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兵的故事》,看熱鬧的觀眾或許會眩惑於Blenchman在動畫上的強大渲染力,而忽略了音樂家們的努力表現。但未來我們腦中閃過《大兵的故事》時,你絕對不會忘記斯特拉溫斯基的音樂與旋律。此時我們才會知道,原來本場音樂家的努力,其實並沒有白費。
音樂動畫劇場《大兵的故事》
9/7~8 台北 誠品表演廳
曾任國家交響樂團(NSO)音樂總監的簡文彬,以誠品表演廳音樂顧問身分帶領七位NSO的團員,加上橫跨劇場與影視演出的那維勳,共同以音樂動畫劇場《大兵的故事》,為誠品表演廳鳴鑼開道,其宣示性意義不言可喻。這場兼含古典、當代與多媒體的演出,各項元素恰巧展現該廳在聲學上的音色、和諧度與空間感,自然樂器與音響工程之間的調和搭配,影像投放的畫面效果,以及舞台與觀眾間的交流氛圍。
動畫成了文本主角
整場演出最令人玩味再三者,莫過於演出文本的意外翻轉。對於觀眾而言,當天的主角絕對是R.O. Blechman這部曾獲艾美獎的作品。儘管問世至今廿年,Blechman的動畫幾乎成為當晚《大兵的故事》的真正文本,其敘事功力與豐富的想像空間,完全展現出徹底雄辯的氣勢。在觀眾著迷於充滿魅力的影像時,斯特拉溫斯基似乎就被遺落在某個記憶的角落。
搶眼度儘管輸人一截,但簡文彬卻依然是整場演出的靈魂人物。細究當晚的技術層面,音樂、舞台與動畫這三重要素的結合,不僅完成度極高,場面調度與對話拋擲更具有豐富的有機性。撇開音樂進場時的不穩定之外,幾乎沒有讓人置喙的嚴重失誤。畢竟曾數度擔綱兩廳院的歌劇演出與旗艦製作,二○一一年更榮獲萊茵歌劇院終身駐院指揮殊榮的簡文彬,帶領一干NSO的老戰友們演出這場「音樂動畫劇場」,不過是小菜一碟。
唯一令人遺憾的,反倒是銜命主述劇情與代言人物的那維勳。在現場音控未盡完善的狀態下,其說書的聲線熱情有餘清晰不足,數個段落的混濁口條無法讓人聽聲會意,僅能透過那維勳戮力營造的聲音表情來猜測故事的原貌。畢竟這是一個全新的音樂廳,首演經常是莫非定律的證明題,一步一腳印是必繳的學費。
問題來了,每一次演出的失誤與未臻完美,對於演出者而言都是極其寶貴的經驗累積,但對於觀眾而言,這意味著什麼?
音樂家的認真會留在心底
藝術家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及,千錘百鍊的故事我們都聽過;台上的人流淚播種,台下的觀眾必歡呼收割。買票進場的觀眾,結果論者永遠是大多數。這是演奏者的職業風險:觀眾的好惡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消費者同樣也有投資風險,演出是童叟無欺還是黑心商品,散場的那一刻才有結論。至於那些沒耐心中場就離席的,不論是誤殺忠良還損失更多沉默成本,風險性更高。
但問題並沒有那麼複雜,一場表藝節目的演出,應該是一次台上台下的情感交流,而不是魔術馬戲的獵奇演出。與其說是商品交易的風險評估,毋寧更像是一次團體集會的冒險體驗。每一次演出的閃失與疏忽,對演奏者都是邁向完美的必經過程。觀眾在當下或許會有情緒反應,但演出結束後的情緒沉澱,往往才會是一場演出蓋棺論定的終極答案。只要台上的人是敬業而誠懇的,台下的觀眾是不太需要七天鑑賞期的。一場平庸的演出儘管過程完美無缺,投擲到聽眾的記憶中也經常是水波不興。
就如同這次《大兵的故事》,看熱鬧的觀眾或許會眩惑於Blenchman在動畫上的強大渲染力,而忽略了音樂家們的努力表現。但未來我們腦中閃過《大兵的故事》時,你絕對不會忘記斯特拉溫斯基的音樂與旋律。此時我們才會知道,原來本場音樂家的努力,其實並沒有白費。
對於觀眾,能夠常留心中的一場美好的演出,就如同一段難忘的戀愛:你很難忘記過程中的各種不完美,卻能夠永生記得這段美麗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