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重一村(李俊賢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關於眷村二、三事

拾起歷史的遺頁,想我眷村的回憶……

被時光沖散的故事

眷村,一個在台灣土地上特殊的文化產物,標誌著上百萬人流離顛沛的鄉愁、離鄉背井的悲涼、落地生根的苦痛、疏離尋依的命運。從一九四九年迄今,眷村的實體雖然已經逐漸在城市中消失,但眷村的層層記憶,卻在創作者、文史工作者的文字與影像中,寫下歷史裡的深刻篇章……

眷村,一個在台灣土地上特殊的文化產物,標誌著上百萬人流離顛沛的鄉愁、離鄉背井的悲涼、落地生根的苦痛、疏離尋依的命運。從一九四九年迄今,眷村的實體雖然已經逐漸在城市中消失,但眷村的層層記憶,卻在創作者、文史工作者的文字與影像中,寫下歷史裡的深刻篇章……

請容我不分時代、不分畛域的把四九─七五(蔣介石消逝、神話信念崩潰的那一年)凝凍成剎那,也請權把我們的眼睛變做攝影機,我已經替你鋪好了一條軌道,在一個城鎮邊緣尋常的國民黨中下級軍官的眷村後巷,請你緩緩隨軌道而行──音樂?隨你喜好,不過我自己配的是一首老國語流行歌〈今宵多珍重〉,上過成功嶺的男生都該會記得吧,每天晚上入睡前營區放的:南風吻臉輕輕,飄過來花香濃;南風吻臉輕輕,星已稀月迷濛……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一九四九,眷村故事的起點

一九四九年,標記著台灣近代史上充滿遷徙與離亂的一頁。國共戰爭的失敗,造成中華民國政府與近六十萬民眾倉皇遷至台灣;為了安定軍心,也為供給這群以官兵為主的異鄉客一個暫時的棲身之所,國民黨政府將部分日人在台居住的屋舍規畫給軍眷入住,並在台北、桃園、新竹、嘉義、高雄等軍隊駐紮地附近設立大量「眷村」,依照官兵的身分分級遷居其中。

由於空間有限,加以住者多認為落腳台灣僅為一時,有朝一日仍將回歸中國故鄉,因此眷村的住所大多簡陋狹小:為了快速搭建,部隊派遣大量人力以竹子、泥巴、稻穀殼蓋房子,每戶至多不過八到十坪,屋舍緊密的程度已超過雞犬相聞的境界。且眷村多在四周以竹籬笆作為屏障,無論空間或人際,眷村都在隔絕內外的籬笆內自成一格,自此,眷村不但成為一個非本島族群的居住場域,也因匯聚了中國南北各地的居民,從而在飲食、娛樂、語言等方面發展出形形色色的眷村次文化。

他鄉成故鄉,創作書寫無故鄉感

七○年代,隨著國共於金馬外島對峙的戰事趨緩,又先後遭逢國家領導人逝世、台灣退出聯合國等事件,此時在眷村居住已二十年的第一代異鄉人,逐漸察覺所謂的反共復國終為大夢,紛紛為窄小老舊的屋舍進行修繕,政府亦制定興建國民住宅和眷村改建等計畫,眷村的居住品質因此獲得大幅提升。而原先以外省人為主要居民的眷村,開始有本省人因通婚入住,也為「外省vs.外省」帶來另一種新的文化交流和激盪。

人際文化有了融合、對話的機會,在眷村生長的第二代,不若父執輩堅守返鄉信念,無根感似乎成為這一代眷村人血脈裡的共同基因,許多年輕的創作者開始以文字、影像作品捕捉自己出身的眷村文化,彷彿透過創作,才得為這種無故鄉感的心情找到一個精神的棲居之地,而不隸屬於眷村的讀者們,也得以從他們——這些日後人們耳熟能詳的創作者,有文壇的朱天文、朱天心、蘇偉貞、孫瑋芒等,又或影壇的侯孝賢、楊德昌、李祐寧等——的作品中,窺見竹籬笆後面影影綽綽的世界,及其底層流淌的多元混血之鄉愁。

眷村留遺址,留下歷史的記憶

步入經濟起飛後的八、九○年代,開放探親、威權解構、政權轉移……社會頻仍巨大的變化,抽象瓦解了眷村的封閉感,也具象拆除了眷村實質。政府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將人們移居到高樓層集合住宅,殘破無人的眷村房舍,終於演變成台灣各地末日夕陽般的景觀。一九九九年五月四日,台北的第一個眷村——「四四南村」的居民全數移出,原址保留零點五公頃,作為即將消逝的眷村文化保留區,眷村建築典型的「魚骨架」結構因而保存下來,成為台北首善的信義區中難得見到的歷史庶民生活軌跡。

廿一世紀,眷村的第一代人口幾已凋零,當年在父輩鄉愁與在地情懷間掙扎的第二代也有了初老的姿態。身世、國家、族群的認同或許不再是問題,然而作為後來者,薪傳的責任未了,長期由外來者統治的台灣,在文化上、個人上,都開始學著為歷史製作記錄。

被邊緣化的眷村,終於躍上舞台

近年來,桃園、新竹、高雄等地方政府紛紛籌辦眷村文化節、設立眷村文物館;眷村影展、攝影展、文學書寫的集結和相關出版,使得長期被邊緣化的眷村終於躍上舞台,成為歷史的主角,而大眾娛樂、表演藝術的創作者更開始積極地處理眷村題材,「相聲瓦舍」的〈影劇二村〉系列,或者知名電視人王偉忠拍攝的《偉忠的眷村媽媽》紀錄片、《光陰的故事》電視劇,以及王偉忠與劇場導演賴聲川於十二月初巡演的舞台劇《寶島一村》,在在藉由眷村故事的敘述、眷村回憶的考掘,建構出四九年以降,一則重要的台灣族群融合史,以及大河納百川式的眷村文化記錄。

流離年代或已成雲煙,然曾經發生過的故事都該被書寫,被流傳,眷村及其人,一如其他台灣族群,都該在人們的記憶中,獲得一個清晰而確切的存放位置。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眷村文化事件年表

1945年 日本戰敗,結束在台殖民統治。第一批中華民國國軍及眷屬陸續抵台,眷村開始出現。

1949年 六十萬名官兵軍眷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政府成立「軍眷管理處」安置軍民,並於各地搭蓋大量眷村。

1956年 蔣宋美齡與工商業界、華僑募款興建軍眷住宅。該年度戶口普查資料,外省籍人口達一百二十一萬人,當時台灣總人口數為九百八十七萬餘人。

1961年 強颱波蜜拉侵台,造成嚴重災情,結構簡陋的眷村建築受創特別慘重。

1970年 國防部成立「軍眷業務管理處」,專門處置眷村的重建、遷移、眷舍管理以及軍眷服務等工作。

1977年 行政院長蔣經國確立「國軍老舊眷村重建」原則,由軍方提供土地,與省市地方政府合作興建國民住宅。

1980年 台北市政府與國防部簽訂「合作運用眷村土地試辦興建國民住宅協議書」,合作改建眷村,企圖改善居住環境、提供平價住宅、都市更新等目標。

1985年 電影導演李祐寧拍攝眷村系列電影《竹籬笆外的春天》、《老莫的第二個春天》,後者獲得當年度金馬獎最佳影片獎。

1987年 行政院於十月五日通過「赴大陸探親辦法」,兩岸正式開放探親。

1989年 「表演工作坊」導演賴聲川與演員李立群、金士傑集體創作《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當中提及眷村傳奇人物古嘎與兩岸關係等段子,蔚為經典。

1991年 電影導演楊德昌拍攝《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台北南區一外省公務人員之子為主角,片中可見許多眷村黑話和少年生活面貌。

1992年 小說家朱天心出版小說集《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同名短篇小說以作者眷村成長經驗為題材,成為眷村文學代表作品。

1996年 一月一日 ,立法院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隔年並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基金」。

2001年 桃園縣舉辦第一屆眷村文化節,播放眷村影像紀錄片及各項活動。

2002年 新竹市由環保局之舊建築改建的全台第一座「眷村博物館」啟用,保存當地特有的眷村文化與常民生活。

2003年 台北信義區眷村「四四南村」四棟眷戶正式列為「歷史建築物」,其餘保留地以「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對外開放。

2004年 作家蘇偉貞編選《台灣眷村小說選》由二魚文化出版,編者言此書編選,意在致力打造出「眷村小說史」。

2005年 公視製播電視劇集《再見,忠貞二村》,反映的眷村文化及變遷,獲該年度金鐘獎。

2006年 台北市汀洲路三段的違建眷村「寶藏巖聚落」被認定為歷史建築,然因涉及違建,所有居民於2007年初遷離該處。

2008年 知名電視人王偉忠製作眷村題材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播映。十二月初,王偉忠與賴聲川導演合作舞台劇《寶島一村》舉行公演,為台灣第一部以眷村為主題的劇場作品。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