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榕森自中風之後,對人生有新的體悟,遂以宗號「奕宣」為名,作為新人生表徵,並以此發表新作。(許斌 攝)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緬懷台灣國樂教父──董榕森

國樂名曲《陽明春曉》的作曲家董榕森,多年來在台灣國樂創作及國樂教育上著力甚深,貢獻有目共睹;即使在中風後身體右邊無力活動,仍堅持學習左手寫字,持續創作不輟,並以「奕宣」之名持續發表。惜去年十一月卅日,董榕森先生因肺部腫瘤而辭世,享年八十歲。本刊特邀與董榕森先生有多年師生情誼的資深國樂指揮蘇文慶,以此文追憶並悼念大師。

國樂名曲《陽明春曉》的作曲家董榕森,多年來在台灣國樂創作及國樂教育上著力甚深,貢獻有目共睹;即使在中風後身體右邊無力活動,仍堅持學習左手寫字,持續創作不輟,並以「奕宣」之名持續發表。惜去年十一月卅日,董榕森先生因肺部腫瘤而辭世,享年八十歲。本刊特邀與董榕森先生有多年師生情誼的資深國樂指揮蘇文慶,以此文追憶並悼念大師。

在電視節目只有三台(台視、中視、華視)的那個年代裡,華視主播李豔秋以清晰的口齒唸著「每日一字」,悠揚的笛聲響起,這首家喻戶曉的笛子協奏曲《陽明春曉》,隨著這每日必看的節目紅遍了大街小巷。然而觀眾們可能不知,作曲者董榕森(1932-2012)先生,對於台灣國樂的貢獻及影響力無遠弗屆。他是台灣國樂的教父,曾獲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創作獎等等許多重要獎項與殊榮。並且在國樂創作及推動國樂教育上不遺餘力;在過去的數十年中,若不是他的遠見與創舉培養無數的優秀人才,國樂在台灣之發展未必有今日之成果。

奔走籌創  讓台灣國樂教育走入專業化

董榕森從小生長在充滿書香文藝的環境中,祖父董福昌先生任職於南京最高法院,喜愛書畫。父親董遐齡喜好讀書學習法律,而母親康莊女士喜愛書法,愛好曲藝,並且拉得一手好胡琴。董榕森就是在母親的啟蒙下開始學習胡琴,啟發了他對於中華文化底蘊更深的探索與追求,更在日後寫下了台灣國樂發展史的重要一章。這董家的一小步,卻是台灣國樂的一大步。

傳統音樂蘊藏了中華文化之精髓,而器樂之演奏,需重於深厚人文修養及道德內涵。因此,在董榕森先生多年奔走爭取下,一九七一年奉准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設立台灣第一個以國樂為專業的科系,並擔任系主任。國樂教育除專研於主修樂器之外,也納入西方音樂理論,結合傳統民間音樂與各類戲曲等等專業課目的設計。從此台灣的國樂教育走入專業化,培育出許許多多優秀的音樂教育、演奏及創作人才。此創舉影響了後來的專業職業國樂團的設置,學校及民間國樂社團的紛紛成立,都需歸功於先生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使命與獨到的前瞻性。除此之外,先生更創作百首膾炙人口的樂曲,其中包括胡琴、箏、琴、笙、嗩吶、笛子等等各類器樂曲及國樂合奏曲,如〈一葉蘭〉、〈踏青〉、〈七夕吟〉、〈迎春曲〉、〈五福臨門〉、〈金玉滿堂〉、〈偉大的建設〉、〈巨人頌〉等等(數量之多,無法一一列出)。也撰寫了多本的音樂理論教材,如《南胡教本(一、二冊)》、《實用中國樂法》、《中國樂語研究》、《劉天華南胡音樂研究》等等著作。由於他的音樂論證,使往後的國樂學習建築在更多的理論基礎之上。

筆者有幸於台灣藝術專科學校時期,成為第二屆國樂科學生,在校期間,由笙的主修轉為二胡,亦成為董主任的主修學生。當時樂團中缺少嗩吶吹奏人才,因此老師建議轉修嗩吶,開啟了筆者另一扇演奏之門,並鼓勵學生在校時學習作曲及指揮。畢業後,董老師亦聘請筆者回到母校教課,繼續笙與嗩吶的教學工作。並聘為中華國樂團的副指揮,與擔任指揮的董老師有多次一同帶團出國演出的難忘經驗。董榕森老師的提攜之情讓筆者一輩子銘記在心。

不被病魔擊倒  堅持創作不輟

一九九四年董老師由政戰音樂系主任之職退休後,移民加拿大,並於卑詩大學(UBC)擔任客座教授。二○○○年的一個晴朗天氣,老師在自家花園裡突然倒下,無預警的中風,打擊了老師一家人,董老師自此對人生有了新的省思。生病後,右半邊的身體已經無法活動自如,但他仍然憑著毅力,用左手寫字寫曲,左腳踩油門開車,以宗號「奕宣」替代了董榕森的名字。也就是面對今日、昨日種種,要重新活在世人的面前。這些新的頓悟,讓他以左手寫下了一整本的詩篇札記《崇天詩札》(註1);並且克服左手記譜的不便,將腦中之美妙樂音轉化為大型交響詩〈金鐘讚〉,為師母所寫的南胡協奏曲〈天池蓮影〉、合唱曲〈天涯海角有知音〉等等作品。這麼多首的作品,是在如何艱難的情況下創作的,可想而知!

二○○六年三月,多位前中華國樂團(註2)的老師及團員們,相約來到筆者家中為奕宣老師返台接風,多年未見老師,尤其在病後,大家都想見面慰問。其中有國樂界的老前輩們如林培、陳裕剛、陳伯廉、吳武行、許輪乾等,也有老師在中華國樂團時期帶領過的學生如甄寶玉、李仁傑、黃春美、陳泳心、曾昭玲、李淑芬及內人鄭翠蘋等。眾人在花園中悠閒地喝著下午茶,與奕宣老師談論著台灣國樂的近況,對於當時台灣的某些去中國化的觀念,連帶國樂不受重視而感到憂心。同時,當前學校教育與國樂社團的發展也是大家談論的話題。回憶著董榕森老師及陳裕剛老師指揮的中華國樂團,前輩們一起演奏音樂的美好歲月。當下奕宣老師還以左手寫下「中華國樂團『復國』(註3)聯誼會」,中風以來,老師努力練習以左手寫字,字跡有力而工整。大家隨著主席的復國聯誼會宣言,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心想一定要快些重組中華國樂團,而中華國樂學會也要盡力地將國樂活動推展出去,能影響更多年輕學子。無論如何地艱難,也要堅持到底,路如何地難走,也要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二○一○年國慶日,由中華民國國樂學會主辦的「奕宣樂展」——第三次作品發表會於國家音樂廳舉行,並為先生慶生。演奏曲目包括多首老師早期的樂曲,其中更難得的是老師在生病後,以左手一音一音慢慢寫下的音符,將在這一天發表。弈宣老師憑著堅強的毅力,克服了所有困難,希望繼續為國樂留下好的音樂作品。但在歡樂的氣氛下,老師口中卻唸著這次的發表會,是他人生最後的願望,學生們即使聞之鼻酸,仍鼓勵老師一定要繼續創作,希望藉由此理由,讓他有好好活下去的動力。

音樂貢獻卓著  一生典範留遺澤

未料去年十一月初,奕宣老師因摔倒而住院,動了脊椎骨塌陷後填補撐高手術,我及翠蘋到了醫院探望,聊到了他的手術,鼓勵老師要多動。老師卻表示他今早很不舒服,覺得自己快要離開了。在我們的安慰下,老師僅握握我們的手:「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已看得很開,此生已了無遺憾!」。在這之後才由亦宣老師的公子董祥告知,在住院期間檢查出惡性肺線腫瘤,我們還商量要怎麼瞞著老師,讓他心情不受打擊。但沒想到,奕宣老師竟在月底即離開了我們。

以這篇文章紀念台灣的國樂教父-——奕宣老師,筆者以學生角色略表對他的感念與追思。他對音樂的貢獻,海峽兩岸眾所皆知,一篇短短文章不足以道盡。今年十月由新北市政府出版了口述歷史/音樂類的專書《飄泊生涯—奕宣的音樂之路》是董榕森先生的口述歷史,由奕宣先生的學生施秋敏(註4)以多年時間用訪談方式記錄撰寫此書,得以讓這位國樂巨人的一生,完整呈現在世人面前。道不盡奕宣老師一生典範,僅引一首短詩緬懷——

 

殘而不廢、作而不修,

勤而不怠、達而不憂,

執而不冥、行而不懼,

省而不怨、足而不求。

取自 奕宣《崇天詩札》〈自勉錄〉 篇

 

註:

  1. 中華國樂團成立於1969年,屬教育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為半專業樂團,由梁在平先生出任團長,董榕森先生擔任指揮。1972年因教育館經費問題樂團而停止運作,1983年中華國樂團復團,1999年脫離國立藝術教育館,正式成為民間團體,多年後暫停運作。2007年重組百人編制之中華國樂團。
  2. 為奕宣老師中風後所寫的短篇詩文集,集冊而成《崇天詩札》。2004年返台動肝腫瘤手術時,在台灣出版。
  3. 復國之意,其實就是恢復中華國樂團,以幽默的方式寫下復國二字。
  4. 施秋敏,任職桃園縣富岡國中音樂教師已32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在 值碩士班。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