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幀幀精采的劇照,能喚起多少對戲的回憶?一段段紀實的錄影,能引動多少對事的想望?一篇篇感性的文字,又能牽動多少對人的思念?也許,這些都只是人們對自己所能感受到的,對消逝中、無法改變的事實的一種表現。很遺憾地,在本期雜誌中,我們只能以此方式,紀念一個人,紀念一位將畢生奉獻給表演,用歡笑演活台灣小人物眾生相的人民藝術家——李國修。
演得好喜劇的人,一定最懂得悲傷。無庸置疑的,李國修更是箇中好手。參加他「最後的謝幕」之後,我眼睛閉上,腦中浮現的就是本刊二○○五年九月號一段訪談中的片段:
問:所以李國修認為自己是喜劇演員嗎?
李國修:曾經。
問:曾經?現在已經不這認為?
李國修:我覺得喜劇是我的保護色,其實我本質是個悲觀的人……我的確開始用幽默、耍寶的方式來取樂我身邊的朋友,每天講笑話……
但四十歲之後,我開始進入了生命的課題,創作了《京劇啟示錄》,回歸本來的自己,丟掉喜劇的包袱……
從屏風的歷史來看,《半里長城》、《哈姆雷特》是我經典的喜劇,觀眾笑到無以復加……所以我必須換個位置再出發,開始改做悲劇。
說是悲劇,其實也不然,我的戲在「鳳頭、豬肚、豹尾」的戲劇結構下,其實包裹著喜劇糖衣……我的悲劇不是純粹的,它有「豬肚」,生、旦、淨、丑都有,裡面還是包裝了喜劇的成分在內。
「舉悲若喜」是他的戲劇理論,也是人生觀。就連他的最後一程也貫徹到底。這也是為什麼他創作的戲劇,能如此貼近社會大眾的原因吧。
李國修曾謙虛地說:「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但他絕不僅止於此。關於國修老師的種種,相信已經很多人談過、寫過。從劇場工作者到戲劇大師的歷程,一路走來,李國修值得記錄書寫之處也太多、太多……我們僅能以此有限的篇幅,勾勒出這位對台灣劇場貢獻良多,在舞台上永遠鮮活微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