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新崛起的東亞國家積極整合各方文化勢力、串聯藝文活動與娛樂產業,也為這些現代化亞洲國家帶來全新的劇場面貌。其中早早打起文創大旗的韓國,與經濟蓬勃興起的中國,在定目劇演出方面都有引人注目的發展。
韓國—國家與企業聯手打造的劇場實力
韓國近年來的劇場發展,成功結合歐洲公立劇場與英美商業劇場體系,再加上影視產業、流行音樂、觀光旅遊的推波助瀾,在「韓流」的文化包裝下席捲各國。韓國的國家級劇院不但肩負著保存傳統文化的使命,更承載了一個國家對於其文化事業的所有想像。以成立於一九五○年的韓國國家劇院為例,旗下包含了四個團隊,分別是負責演出本國戲劇與翻譯西方經典的韓國國家劇團、嘗試以傳統唱劇挑戰西方文本的韓國國家唱劇團、國家舞團與國家樂團,各自擁有自己的定目劇碼。市立層級的仁川藝術中心則是韓國第一個複合式展演空間,共擁有九個表演團隊,涵蓋歌劇、傳統戲曲、音樂劇、現代話劇等領域。至於首爾藝術中心(Seoul Art Center)性質則較為特殊,其贊助單位除包括韓國SK電訊株式會社等私人企業外,多來自公營轉民營的企業,如韓國煙草人參公司、韓國電力公司等。
同樣背負著宣揚韓國文化使命的並不只是「國家」,商業劇場也可感受到這股風潮。自《亂打秀》一九九七年首演以來,韓國逐漸發展出小有規模的商業劇場。類似於紐約百老匯,這些商業劇場同樣以觀光客為主要客群,但題材多以韓國傳統文化作為創作靈感,如《亂打秀》的韓式料理、JUMP以跆拳道為發想的肢體表演,更藉由舞蹈、音樂等非語言劇場形式,消弭與外國觀眾之間的文化/語言隔閡。這些商業劇場成功立足於首爾後,往往於其他城市擴展據點,甚至成功外銷至其他國家。
中國—大國崛起的企圖與焦慮
從共產極權走向資本主義,中國劇場的發展現況也已現出端倪。國家級的劇院以北京為中心,正如每個國家對於國立劇院的期待一般,傳統戲劇、當代話劇、經典翻譯等皆是這些劇院定目劇碼的主題。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中資與外資更看上了商業劇場在中國的發展潛力。正如二○一一年於上海首演的《媽媽咪呀!》Mamma Mia!,推出中文翻譯歌詞、並由中國演員(或其他來自華語系國家的演員)擔綱演出,深信十多億的華語人口必能支撐起比百老匯更亮眼的票房成績。面對西方音樂劇文本的大舉入侵,中國本地出現了不少質疑的聲音,也因此出現了不少以原創為訴求的華語音樂劇,去年盛大來台的音樂劇《愛上鄧麗君》即為其中一例。這些大型音樂劇通常以上海作為起點,並於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各進行為期數月不等的巡迴演出。
與觀光產業結合的「山水實景劇場」(Landscape Theatre)則是中國近年來頗受注目的商業劇場形式。由知名導演張藝謀親自策畫的「印象」系列,自二○○四年《印象劉三姐》首演至今,已在麗江、西湖、海南島等不同景點推出觀光定目劇。聲光效果結合山水實景,戲劇題材則援引自中國傳統故事(如《印象西湖》取材自《白蛇傳》),台上演員動輒兩三百人,不少更是招募自當地居民,與當地社會形成巨大的產業鏈,卻也引來不少庸俗化、資本化的批評。
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這些亞洲國家接受了來自西方的戲劇理論與形式,也試圖尋找最合適的劇場制度,得以在原本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展,並在西化與傳統之間達到平衡。他們的摸索,有成功、也有失敗,那麼,屬於台灣的下一步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