣戲,都是上季續演的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 of Steve Jobs和Gatz。在此前業界也有人認為,公共劇場最近太過強調作品上百老匯的潛力,忽略了許多具實驗性的作品。
進了商業機制 犧牲藝術實驗性?
有人指出,劇場創作沒法保證好壞,新作品成功與否不光是主事者眼光,也與當時創作的整體水平有關,不能光看一季下定論。然而Isherwood的擔心並不是杞人憂天或評論者有意要攪亂一塘春水。不少戲迷都認為,紐約非營利劇場的兩大龍頭Roundabout和林肯中心劇團,就因為涉足百老匯而每況愈下。
林肯中心劇團原本有一大一小兩個劇場,都在林肯中心裡。大的Vivian Beaumont劇院屬於百老匯,這個劇場過去幾年,出過幾個叫好叫座的戲,包括Contact和《南太平洋》,欲罷不能,長期占了劇場,新戲進不去。不少劇迷都認為,Vivian Beaumont的戲因為著眼東尼獎,路線愈趨保守,現在的《戰馬》,就是一例。
然而最遭議論的,還是Roundabout。這個劇團現在擁有五個劇院,其中三個是百老匯等級,過去幾年來,藝術票房皆乏善可陳,偶爾有幾個叫座的戲,如《不可兒戲》或Anything Goes,在藝術上也無突破之處,紐約劇場界早就怨聲載道。如果這幾個「長大」了的外百老匯劇團,也走上Roundabout的後路,那就真是紐約劇場的損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