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女性藝術家瑪莉娜.克魯斯的「家系列」,透過藝術創作,蒐集母系家族三代的故事。她在外婆的老衣櫃裡發現一百多件外婆親手縫製給母親伊麗莎和雙胞胎阿姨萊拉的小洋裝,引起她追溯家族記憶的興趣。透過這些衣物為觸媒,克魯斯從外婆、母親和阿姨們口中得知許多家族故事,轉化成創作素材的來源,陸續以影像、繪畫與雕塑等形式呈現。
瑪莉娜.克魯斯個展「回憶之泉」
即日起~6/17 安卓藝術(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1、2號)
INFO 02-23656008
美籍記者梅齡.霍普古德的自傳《被抱走的女兒》,書寫卅八年前、還在襁褓中的她,因為重男輕女的父親堅持,從台灣被送養到美國密西根州的一個家庭,廿三歲才獲悉自己的身世,曾回台灣尋找原生家庭。因為父親一心求子,霍普古德的原生家庭送養了兩個女兒,對親生父母的愛恨難解,她在書中寫到:「我不是一個能夠為你們傳遞香火的兒子,但我可以訴說屬於我們的故事。我不是爸所渴望的那個繼承人,但我也可以是家族歷史的守護者。」
這段話令人聯想到菲律賓女性藝術家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的「家系列」,克魯斯透過藝術創作,蒐集母系家族三代的故事。兩人均展現了女人也能擁有守護家族歷史的心意與能力,但霍普古德的際遇令人悲傷,克魯斯的動機則源自對母系家族的熱愛。她的成長過程當中,外婆和母親扮演扶養的關鍵角色,因而故事主角多是家族女性成員,強烈的凝聚力驅使她達成使命。
老衣櫃中挖出的家族回憶
四年前,克魯斯在外婆的老衣櫃裡,發現一百多件外婆親手縫製給母親伊麗莎和雙胞胎阿姨萊拉的小洋裝。這些皺巴巴、泛黃染汙漬或有破損的舊衣物,引起她追溯家族記憶的興趣。透過這些衣物為觸媒,克魯斯從外婆、母親和阿姨們口中得知許多家族故事,轉化成創作素材的來源,陸續以影像、繪畫與雕塑等形式呈現。
克魯斯一九八二年生於菲律賓布拉干省哈干萊,菲律賓大學藝術學院繪畫學士,她的作品質地柔軟,散發著歷史感和濃厚的愛,是當今菲律賓活躍的新生代女性藝術家,第一次到台灣舉辦個展「回憶之泉」。雖然年紀尚輕,克魯斯已是兩個孩子的媽,丈夫也是藝術家。
克魯斯的外婆個性堅毅,年輕時為了爭取接受高等教育,十幾歲離家在外半工半讀完成學業,覓得學校教職後結婚生子,育有四女一子,頭一胎是雙胞胎,也就是克魯斯的母親伊麗莎與阿姨萊拉。一九五○年代縫紉是菲律賓女性必備的手藝,克魯斯的外婆從市場買布、雞飼料袋為雙胞胎女兒縫製外觀相似的可愛洋裝,將她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上學、參加音樂會、相館拍照等,並以此自得。
三、四十年前的舊衣物被外婆妥善保存下來,克魯斯將長輩們看到衣物湧現的回憶彙整成文字,並將一對對洋裝加以整理、拍照,讓文字和影像結合創作「雙生系列」。過程中,克魯斯體悟到:「衣物像是人的靈魂存在過的延伸,物件存留了記憶,當人們看到物件的時候,更容易觸發記憶的產生,回溯當時的氛圍。」
對外公的回憶隱藏其中
另一「刺繡風景系列」之《蘇妮雅阿姨人生的刺繡風景》,克魯斯將阿姨蘇妮雅的小洋裝輸出在油畫布上,上頭手工刺繡的圖案訴說了蘇妮雅的人生故事。蘇妮雅個性獨立又富冒險精神,年輕時隻身到英國工作生活,成家後曾與家人回菲律賓共度美好時光,沒想到丈夫卻不幸病逝。克魯斯將她比喻成鳥,洋裝上濃縮了個人生命史。
雖然故事主角多是家族女性成員,但過程中也隱藏了對外公的思念。克魯斯五歲生日前一天,外公告訴她將獲得一份禮物,沒想到隔天外公心臟病發猝逝,突如其來的死別讓克魯斯永遠不曉得那份禮物究竟是什麼。克魯斯發現小洋裝的老衣櫃當年就是外公親手製作而成,老衣櫃成了克魯斯創作的起源,而童年錯過的那份神秘禮物,便是她現今挖掘家族歷史的最佳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