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劇場看戲,早已是德國藝文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為列寧廣場劇院外牆海報(Achim Plum 攝)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柏林劇院地圖/劇院導覽

政府扛鼎 卯全力支持「公共論壇」

德國公立劇院概觀

德國是劇院文化極其興盛的國家,在人民的認知中,官方有責任讓人民以低廉的票價欣賞高品質的表演藝術,所以全國近一百五十家公立劇院,只有20%的經費來自門票收入,其他全靠政府編列預算挹注。而公立劇院的責任就是製作出好戲給人民看,在藝術總監的統籌下,推出大量的經典與新編製作;雖無票房收入壓力,但仍須接受輿論和觀眾的檢驗,藝術成就和滿座率同樣是劇場經營成敗的指標。

德國是劇院文化極其興盛的國家,在人民的認知中,官方有責任讓人民以低廉的票價欣賞高品質的表演藝術,所以全國近一百五十家公立劇院,只有20%的經費來自門票收入,其他全靠政府編列預算挹注。而公立劇院的責任就是製作出好戲給人民看,在藝術總監的統籌下,推出大量的經典與新編製作;雖無票房收入壓力,但仍須接受輿論和觀眾的檢驗,藝術成就和滿座率同樣是劇場經營成敗的指標。

在德國,劇院是文化的標竿,本身不僅是作家、翻譯、導演、演員、作曲家、舞台技術、美術、和電腦等劇場專業人才的競技場,也是揭露社會現實和論辯政治議題的公共論壇。一般人只要付出低廉的代價,就能欣賞高品質的表演藝術,在德國人的認知裡是官方的責任。因此,遍布全國的近一百五十家公立劇院,只有20%的經費來自門票收入,其他全靠政府編列預算挹注,換算成戲票等於每賣出一張,公部門平均就得補貼一百歐元(相當於新台幣四千元)。

儘管不用像商業舞台一樣自負盈虧,為了迎合市場需要而譁眾取寵,德國的公立劇院仍須接受輿論和觀眾的檢驗,藝術成就和滿座率同樣是劇場經營成敗的指標。德文有音樂劇場(Musiktheater)和舞蹈劇場(Tanztheater)的說法,也就是廣義來說,劇院或劇場(Theater)一字除了台灣一般通稱的舞台劇,還包括了歌劇、歌舞劇、舞蹈和偶戲。如果加上常態演出的私人劇院,而且把文化和體制與德國相近的奧地利和瑞士也算在內,整個德語世界的劇院共有五百多家,每一劇季上演的作品高達四千種,劇場文化的興盛和多元,在世界各國可說是無出其右。

經典新齣劇目繁多  藝術總監是劇院靈魂

除了定期在每年七、八月放暑假,德國的公立劇院幾乎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作品交替演出。以政府每年補助近新台幣八億元的柏林德意志劇院(Deutsches Theater)為例,二○一二/一三的劇季,至少有四十七齣基本劇目(repertoire,或譯為保留劇目)、和廿六齣的全新製作;而柏林規模最小的市立劇院高爾基劇院(Maxim Gorki Theater),這一劇季的基本劇目和新製作,也分別有卅二齣和十三齣。

德國劇院的劇碼,最常見的有莎士比亞、歌德、莫里哀、契訶夫、布萊希特等文豪的經典,洞察世俗人心的法國當代作家雅絲米娜.雷札(Yasmina Reza)的新作也一樣炙手可熱,同一部作品往往在全國的劇院同時登台。以歌德的鉅作《浮士德》Faust為例,二○一○/一一劇季在德、奧、瑞三國,至少可看到四百位導演的詮釋;瑞士作家狄倫馬特(Friedrich Düerrenmatt)一九五六年首演的名作《老婦還鄉》Der Besuch der alten Dame,製作的總數排名第二,觀眾可以看到廿一種不同的版本,至於《哈姆雷特》、《馬克白》、《羅密歐與茱麗葉》等莎翁的傳世之作,同樣相當受到德國觀眾的青睞。

藝術總監(Intendant)負責籌劃一整季的劇碼,聘用導演和演員,一方面延續劇場藝術的香火,另一方面還得經營出每一家劇院的特色,在藝術品味和觀眾需求的天平兩端取得平衡,可說是德國劇院的靈魂人物。藝術總監大多出身劇場導演,由各地方政府的文化官員直接任命,任期至少五年。其中,柏林人民劇院(Volksbühne)的卡斯多夫(Frank Castorf)和柏林人劇院(Berliner Ensemble)的派曼(Claus Peymann),縱橫劇場界數十年,堪稱是動見觀瞻的大老;而維也納城堡劇院(Burgtheater)的哈爾特曼(Matthias Hartmann)和柏林列寧廣場劇院(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的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未滿五十歲就已經執導過多部轟動劇壇的製作,無疑是中生代的指標性人物。

雖無票房壓力  但輿論劇評仍掌生殺大權

德國觀眾一般從中學時代就喜歡進劇場看戲,學生票和最便宜的戲票不到十歐元(約台幣四百元),劇院還會出售打折套票(Abonnement),幫助觀眾養成看戲習慣。至於熱門的製作,非及早預定無法一睹丰采,例如美國導演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為柏林人劇院執導的《三便士歌劇》Die Dreigroschenoper,從五年前首演到現在連演一百九十二場,還是場場爆滿;布萊希特另一部挖苦希特勒崛起的《阿吐羅.烏伊發跡記》Der aufhaltsame Aufstieg des Arturo Ui,在同一劇院連演十八年,上演近四百場,至今也依然高朋滿座。

身為劇院經理人,藝術總監當然希望演出場場賣座,不過經營的壓力主要還是來自輿論、尤其是報紙的劇評。公立劇院推出的新製作,在德國是重要的公共議題,不僅公共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定期轉播,各地方報和全國性大報的副刊也會大幅評論,因此獨立專業的劇評,相當程度左右了劇院的生殺大權。儘管近年來景氣飽受金融危機衝擊,劇院合併和關門的聲音時有所聞,不過大體而言,各地方政府劇院預算刪減的幅度有限,劇場經營者不時推出精采的製作,以博得觀眾的掌聲。例如柏林各大劇院,每晚的滿座率都可達七到八成,可見進劇場看戲,早已是德國藝文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首都文化基金  鼓勵創新吸引各國人才

柏林的三座歌劇院、五座大型劇院和數十間中小型劇院,運作經費主要仰賴市政府的挹注;除此之外,柏林市政府每年也會撥款台幣四億元,補貼全城約三百個小劇場團體的演出。在柏林工作的藝術家,還可申請「首都文化基金」(Hauptstadtkulturfonds),這筆由德國聯邦政府每年編列台幣四億元所成立的藝術基金,不僅鼓勵創新,還能吸引各國人才來柏林創作,補原有公立劇院和博物館體系的不足。

首都文化基金補助的類別包羅萬象,舉凡建築、設計、攝影、當代藝術、考古、和歷史的展覽,作家的朗讀會和電影節,以及舞台劇戲、偶戲、舞蹈、歌劇和音樂的個別製作和演出,全都包含在內。至於對象則以個別的展覽、演出計畫和團體為主,運作的方式類似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由七名評審負責審核。

無法納入原有劇院體系和常態性的藝文活動,卻在藝術創新和跨國文化交流具有不可取代地位的藝術節和團體,每年獲得的補助金額換算成台幣都以千萬計,例如全德國規模最大的「詩歌節」(Poesiefestival)(台灣詩人夏宇曾受邀)、以新世代編舞家聞名的「八月舞蹈節」(Tanz im August)及曾到台北公演的莎夏.瓦茲舞團(Sasha Waltz & Guests)。(林育立)

 

柏林節慶  首都規格年頭熱鬧到年尾

身為一國首都和歷史遺產豐富的城市,柏林對德國的文化圈和國家對外形象,具有指標性的地位,因此德國聯邦政府特地撥款成立「柏林節慶公司」(Berliner Festspiele),專責統籌和規劃一整年的藝術節,維繫柏林作為國際藝術重鎮的聲望。

「三月音樂節」(MaerzMusik)是德國新音樂創作的搖籃,舉凡實驗性、跨界、和利用影音新媒體的創作,特別受到重視,精於和西方樂器合奏的台灣絲竹樂團采風樂坊,多年前曾受邀演出。「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是德語劇場界的年度盛事,評審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的劇場選拔出十齣好戲,每年五月在柏林匯演,觀眾可一網打盡歐洲劇場的最新趨勢。

九月的「柏林音樂節」(Musikfest Berlin),是柏林四大交響樂團和歐美各大樂團和合奏團一展身手的舞台。在同月舉行的「柏林國際文學節」(internationales literaturfestival berlin),年年都邀請近兩百位的作家參與,台灣詩人羅智成、鄭愁予和插畫家陳致元、恩佐都曾是座上客。一九六四年創立的「柏林爵士樂節」(JazzFest Berlin),則是歐洲最古老的爵士樂節之一,每年十一月登場的演出地點,遍布全城各大爵士酒吧。(林育立)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