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珊.泰勒-強生的錄像作品《哀慟》。(圖片提供 北師美術館)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穿越《白晝》的時空對話

因著一批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長期借展的百年石膏模製品,北教大教授林志明策劃「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特展,以其中米開朗基羅《白晝》為發想,邀集美、英、德、法與台灣共廿二位藝術家作品,展開一場跨越六百年的時空對話。

因著一批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長期借展的百年石膏模製品,北教大教授林志明策劃「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特展,以其中米開朗基羅《白晝》為發想,邀集美、英、德、法與台灣共廿二位藝術家作品,展開一場跨越六百年的時空對話。

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

即日起~7/25 台北 北師美術館

時間的侵蝕和面對死亡的沉思(memento mori直譯為憶起死亡的時刻),自然是米開朗基羅麥第奇墓室禮拜堂的核心主題,這主題在當代藝術中並不缺席。

——林志明(策展人)

二○○六年,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獲得一百餘件、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長期借展的百年石膏模製品。這些製作於十九世紀的石膏模製品,主要翻製中世紀以降西方雕塑名家之作,如現為羅浮宮入口鎮館鉅作的《獅子與毒蛇》,以及米開朗基羅為麥第奇家族於佛羅倫斯墓室所做之《白晝》等。

為了讓這批模製品有安置空間,北教大於去年成立「北師美術館」,現由北教大教授林志明策劃「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特展,以《白晝》為發想,邀集美、英、德、法與台灣共廿二位藝術家作品,展開一場跨越六百年的時空對話。

《白晝》的回望延伸出生死議題

在麥第奇家族墓室禮拜堂中,雕塑《白晝》與《夜晚》相對,另羅倫佐墓區則有《黎明》與《黃昏》,四件作品形成循環不已的時間觀,「彷彿可藉此回返、逃離死亡的終極毀滅。」但若仔細觀察《白晝》這件人體雕塑,還頗為耐人尋味。

從身體造型來看,《白晝》的腰、頸和雙腿高度扭曲,超乎正常人體所能,這個姿態讓人物背部大量露出,展現強健肌肉。人體頭部向背後回望,帶有懷念之意。耐人尋味的是,人物的眼窩凹陷、眼珠沒有明確刻劃,有一說是作品未完成,也有說法是將其解釋為「盲目」,意指人物以無畏的勇氣轉身面向敵人的攻擊,卻無法看見人生最致命的危險,也就是時間侵蝕帶來的死亡。

林志明從米開朗基羅築起的身體觀、《白晝》的回望與生死議題延伸,從當代藝術再閱讀普世議題的詮釋。德國攝影家湯瑪斯.魯夫師承李希特,《裸像LK18》攝影中雖然模糊,依舊能窺視其肌肉線條健美的裸男背影,素材來自網路世界的色情影像,加以改造成富麗堂皇、具古典寫實風格的影像。

提示死亡的突來與預告

死亡的無預警侵襲,在比爾.維歐拉的錄像作品《暴風雨(《梅杜莎之筏》習作)》中有了新詮釋。緩慢步入畫面的十九位不同種族、社經背景和年齡的男女,原本彼此維持應有的社會距離,突如其來的強大水柱彷如海嘯侵襲,有人被擊倒、有人與之對抗。這件作品同時與莎士比亞、十九世紀法國畫家傑里柯的名作對話。安迪.沃荷一九六五年拍攝的十六釐米短片《試鏡:艾迪.賽姬維克》,以一秒廿四格的正常速度拍攝,片場約四分鐘,播映時放慢為一秒十六格,讓影片看起來產生一種奇異、飄忽的效果。

艾迪.賽姬維克是富家女,曾是沃荷的創作繆思,片中以正面打光清楚照明女孩的嬌嫩又脆弱的臉龐,她的身旁出現陰影彷如來自闇黑世界的威脅,似乎也預言了六年後、廿八歲的賽姬維克死於藥物過度。

若說《白晝》欲喚起憶起死亡的時刻,英國女藝術家珊.泰勒-強生的錄像作品《哀慟》可與之呼應。片中強生懷抱小勞勃道尼,姿勢便如米開朗基羅名作《聖殤像》刻劃聖母懷抱從十字架上卸下的耶穌樣。雖然挪用米開朗基羅作品名稱和姿勢樣式,但《哀慟》呈現相對的意義:揭露人的脆弱。片中兩人為避免讓彼此滾落台階而費力不已,正因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展現「向死而生」的當代意義。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