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馬德里市中心的馬德里皇家劇院(Teatro Real de Madrid),隔著東方廣場(Plaza de Oriente)與馬德里皇宮(Palacio Real de Madrid)對望,連同緊鄰的伊莎貝拉二世廣場(Plaza de IsabelⅡ,俗稱歌劇院廣場),以及頗具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特色的舊城區,共同建構了馬德里市中心最具特色的建築群。
馬德里皇家劇院的興建計畫始於一八一七年,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費南多七世(Fernando VII,1784-1833)決定整修皇宮旁的東方廣場,廣場邊原有間建於一七○八年的劇院,因西班牙獨立戰爭(1808-1814)(註1)而暫停營運,經過烽火的摧殘,這家劇院早已殘破不堪,因此藉著整修東方廣場之際,決定將之拆除,並在皇宮對面另起爐灶。
工程延宕多年 女王是催生歌劇院的推手
劇院的興建計畫交給建築師阿谷鐸(Antonio López Agudo,1764-1831),他設計了一座不規則的六角形建築物,帶有兩面門,一面望向皇宮,另一面則朝向伊莎貝拉二世廣場。但由於皇家經費不足,整個建造計畫整整延宕了十三年,直至一八三○年才能動工。原建築師在動工不久後隨即過世,整個計畫因而轉由建築師莫瑞諾(Custodio Teodoro Moreno)接手。一八三三年,年僅三歲的伊莎貝拉二世(Isabel II,1830-1904)即位,層出不窮的宮廷陰謀和政變革命再度使得劇院興建計畫進行得相當不順利。一八五○年五月七日,一道皇家命令勒令劇院工程需在六個月內完成,希望能在伊莎貝拉二世生日當天開幕,一同為女王慶祝。一八五○年十一月十九日,這間歷經卅多年建造工程,耗費千萬鉅資的劇院才終於正式開幕。
開幕的首部作品是當時最受馬德里人歡迎的義大利歌劇作曲家董尼才悌(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的作品《寵姬》La Favorita(1840)。第二季的開演節目仍是董尼才悌的歌劇作品,上演的是《殉難者》Los Mártires(1840)。這一季雖只演了六十九場,卻深受馬德里的貴族所喜愛,對他們來說,能像巴黎上流社會人士一樣去觀賞歌劇是件值得驕傲的事。
開幕不久後的劇院,嚴重的赤字問題也隨之而來,昂貴的歌劇製作費用及建造工程遺留下的債務,讓政府決定將劇院轉交由私人經營,藉以收取租金。然而,多數的經營者往往在無法解決赤字問題的情況下而放棄,因此在劇院的營運初期,經營者更迭頻繁。這段時期的演出作品基本上以董尼才悌和貝里尼的歌劇為主,有時會穿插羅西尼和威爾第的作品,後者更在不久之後成為馬德里人最喜愛的歌劇作曲家。一八六三年,威爾第拜訪了馬德里皇家劇院,並在此首演了作品《命運之力》La Forza del Destino(1862),成為當時馬德里的盛事之一。此外,政府也規定這些私人經營劇院者,每一季必須上演至少一齣西班牙作曲家的歌劇,雖然大部分的經營者都會想辦法躲過這樣義務的履行。第一位作品被演出的西班牙作曲家是阿里耶達(Emilio Arrieta,1823-1894)。
十九世紀結束前的廿五年是馬德里皇家劇院的輝煌時期,歐洲當時許多深具聲望的歌唱家都曾受邀至劇院演出。此時馬德里觀眾的歌劇口味也逐漸在改變中,開始有了法國或是德國的歌劇作品演出,尤其是華格納的,開始成為劇院喜愛製作的歌劇作品之一。
一度變身音樂廳 終又恢復成為歌劇院
廿世紀初期的西班牙政局動盪混亂,但馬德里皇家劇院試著維持正常的營運,即使經濟與赤字問題一直揮之不去。不僅繼續製作大型歌劇,俄國芭蕾舞團也開始造訪劇院。一九一六年,著名的芭蕾舞及歌劇經紀人狄亞格列夫(Sergei Diaghilev,1872-1929)帶著傳奇芭蕾舞者及編舞家尼金斯基(Nijinsky,1890-1950)與作曲家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i,1882-1971)首度造訪馬德里,造成極大的轟動。另一方面,為了劇院的永續經營,也避免沒有私人企業願意承接劇院營運管理的窘境,政府決定創設皇家管理委員會(Junta del Patronato del Real),因此即使劇院曾幾度中斷,仍能存活至今。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六日,一道皇家法令關閉了劇院。此時距離開幕已有七十多年,劇院早需要好好整修一番,而附近正在興建的地鐵工程使得原本有坍塌危險的地基更加嚴重,然而,這一關就是四十年。這段時間西班牙政府對劇院的整修計畫似乎有著許多不同的想法,但爆發的西班牙內戰(1936-1939)使得經濟困難,也讓原有的規劃遲遲無法進行,而久未使用的劇院在戰後更形同廢墟。此時政府很認真地考慮是否要將劇院拆除,另一方面,璜.馬爾克基金會(Fundación Juan March)(註2)積極地推動在另一地址建造新歌劇院的計畫。最終,政府籌劃將劇院整修為音樂廳,並使之成為國家交響樂團的基地。因此當一九六六年劇院重新開幕時,功能已改為音樂廳,並在內部設置了音樂學院。在將近廿二年的時間,直到一九八八年,這是馬德里唯一的音樂廳,不僅西班牙國家交響樂團及廣播電視交響樂團(Orquesta Sinfónica de RadioTelevisión Española)固定在此演出,劇院本身規劃的節目也僅止於音樂會及無布景的歌劇演出,一九六九年更辦理了第十四屆的歐洲歌唱大賽。
因此自馬德里皇家劇院閉館之後,在馬德里就無法定期看到歌劇的演出。一九六○年代,在薩爾蘇埃拉劇院(Teatro de la Zarzuela)(註3)開始了比較定期的歌劇演出,但限於薩爾蘇埃拉劇院本身的規模與技術條件,這段期間馬德里一直無法製作大型歌劇。一九九一年馬德里皇家劇院再度開啟改建工程,並於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一日以歌劇院的形式面世。開幕演出特別上演了西班牙作曲家法雅(Manuel de Falla,1876-1946)的兩部作品,分別是芭蕾舞劇《三角帽子》El sombrero de tres picos(1919),由畢卡索設計舞台布景與服裝,以及歌劇《短暫的人生》La vida breve(1913),現任的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與索菲婭王后(Sofía de Grecia)均親臨現場。這部歌劇的上演,也意味著馬德里結束了七十二年來無法製作大型歌劇的困境。另一方面,重啟大門的劇院也配置了完善的營運團隊,以長期規劃完整的季節目及維持龐大的會員系統,為馬德里歌劇史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廳堂富麗堂皇 舞台技術先進
馬德里皇家劇院的主要入口位於東方廣場上,與廣場上的西班牙國王腓力普四世(Felipe IV,1605-1665)雕像對望。進入劇院後,首先來到入口門廳(antefoyer),可以看到兩塊分別紀念劇院一八五○年與一九九七年兩次重要開幕的紀念碑,同時左右兩側分別可以看到劇院禮品店及售票處。穿過入口門廳來到環繞著圓柱的橢圓形接待大廳(foyer),正前方的階梯即可進入地面層的觀眾席區,左右兩側的樓梯則可通往其他樓層及公共區域。
劇院的觀眾席區保有十九世紀的原始風格,屬於義大利式,總座位數根據樂池的大小介於1,540至1,750個席位之間,分布於五個樓層,其中包含了一個兩層高的皇家包廂、廿八個位於舞台前方的包廂、八個位於舞台兩側的包廂,以及最上層多達十五排的「天堂」(paraíso)座位區。最後這一部分的觀眾席位是劇院在一九二○年代的整修工程中擴建的,當時為增加音樂的反響時間而加高屋頂,而九○年代的整建工程重新建構了新的屋頂,使得目前廳內的聲響效果享譽全球。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位於廳內正中央天花板,重達二點五噸可調整高度的吊燈,這可是源自西班牙著名的拉格蘭哈皇家玻璃工廠(Real Fábrica de La Granja)。
一九二○年代及九○年代的整修工程對舞台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若說二○年代造就了舞台底部至上方懸吊系統約共有八十多公尺的高度,九○年代則為舞台設計了當時最好且複雜的布景垂直移動系統,藉著靈巧的重疊機械裝置,演出團隊能同時準備數種舞台布景,並在時間內有效率地換置,這樣的設計使得導演在創作上更能發揮創意,將想像具體化。
劇院的第二層樓(台灣稱三樓)是完全開放給觀眾的公共區域。從接待大廳的樓梯上來,會先抵達哥雅廳(Salón Goya),透過廳外的陽台,可以看到對面的馬德里皇宮及環繞於東方廣場四周的庭園景觀。順著逆時鐘的方向圍繞著劇院走一圈,先後會經過四間休息大廳、兩個小圓廳(Rotonda)及餐廳。這四間休息大廳分別以不同的色調裝潢,並裝飾著來自普拉多博物館(Museo del Prado,又譯普拉多美術館)或國家的收藏品。每一個廳均是以個別面對的街道命名,依序是卡洛斯三世廳(Salón Carlos III)、貝格拉廳(Salón Vergara)、阿烈達廳(Salón Arrieta)及腓力普五世廳(Salón Felipe V)。
○七年時,劇院在第九層樓開啟了卡亞瑞廳(Sala Gayarre),設有一百五十個座位,以作為其他活動如獨奏會、演講,或影片放映等使用。
註:
1. 亦稱半島戰爭或法國戰爭,指的是西班牙與法國拿破崙一世所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之間的戰爭,起源於拿破崙企圖讓其兄長出任西班牙國王。
2. 由西班牙金融家璜‧馬爾克所創立的私人基金會,以推廣發展人文與科學活動為主,同時以經濟自主、獨立於政治、創新能力及高度專業為其特色,在西班牙長期舉辦各種藝術文化活動,並提供獎學金資助研究工作。
3. Zarzuela是西班牙的一種說唱劇,這裡取其音譯作為劇院名稱。
(編按)本文摘錄自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出版之《到全球戲劇院去旅行Ⅰ》一書,2013年12月出版。該書介紹歐陸三國的十四個戲劇殿堂,從歷史到建築特色,並旁及周遭推薦景點及旅遊資訊,讓喜愛表演藝術的讀者,也能透過書頁,紙上巡遊這些極具特色的劇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