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斯特拉溫斯基《春之祭》首演百周年,英國倫敦的沙德勒之井劇院也特地推出系列節目,當代編舞家新詮舞蹈經典,其中阿喀郎的iTMOi備受矚目,他將斯氏原作品約卅秒的元素抽出,另由三位作曲家編作新曲,企圖探索斯氏的想法和生命經驗,深掘原作中豐沛的能量背後的成因。
一九一三年五月廿九日,斯特拉溫斯基與尼金斯基合作的《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首次登上舞台,作品一開頭的巴松管獨奏,帶領觀眾進入強烈而神秘的感官經驗中。首演場發生的暴動與騷亂,更是藝術史上的重要事件。而後,碧娜.鮑許的烏帕塔舞蹈劇場、英國皇家芭蕾、台灣的雲門舞集,亦曾演出不同版本的《春之祭》,為經典作新詮釋。
沙德勒之井推出致敬系列節目
二○一三年,倫敦首屈一指的舞蹈劇場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向《春之祭》問世一百周年致敬,策畫了“String of Rites”系列節目。四月中首先上演的作品是麥可.奇根多蘭(Michael Keegan-Dolan)編舞,由Fabulous Beast舞團演出斯特拉溫斯基《春之祭》和《彼得洛希卡》。在此版本的《春之祭》中,飄雪的舞台如初春,讓人感受到春寒料峭;舞者身穿碎花洋裝、有些戴著動物頭套,追逐與獻祭的過程,不禁讓人想到都市叢林中,以文明包裝的野性與爭奪。
五月底,由阿喀郎編舞的iTMOi(in the mind of igor)登場,阿喀郎繼二○一一年探問身分認同的《源》Desh、受矚目的奧運開幕式作品《求主同住》Abide With Me之後,新作品iTMOi格外令人期待。在新作中,阿喀郎將斯特拉溫斯基原作品約卅秒的元素抽出,另由三位作曲家尼汀.梭尼(Nitin Sawhney)、喬瑟琳.普克(Jocelyn Pook)與班.佛斯特(Ben Frost)編作新曲。一如作品名稱所提示,阿喀郎企圖探索斯特拉溫斯基的想法和生命經驗,深掘原作中豐沛的能量背後的成因。iTMOi解構《春之祭》中「生與死」、「愛與獻祭」的循環,再將這些抽象的元素重組。無論是舞台上的煙霧彌漫,前後撞擊的大金球,還是身著黑羽的舞者,幽暗的力量在舞作中無所不在,而略顯凌亂的步調,彷彿也示現了斯特拉溫斯基作品的狂放。
iTMOi的世界首演在法國的MC2: Grenoble文化中心,在沙德勒之井的演出日期,則恰好標注了《春之祭》的整整百年歷史。舞團中,來自台灣、曾參與奧運開幕式演出的林燕卿,和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的簡晶瀅,也吸引了眾多目光。在《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的舞評中,還特別稱許簡晶瀅所扮演的「被選中的女孩」。倫敦巡演結束後,六月底,iTMOi也將重回百年前的歷史發生地,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劇院演出。
RIOT offspring呼應當代暴動事件
在阿喀郎的作品之後登場的,則是由國家青年舞團(National Youth Dance Company)和RIOT Company所演出的 (in between)和RIOT offspring兩齣作品。(in between)為來自以色列的編舞家華德蒙(Jasmin Vardimon)的作品;RIOT offspring則由五位編舞家Sébastian Ramirez、Mafalda Deville、 Pascal Merighi 、Ivan Blackstock 和Simeon Qsyea一同創作,邀請上百位非職業舞者在舞台上與管絃樂團、編舞家共同合作。
RIOT offspring呼應了前年在英國爆發的暴動,同時也探索祭典、儀式和暴動間的關係。作品名稱巧妙地運用了英語的諧音與雙關,「祭禮」和「暴動」在一百年前的首演夜同時上演;而新作品中,將「在春天」(of spring)轉化成「後代」(offspring),對照這齣由老老少少一同參與的製作,看當代編舞家與一世紀前的舞蹈和音樂遙遙相望,以新作品相互對話與應和,亦有歷史性的傳承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