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爾基劇院外觀。(Achim Plum攝)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柏林劇院地圖/劇院導覽

能量剽悍的國家「小」劇場—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

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前身是柏林合唱學院的表演館,一八二七年完工揭幕以來,許多音樂大師薈萃於此,不但孟德爾頌曾在此指揮,舒曼也在這裡彈過鋼琴。這個古蹟在二戰後修復,轉型為劇場。從表現社會主義美學的場域,到東西德統一後的自由揮灑,創作能量高漲不歇,更以多齣在地為背景的作品,成為一間道地的柏林劇院。

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前身是柏林合唱學院的表演館,一八二七年完工揭幕以來,許多音樂大師薈萃於此,不但孟德爾頌曾在此指揮,舒曼也在這裡彈過鋼琴。這個古蹟在二戰後修復,轉型為劇場。從表現社會主義美學的場域,到東西德統一後的自由揮灑,創作能量高漲不歇,更以多齣在地為背景的作品,成為一間道地的柏林劇院。

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Das Maxim Gorki Theater)位於柏林著名的菩提樹下大道上,緊鄰博物館島、洪堡大學、德意志歷史博物館、史普雷運河,位處城市中心人文薈萃黃金地段,一直是首都重要的劇場指標之一。就算是對劇場無感的觀光客,造訪菩提樹下大道上時,還是很容易會看到這棟古典造型的劇院,建築門面上有金黃色的“Maxim Gorki Theater”字樣招牌,在陽光下閃耀。以建築體與觀眾席來說,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是首都眾多國家劇院當中的「小」劇場,主要演出舞台只能容納大約四百廿位觀眾,劇院後方還有專攻實驗性表演的「高爾基工作室」(Das Gorki Studio),也只能容納約一百位觀眾。

高爾基劇院雖小,但從一九五二年成立以來,就一直在德國當代劇場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此古蹟劇院的身世,也讓進劇場看戲的觀眾不只觀看德國當代劇場,也見證柏林現代劇場歷經的曲折。

古蹟劇場人文薈萃  曾是社會主義美學重鎮

高爾基劇院現址的前身,是柏林合唱學院(Sing-Akademie zu Berlin)的表演館,於一八二七年完工揭幕。當時柏林合唱學院名聲顯赫,有了表演主場之後,更是吸引各方音樂大師前來競技,貝多芬、海頓都曾為此合唱團作曲,孟德爾頌在此指揮,舒曼在這裡彈過鋼琴。在十九世紀,這裡不僅是音樂殿堂,也是知識分子聚集之地,亞歷山大.馮.洪堡就在此地發表了著名的《宇宙》Kosmos講座。

此建築完全體現了普魯士的建築風格,山形牆、柱列、浮雕等元素都實踐了當時風行的新古典主義。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柏林腥風血雨,市中心更是正面衝突的戰場,此建築嚴重損害。戰後,東西柏林分裂,這裡劃分為東柏林,前蘇聯依據原始設計,進行重建,成立了蘇聯文化中心。一九五二年,前東德政府決定以蘇聯社會主義代表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為劇院之名,在此創立劇場。以高爾基命名,背後的劇場美學當然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東德當局希望成立一個可以完全體現社會主義的劇場。馬克西姆.瓦稜亭(Maxim Vallentin)被國家任命為首位劇場藝術總監,他是學習「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劇場工作者,他在高爾基劇院發揮所學,實踐史氏表演美學。此時的東柏林,不僅有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還有高爾基劇院的社會主義美學,都建立了與西德相異的劇場表演系統。

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隔年東西德正式統一,首都的重要表演團體都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挺過統一的動盪,繼續營運。在前東德以社會主義國家劇場的模式運作的高爾基劇院,在統一後,繼續以國家劇院的模式經營,一樣是國家出資,不同的是,社會主義的大帽子摘掉了,劇場人要用什麼主義來表演都可。從此,劇場跟著歷史一起脈動,邁入全新的表演紀元。

歐陸演員導演匯聚  撞激燦亮火花

一九九四年,柏恩德.威爾姆斯(Bernd Wilms)接下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藝術總監的工作,這位來自前西德的劇場人,接下東柏林的劇場,他決定承接此劇場的政治傳統,加入自由成分,開始在首都大展身手,把高爾基劇院變成一個以導演、演員為中心的表演劇場,充滿了柏林的反叛特色。他同時帶來歐陸其他國家的劇場人,與本地劇場文化撞出新火花,讓劇場視野更遼闊。

在一九九四年至二○○一年擔任總監期間,威爾姆斯推出了許多轟動德國劇場的作品。最讓劇迷難忘的,就是他企畫的「柏林三部曲」(Die Berlin Trilogie):《柏林亞歷山大廣場》Berlin Alexanderplatz、《群鼠》Die Ratten、《科本尼克的上尉》Der Hauptmann von Köpenick。這三齣作品都以柏林為背景,取材歷史文本,但現代感十足,充滿了德國當代劇場不安、誇張、激進的表演特質,奠定了高爾基劇院的藝術地位,票房、評價雙贏。威爾姆斯擔任總監期間,請卡特琳娜.塔爾巴赫(Katharina Thalbach)來劇場導戲,兩人的合作是廿世紀末的柏林劇場佳話。德國劇場一直是男性主導的競技場,至今女導演仍是稀有的劇場生態,但塔爾巴赫在此為女性導演開疆,導出了許多齣經典好戲。

佩特拉斯帶領  成就「道地的柏林劇院」

二○○二年至○六年,佛爾克.赫塞(Volker Hesse)擔任總監,但這幾年,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並沒有開創自己的特色。一直到○六年,阿敏.佩特拉斯(Armin Petras)接下藝術總監的工作,劇院才又在競爭激烈的柏林劇場界找到新的位置。佩特拉斯小時候跟隨父母從前西德搬到前東德,在東柏林長大,最後在柏林圍牆倒塌前一年,又搬到西柏林居住,共產社會、民主自由都體驗過,整個人充滿故事的能量。他不僅能導,還以筆名Fritz Kater創作劇本,作品關懷德國社會邊緣小人物,戲謔悲傷,經典作品有《該愛了該死了》Zeit zu lieben Zeit zu sterben。他喜好改編經典文本,把自身的柏林成長經驗帶入劇院,製作出許多以在地為背景的作品,聚焦柏林,帶領高爾基劇院成為一間道地的柏林劇院。

今年夏天,佩特拉斯將結束柏林的工作,轉往斯圖加特國家劇院(Staatstheater Stuttgart),繼續他的劇場旅程。夏天之後,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將有全新的男女藝術總監組:雪爾敏.朗霍夫(Shermin Langhoff)與彥斯.希列(Jens Hillje)。朗霍夫生於土耳其,她的族裔背景與女性身分在劇場界非常特殊,她和長期合作的戲劇夥伴希列對外界宣布,要把高爾基劇院打造成全新的當代劇場,讓各界都非常期待這全新的總監組合。

 

相關網站:高爾基劇院www. gorki.de/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藝術總監

佩特拉斯  讓人又愛又恨的編導全才

身兼劇作家和導演的阿敏.佩特拉斯,在德語劇壇堪稱奇葩,創作速度之快,是同輩佼佼者。他的作品不處理中產階級的議題,禁忌的主題與邊緣人物是他舞台的中心,常讓劇評家和觀眾又愛又恨,是德國劇場的爭議人物。代表作是「前東德三部曲」:《拳擊都市。微內塔》Fight City. Vineta(2001)、《該愛了該死了》(2002)與《我們是攝影機。傑森素材》We are camera. Jasonmaterial(2003)。二○○三年,《該愛了該死了》入選「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劇評一面倒盛讚,他才正式被列為德國當今線上重要的劇場導演,之後二○○四年與二○○八年兩度入選「戲劇盛會」,執導風格終於被正式肯定。他喜歡為自己的製作取怪異的劇名,不進戲院看還真不知道劇名的意思是什麼。他自編自導的作品是他的代表作,因為他可以充分地以導演/編劇的分身主導創作。此外,他也喜歡跨界改編,二○○八年改編小說家史利夫(Einar Schleef)的作品《葛楚德》Getrud,大受好評。他的導演風格總有鬧劇的場面,但是喧鬧的背後,呈現了邊緣人物的深沉悲哀。(林冠吾)

 

推薦製作

《老婦還鄉》Der Besuch der alten Dame

《洪堡親王》Friedrich von Homburg

《該愛了該死了》Zeit zu lieben Zeit zu sterben

《交際場》Rummelplatz

《葛楚德》Getrud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