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會座談人有來自亞洲各華文城市的策展人、學者和藝評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提供)
香港

「節」與「城」的共生 各地策展人座談交流

在十一月香港「新視野藝術節」進行同時,也舉辦了「節與城:共生的可能與挑戰——亞洲交流座談會」,邀請來自亞洲各華文城市的策展人、學者和藝評人,探討「藝術節如何有機地與社會、藝術家和觀眾連繫對話,使文化能植根於城市?」而這次的交流,也有助於往後建立各城的藝術節網絡。

在十一月香港「新視野藝術節」進行同時,也舉辦了「節與城:共生的可能與挑戰——亞洲交流座談會」,邀請來自亞洲各華文城市的策展人、學者和藝評人,探討「藝術節如何有機地與社會、藝術家和觀眾連繫對話,使文化能植根於城市?」而這次的交流,也有助於往後建立各城的藝術節網絡。

今年是每隔兩年舉行一次的「新視野藝術節」開辦十周年,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特邀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策劃「節與城:共生的可能與挑戰——亞洲交流座談會」,與會講者包括來自亞洲各華文城市的策展人、學者和藝評人。座談會於十一月「新視野藝術節」期間在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

首辦相關座談  串接各城藝術節脈絡

大型藝術節被視為文化機遇的例子,多以歐美為範,如英國的愛丁堡在藝術節期間同時進行藝穗節、閱讀節等成功打造城市形象,催生的經濟效益令亞洲城市對「節與城」的互動甚有期望。但打造成功藝術節的法門何在?到底我們在拷貝的同時,其文化和精神的深耕又是否被重視?正如座談會宣傳文案所提出的要探討的問題:「藝術節如何有機地與社會、藝術家和觀眾連繫對話,使文化能植根於城市?」正是此次交流活動舉行的目的。

研探這個課題的大型座談會,在香港是首度舉辦,因此交流的經驗更有助往後建立各城的藝術節網絡。活動邀請了北京的獨立戲劇節策展人水晶、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及康文署藝術節辦事處高級經理陳昌雄,於「藝術節讓我城動起來!——策略與實踐經驗談」一場中,分享藝術節的策劃理念和運作經驗,是一次「民間」與「官方」實踐大不同的互動對話。水晶與耿一偉同時都是藝評人,從評論者到策展者一路走來,他們對「為何辦藝術節?」、「如何辦藝術節?」均有不同的看法。

在水晶分享中國民間策動藝術節的限制與機遇的同時,香港康文署作為主辦者採取相對審慎的發言策略,客觀仔細梳理「國際綜藝合家歡」和「新視野」兩大藝術節「做過什麼」是總結了過去十年的成果,對與會觀眾來說亦不無參照的地方,亦見三地間在不同政策、資源和文化影響下,藝術節的同、異與變化。

透過藝術節  讓人們更認同城市

至於「我們讓藝術節動起來!——文化認同與觀眾拓展經驗談」一場中,則由同時帶著「新加坡音樂才子」陳國華與香港舞蹈家梅卓燕合作的寓言式歌劇詩《玉鳥飛》來港的「新加坡藝術節」總經理劉祺豐首先發言,他集中分享當地藝術節的幾個獲得很多社區回響和公眾參與的項目,透過他們對藝術節的參與,建立其認同感,同時也吸引了來自不同社群的新觀眾。剛完成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澳門文化局文化活動廳廳長楊子健雖然謙稱自己接手藝術節不久,但也從在當地探索拓展社區力量、與眾同樂的實踐,看到澳門發展藝術節的方向與方式。

在「圓桌討論及與觀眾交流」一場中,長期參與大中華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的莫健偉提出對藝術節長遠而能持續發展的關注,包括重新思考策劃藝術節的目的,和怎樣與觀眾維繫深化的關係,提問和思考對與會者來說都具啟發意義。正如耿一偉在座談會前的訪問中表示,一個城市之所以需要藝術節,是為了讓人們彼此更親近,「藝術的分享讓他們之間有了超越地域的關係」,座談會有助開展日後交流的更多可能。

志工真心話&答客問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