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莎.布朗在「舞在八月」推出1970年代作品。(John Mallison 攝 Tanz im August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舞在八月」廿五周年 現代舞經典揭幕

知名的「舞在八月」舞蹈節浩蕩邁入四分之一世紀,今年的活動從八月十五日起至卅一日止,以回顧過往與展望未來為主題,並邀來現代舞大師崔莎.布朗與史蒂夫.派克斯頓,以經典舊作為舞蹈節揭幕。

知名的「舞在八月」舞蹈節浩蕩邁入四分之一世紀,今年的活動從八月十五日起至卅一日止,以回顧過往與展望未來為主題,並邀來現代舞大師崔莎.布朗與史蒂夫.派克斯頓,以經典舊作為舞蹈節揭幕。

德國規模最大的舞蹈節「舞在八月」(Tanz im August)慶祝廿五周年,策展方向聚焦於回顧過往與展望未來。「舞在八月」是柏林重要的夏日慶典,各國舞者齊聚,舞迷四處趕場,到處都是表演、裝置、對談、派對,以現代舞慶典呼應今年熾熱的柏林夏天。

以數字來看看今年的「舞在八月」盛況:舞蹈節長達十七天,來自十六個國家的超過卅齣舞蹈作品,在柏林十一個表演場地演出,票房長紅,賣座率高達97%,觀眾人數超過兩萬五千人次。

經典作品揭幕

舉辦了四分之一世紀的「舞在八月」,一直以來都是聚焦現代舞蹈,策展方向都是擁抱前衛、掙脫傳統,而且被邀請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不曾在柏林演出過的新作。但今年的策展人比堤娜.馬素赫(Bettina Masuch)決定請來現代舞大師崔莎.布朗(Trisha Brown)與史蒂夫.派克斯頓(Steve Paxton)前來柏林,以經典舊作為今年的「舞在八月」揭幕。這些源自紐約的經典作品,影響、形塑了現代舞蹈,回顧後現代的舞蹈舊作,現代舞的發展輪廓更為清晰。

「崔莎.布朗舞團」(Trisha Brown Dance Company)在「舞在八月」推出《早期作品》Early Works,離開傳統劇場場域,進入柏林知名的現代藝術館「漢堡車站」(Hamburger Bahnhof)演出。《早期作品》包括崔莎.布朗在一九七○年代所創作的十齣微型舞作,票一開賣,就馬上售罄,舞迷爭看經典作品。崔莎.布朗是後現代舞蹈的重要編舞家,以極簡、重複性高、中性的身體編排,成為現代舞蹈史上重要的里程。在「漢堡車站」觀看這些早期作品,不難想像在上個世紀七○年代的紐約,藝術家們如何抵抗傳統舞蹈美學,開墾身體的純粹線條,不求大場面大敘述,而是回到以身體為中心的精簡。站在二○一三年的時間點上回顧,崔莎.布朗當年開拓出來的身體後現代性仍未過時,舞者身體宛如雕塑裝置,在博物館的空間裡遊蕩律動,現代舞蹈史書上的作品走出書頁,就在眼前演出,與新世紀產生全新的對話。

史蒂夫.派克斯頓的舊作《束縛》Bound是一九八二年的即興獨舞舊作,肢體貼近日常,毫無旋轉、下腰、劈腿、拉筋等「舞蹈動作」。派克斯頓長期觀察路上行人姿態,把日常動作帶入舞蹈,讓台上的舞者進行著最普通的行走、思考、站起與坐下,肢體表情極為簡單,直接挑戰傳統舞蹈定義,注重即興,讓舞者在台上進行最自然的身體有機生長。《束縛》這次在柏林「舞在八月」重演,由年輕舞者擔任舞者,舞台上投影軍事迷彩圖像,一個在戰爭裡存活的舞者,在台上進行各種最日常的動作。對於期待進入舞蹈劇場就想看到「舞蹈」的觀眾,《束縛》的尋常肢體技巧根本一點都不驚人,似乎觀眾上台也能做那些動作。但派克斯頓創立的即興技巧,至今都依然不斷地被當今舞者學習使用,《束縛》逼觀眾拋開對舞蹈的既有想像,現代舞的革命,早就進行很久了。

毫不商業的舞蹈節

「舞在八月」成功舉辦多年,除了政府文化部門大力挹注資金之外,最主要還是靠觀眾的熱烈捧場。但主辦單位多年來從不為了票房,而有任何藝術上的妥協,請來的表演團體都是以藝術為首要考量,而且努力推銷新進編舞家。主辦單位無須打著「文創」的政策大旗,舞蹈本來就不是商品,絕不迎合大眾的策展方向,依然還是可以找到舞迷前來觀賞。

「舞在八月」順利邁入廿五周年,受邀的舞作依然充滿社會意識,政治、性別、國族等議題都可在舞作裡看見。對於只想要進劇場欣賞舞者優美旋轉、整齊群舞的觀眾,「舞在八月」根本是地雷。但「舞在八月」成功的主因,就是在於反抗傳統的現代性——肢體不屈服傳統與保守,於是起舞。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