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覆:瓦登湖》只有四個演員是真正有血有肉的「有機體」。(Théâtre de la Colline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回覆:瓦登湖》巧用數位影音 讓人看得「自然」

關注數位文化發展的導演沛赫新作《回覆:瓦登湖》,以「數位化」舞台、電子音效及人造影像投影的現代感演出,來回應作家梭羅在結束森林隱居後寫下的作品《湖濱散記》,頗受好評。除了科技感很強,但形式上仍算中規中矩,沒有什麼過於挑戰大家耐力的革命手法,如詩如畫且出人意外地毫不冷場,大家都看得懂又留有各自解讀的空間。

關注數位文化發展的導演沛赫新作《回覆:瓦登湖》,以「數位化」舞台、電子音效及人造影像投影的現代感演出,來回應作家梭羅在結束森林隱居後寫下的作品《湖濱散記》,頗受好評。除了科技感很強,但形式上仍算中規中矩,沒有什麼過於挑戰大家耐力的革命手法,如詩如畫且出人意外地毫不冷場,大家都看得懂又留有各自解讀的空間。

數位科技為現代生活帶來的革命性改變常常令人又愛又恨,而在藝術創作領域所引起的探索或爭議也是不曾止息。事實上,的確有愈來愈多的劇場導演運用數位影音,或是讓它成為「舞台語言」之一,或是用來豐富演出,微妙處往往在於如何與科技這位大力士有機互動並產生正面加乘,而非稍不留意就讓作品被潛在性的侵入者給吞噬了。

長久以來關注數位文化發展的導演沛赫(Jean-François Peyret)新作《回覆:瓦登湖》Re: Walden一月在巴黎演出以來頗受好評,他以「數位化」舞台、電子音效及人造影像投影的現代感演出,來回應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結束森林隱居後寫下的作品。

科技再現瓦登湖之美

一八四五年時,廿七歲的梭羅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瓦登湖旁蓋了個小木屋,單獨生活兩年多,並在重回文明生活後以七年的時間寫下這段經驗:《湖濱散記》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這本書後來被譽為綠色書寫的經典,成了所有想與大自然重拾親密關係的人們的夢想。而導演作品向來不以現成劇本或敘事主題為出發的沛赫,一直很想把梭羅經歷過的「人在大自然裡的深刻體會」搬上舞台,於是他找了幾個演員,音樂家、音響設計及影像設計各一名,一起進行創作,嚐試把表演空間變成森林湖畔外,還希望呈現網路互動的概念;二○一○年起從即興、開放式工作坊、聲音演出、裝置展覽的舉行直到今年一月,在所有元素都發展成熟後,於巴黎廿區的國立小丘劇院(Théâtre de la Colline)演出。

呈現文字作品裡本來就有的「表演形式」一直是沛赫導演擅常的,除此之外,《回覆:瓦登湖》演出裡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它的對比性:由數位影音來演出大自然,演員就在這個虛擬世界裡以人工合成的聲音,間或獨白、間或與字句投影進行互動演出,舞台下緣則是六台負責技術操控的電腦;演出空間裡只有四個演員是真正有血有肉的「有機體」,但在多方包圍及網路概念下,彷彿這幾個人的存在也變得似真似假,「影像跟真人演員間的互相影響及所產生的化學變化深深讓我著迷。」沛赫說。

讓人看得自在的數位演出

這個多方操縱下呈現的虛擬時空,是幾年來跨國合作的成果,主要參與機構包括了美國實驗媒體及表演藝術中心(Experimental Media and Performing Arts Center,簡稱EMPAC),及位於法國北部、專攻高階影像製作的費斯諾學校(Ecole du Fresnoy)。關於《回覆:瓦登湖》的廣受喜愛,有不少評論認為它除了製作嚴謹、創作發展也很有趣外,就演出內容來說的確很科技化,但形式上仍算中規中矩,沒有什麼過於挑戰大家耐力的革命手法,簡言之:如詩如畫且出人意外地毫不冷場,大家都看得懂又留有各自解讀的空間。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擔心數位影音的廣泛運用會造成演出過於寫實、物質化,以至剝奪想像空間, 但大部分的人目前最感興趣的應該是:如何運用及什麼時候用。至於「為什麼要用」,對今年已經六十八歲的導演沛赫來說顯然不是個問題,他說:「數位影音是這個時代的一部分,我為什麼不用呢?」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