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藝術,簡單地說就是會運動的造型藝術。科技藝術家王仲堃從小喜歡拆解器具,研究聲音,將之拼貼後再重製成另一種可能。他的工作室如同科學家或發明家的實驗室,擺滿五金工具、機械元件,他在裡面玩得不亦樂乎。王仲堃藉由摸索、嘗試尖端技術和工具的應用方式,尋找未來的藝術表現形式與題材。
二○一四年初,一場小型、別緻的跨界演出在台北捷運萬隆站鄰近巷弄一處展場上演。不規則的展場空間被分為上下兩層,中間隔著巨型畫框般的牆洞,令觀眾無論置身哪個樓層,都可片面窺見另一空間。一樓空間裡,四處散布造形奇特的裝置:被剖開露出內部結構的平面鋼琴;玻璃瓶盛裝著自半空滴落的水滴;牆面上高高低低掛著風鈴……若說一樓充滿奇幻童趣的氛圍,二樓則予人宇宙一角的神秘研究室之感:一棵燈泡樹,上頭的燈泡時明時滅;一個龐大的玻璃瓶裝置布滿了各式械具和管線,環環相扣的設計猶如骨牌,一個觸動引發下一個反應,最終造成瓶子們發出此起彼落、蒸汽般的頻密聲響。
「研究室」裡,科技藝術家王仲堃站在一排電腦和效果器前,神情冷靜地操控儀表板。這一整間奇特的裝置,不只構成了《凱吉一歲》的視覺場景,也是演出中所有聲響的來源,它們是新型態的「樂器」。而這些樂器,大半來自王仲堃的「破壞」與「發明」。
運用科技研發動力藝術
這天,我們走進王仲堃位於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的工作室,與其說這裡是藝術家的創作空間,更像一個科學家或發明家的實驗室。擺滿五金工具、機械元件的辦公桌前,一台沒有任何外裝包覆,直接露出齒輪馬達、不斷運轉的機器吸引我們的注意。「那是3D列印機。我正在用它列印另一台3D列印機,」正當我們為了親眼見到最新的數位科技嘖嘖稱奇時,王仲堃笑著說:「我才剛開始玩,算是在趕流行。」
今年,王仲堃在臺北藝術大學開了一門動力藝術課,他要求學生的期末作業是交出一個以3D列印製作的動力藝術作品。「我把3D列印看成一種新的創作工具。新工具會影響創作,但我們現在還在測試學習、故障排除的階段。」
動力藝術,簡單地說就是會運動的造形藝術。王仲堃在大學美術系主修雕塑時,因為不滿足於只是學習各種媒材和技法,因緣際會下開始接觸動力藝術,從瑞士藝術家尚.丁格力(Jean Tinguely)的作品著手研究,繼而結合自己對雕塑、聲響的興趣,展開一系列「聲音雕塑」的創作。《凱吉一歲》中出現的樂器裝置,就是他以聲音雕塑概念所創造的作品。
科技藝術是一深具未來性的創作類型。放在整個藝術領域來看,科技藝術有點像是一間公司裡的研發部門,藉由摸索、嘗試尖端技術和工具的應用方式,尋找未來的藝術表現形式與題材,這種創作型態,恰恰合乎從小想當科學家、發明家的王仲堃脾胃。
讓聲音不只可聽也可看
王仲堃從小就喜歡自己動手做玩具、拆玩具,「只要會動的東西,我都好奇它們為何會動?裡面的結構長怎樣?」眼見他拆遍家中各式器具,父親曾有感而發對他說:「創造很困難,而破壞只是一瞬間的事。」這種對於機械內部構造的迷戀,也反映在他日後的作品中。破壞、拆解、呈現物件運轉的法則,構成了他創作的主旋律。
王仲堃也早有拆樂器的經驗。少年時,他曾拆過一個老舊的薩克斯風,探索隱藏其中的複雜零件究竟如何結構、發出聲響。「對我來說,除了吹奏的聲音,管樂樂器按鍵時喀啦喀啦的聲音也蠻吸引我的。」王仲堃發現,樂器的機械情況和音樂息息相關,一旦改變樂器的材質、結構,聲音便會隨之改變。重新安排樂器的機械結構,甚至自己創造發出聲音的樂器,這些概念也逐漸滲入他的創作藍圖。
有一段時間,王仲堃曾以聲響為主要的創作媒材,他四處採集聲音,拼貼或重製,也曾參與許多聲響現場表演。相較於劇場演出或音樂演奏會,聲響表演顯得靜態許多,表演者多半用電腦、MP3、效果器在現場營造出各種「音景」,樸素的表演方式讓王仲堃開始思考,作為一個聲響表演者,面對觀眾的聆聽和觀看需求時,他還能創造哪些聲音與視覺的關係?
聲音雕塑的想法至此具體成形。他開始著手創造會發出聲音的裝置,讓聲音不只可聽也可看。第一件作品是《聲瓶》,他從地上撿起一個寶特瓶,對著瓶口吹氣,瓶子發出咻咻的聲響,「如果用機器吹,又會發出什麼聲音?吹氣的節奏、吹氣量不同,聲音會有哪些變化?」運用空瓶、馬達、空壓機、電磁鐵等材料,他完成了第一組玻璃瓶身的《聲瓶》。這個作品經過數次改版,《凱吉一歲》裡使用的就是最新版本的《聲瓶》。
一場聲音的發現之旅
《凱吉一歲》是音樂家林桂如與王仲堃延續對約翰.凱吉(John Cage)創作概念探索的再度合作。王仲堃曾受邀擔任「失聲祭」(註:臺北常態舉行的聲音表演活動)駐祭藝術家,在為期半年內,每個月須和一位他領域藝術家合作進行聲響表演。那年恰巧是凱吉誕生百歲誕辰,王仲堃於是邀請林桂如一起就凱吉的「預置鋼琴」(prepared piano)發展出一個表演。
「預置鋼琴」是指預先在鋼琴琴弦上放置各種物品,因此在彈奏鋼琴時,隨著琴鎚敲擊琴弦,物品隨之振動,從而影響音色,充滿了隨機、即興、無法預期的特質。這個嘗試讓兩人同感有趣,隔年林桂如便邀請王仲堃與編舞家董怡芬延續此概念,聯合創作《凱吉一歲》。
演出定位為「一場聲音的發現之旅」,以凱吉的機遇音樂(chance music)為基調,統籌演出概念與結構的林桂如針對音樂性丟出許多問題,王仲堃則以更大膽的樂器裝置回應。他們決定沿用鋼琴,但王仲堃認為,「我擅長重新創造一個聲響樂器,這次既然要改造現成的樂器,我希望有適度的拆解。」
於是,他剖開平台鋼琴,拆掉不需要的琴鎚,將其中幾個製成琴鎚手套,讓林桂如戴著觸鍵,取代手指彈琴;琴弦上放了罐子、小玩具,還綁上羊毛線,當遠端拉扯線索,琴弦便會撥動發出聲響……改變了彈鋼琴的動態,也改變了音色效果,這些玩法,與王仲堃透過電腦、控制器間接製造聲音的經驗有關:「我延伸一個介面控制聲音,就像是肢體延伸出一隻手去彈奏,也有點像操弄懸絲偶的概念。」
在空間中積極創造人與聲音的關係,讓《凱吉一歲》確實提供觀眾一次別開生面的聆賞過程,王仲堃對演出效果頗為滿意,也認為從「偶發」、「即興」與「發現」等概念出發,比較自由不拘泥,也能容許更多探索的歷程。
為機械裝置升溫呈現立體造型
近年多次與表演藝術界合作演出,其中又以舞蹈作品居多,包括與黃翊合作《交響樂計畫.壹:機械提琴》,以及和周書毅、周東彥合作《關於活著這件事》等,王仲堃在舞者充滿人性與溫度的身體語言中,重新思索機械動力裝置與人性之間存在怎樣的差異與可能性。「機械裝置有了動態之後,就呈現立體造型,那很直接地讓我想起舞蹈。舞者動作時也像是身體的機器,只是他有血有肉有溫度;機械運轉久了也會有溫度,但那不太一樣。」
要怎樣為機器這種本身冰冷的東西提升「溫度」?王仲堃試圖以「仿聲」和「隨機性」讓機器貼近人性。他曾這樣形容自己的動力裝置:「它們在感應觀眾靠近之際,不知疲憊地自顧自進行自己的運動……它們不僅僅執行簡單的單一動作,反之它們有著自己的節奏變化,既似頑愚,又似有靈。」
問他是否期待機械裝置擁有靈魂?「作品做出來應該就會有它的靈魂吧……我想靈魂是存在於作品和每個觀眾之間的通道。我也會試圖放一些我的靈魂進去,好像機械是有意識地創造出聲響,我稱之為:那是一種靈魂的狀態。」
工作法寶
Arduino
Arduino是現在opensource社團做互動裝置必備的入門工具,由一個單晶片構成,只要寫一個簡單的自動控制程式,再接上LED 燈、喇叭、馬達、開關、溫濕度感測器等各種電子裝置,就能利用 Arduino 做出各式各樣的自動控制應用。王仲堃桌上就有一只加裝了按鍵的Arduino,按鍵會製造出不同的聲響,加上音量、節奏等控制鈕,透過這個簡易的控制器,就能創作出千變萬化的聲響效果。
CNC(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
除了3D列印外,這台能夠切割木頭、塑膠的CNC(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也是影響王仲堃創作內容的重要工具。「以前做木工,若需要鋸出曲線,得用較複雜、耗時的方式進行,現在有這台立體加工機器,只要先用電腦畫出設計圖,CNC就能切割成形」,「對我來說,3D列印像是加法,CNC像是減法。」王仲堃工作室角落有張尚未完工的圓弧木桌,就是CNC切割製成,桌子是用來擺放3D 列印的,聽來真有幾分DIY家具組的感覺。
3D 列印
這台貌似尋常,甚至有如尚未組裝完成的機器,是當前科技界的人氣寵兒——3D 列印。以溫度感應器、晶片控制加熱棒和馬達等元件構成,將塑料加熱融化後擠出塑型,就能成為組裝出另一台3D列印的元件。為了提供學生進行創作,王仲堃正在讓3D列印「無限自體繁殖」,「不過剛開始印還是有點門檻,容易印不準、印失敗。」除了頻仍測試外,王仲堃也上網尋找其他玩家提供的opensource,從相機、樂高積木……只要將玩家提供的開放程式輸入軟體中,就可進行列印。
人物小檔案
- 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畢業,擅長動力雕塑及聲音藝術,亦跨足舞蹈、劇場等創作領域。
- 他創造了各式各樣的噪音機器,在感應觀眾靠近之際,呈現單純又有變化的節奏,代表作品有《空.器》系列與《聲瓶》系列。
- 跨足劇場作品:《小船幻想詩─為蒙娜麗莎而做》、《雙姝怨》、「NCO傳奇系列─他們的美麗與哀愁」、《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凍水牡丹》、《半世英雄─李陵》、《萬有引力的下午》、《交響樂計畫─壹、機械提琴》。
- 重要展覽:2010年「+-*/ 」聲音裝置個展,2012年「超旅程─未來媒體藝術展」 等。
- 獲獎記錄:2010年與編舞家黃翊合作的《交響樂計畫─壹、機械提琴》獲得台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2011年《空.器─裝置版》獲得高雄美術獎觀察員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