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文化差異甚大的地域,但我們都可以透過影像,看到他們對藝術投注的熊熊熱情:《芭蕾首步曲》展現美國青年芭蕾大賽背後小舞者追求夢想的努力,「阿拉伯影展」展演的少量阿拉伯電影製作,也讓人看到在神秘面紗之後,阿拉伯電影工作者的關注與創意。
《芭蕾首步曲》First Position
8/10起 台北國賓影城@長春廣場、真善美劇院
INFO www.j-ent.com.tw/movie_firstposition.htm
阿拉伯影展
8/3~17 台北 光點電影院
INFO www.spot.org.tw 02-25117786
迷人的芭蕾舞世界
《芭蕾首步曲》是一部關於美國青年芭蕾大賽YAGP(Youth America Grand Prix)的紀錄片,透過記錄五個小芭蕾舞者角逐競賽的心血歷程,勾勒出整個芭蕾舞世界的生態,包括四歲便開始習舞的十一歲男孩艾倫;天資過人的十七歲金髮女孩蕾貝卡;從哥倫比亞遠征紐約的十六歲拉丁男孩強塞巴斯欽;十二歲的美日混血女孩米可;被領養到美國的西非內戰遺孤,十四歲的米凱拉。
許多國家都有歷史悠久的芭蕾大賽,但這個由兩個前波修瓦與ABT舞團的舞者Larissa Saveliev和 Gennadi Saveliev於一九九九年成立的非營利組織YAGP,提供青少年舞蹈學生相互觀摩學習與就業機會,接受全世界九歲至十九歲的芭蕾舞學生參加競賽,分成九至十一歲、十二至十四歲、十五至十九歲三組,每年超過廿五萬美金的獎學金,以及許多知名舞團提供的實習機會,在十三年之間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學生芭蕾競賽,每年有超過五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舞者,經過激烈的區域競賽,最後只有一、兩百名擠進紐約的準決賽,台灣在二○一一年也有舞者跳進紐約的決賽。
評審都來自頂尖的芭蕾舞團,每人五分鐘的呈現,能夠被評審青睞的舞者,多半具備了明星的特質與潛能,在受到全球不景氣的影響下,頂尖芭蕾舞團的盛況不若當年,但是從這部影片中,可以找尋到對芭蕾的熱情與希望,以及競賽打開舞者視野,切磋激勵的功效。
神秘的阿拉伯世界
另一個與芭蕾舞幾乎絕緣的阿拉伯世界,對我們而言既遙遠又神秘,光點八月份舉辦的「阿拉伯影展」,透過電影帶我們進入阿拉伯世界,不同的宗教、文化、種族、政治,一點一滴慢慢揭開阿拉伯神秘的面紗。
阿拉伯世界只有開羅有芭蕾舞團,電影也差不多,阿拉伯國家中電影產量排名第一是的是埃及,再來是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其他國家幾乎沒有真正的電影工業。《法櫃奇兵》在約旦取景,約旦卻要到二○一○年才拍出了《荒漠情緣》,描述一九○○年代約旦王國的歷史。
而埃及的電影首推國際知名導演尤瑟夫.夏因(Youssef Chahine,1926-2008),一九九七年獲坎城影展終身成就獎,台灣影迷對他比較熟悉的作品大概有《911事件簿》及《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中的小品,此次影展的十八部片中,他的電影就占了七部,有一九五八年自導自演的早期傑作《開羅車站》,及導演的自傳電影三部曲:《港都舊事》、《浮光掠影》、《亞歷山卓其城其事》,導演本身如同電影的男主角,高中時醉心好萊塢歌舞片,擅長表演莎士比亞戲劇,夢想能早日留學美國學戲劇……夏因將埃及的歌舞片,融入了社會政治議題,交織著跨種族、階級、人種的戀情或同性戀,敘事線跳躍豐富,既有歌舞場面又對腐化政府批判尖銳。
《蓋斯與萊拉》是罕見巴勒斯坦占領區的影片,發生在七世紀的阿拉伯,一段傳為美談的淒美傳奇愛情故事,如同西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導演借古喻今,將場景設在加薩走廊,門當戶對的門檻更高更厚。
《愛弦琴深》導演Selma Bargach生於摩洛哥卡薩布蘭加,巴黎索邦大學藝術博士,研究摩洛哥電影中的女性角色,本片描述一位魯特琴音樂家習藝的過程,對於家庭的紛爭與愛情的追尋,帶到一段歷史上的傳奇音樂家Ziryab為魯特琴加了第五根弦,讓魯特琴有了新的生命,使得主角投入全部熱情,尋找到真正感動人心的旋律,迷人的魯特琴聲貫穿全片,如同一場摩洛哥世界音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