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場與文學」戲劇研討會與會人員合影。(香港話劇團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戲劇與文學的舞台互動 台灣與故事的社區交流

秋日的香港有不少表演藝術相關活動,讓愛好者忙得不亦樂乎!除了有精采演出,香港話劇團舉辦的「劇場與文學」戲劇研討會,則邀來許多劇場創作者與學者、評論人一同探討文學與劇場的綿密關係;另一方面,今年「台灣月」除了有國光劇團與臺北市立國樂團的演出,多項活動則將重點放在以大稻埕老城區對照香港西營盤,透過了解過去見到城市未來的「新願景」。

秋日的香港有不少表演藝術相關活動,讓愛好者忙得不亦樂乎!除了有精采演出,香港話劇團舉辦的「劇場與文學」戲劇研討會,則邀來許多劇場創作者與學者、評論人一同探討文學與劇場的綿密關係;另一方面,今年「台灣月」除了有國光劇團與臺北市立國樂團的演出,多項活動則將重點放在以大稻埕老城區對照香港西營盤,透過了解過去見到城市未來的「新願景」。

這個秋天喜愛表演藝術的香港觀眾都很忙,除了「雨傘運動」持續上演,「新視野藝術節」也帶來了多個重量級作品,除了開幕節目侯非胥.謝克特的《政治媽媽》(港譯《怒滾狂舞》)外,「雲門」的《稻禾》亦受歡迎,畢竟是香港觀眾熟悉的身影了;而闊別多年仍然走在最前沿的蜷川幸雄,則帶來《烏鴉,我們上彈吧!》,由日本埼玉金世代劇場一群平均年齡七十五歲的演員上演抗爭的故事,遙遙對應在劇場外的社會現實。

「劇場與文學」研討會探討文學改編

劇場和文學都是記錄時代的手段,動盪不安的時代往往為創作注入能量。「香港話劇團」剛上演香港作家韓麗珠同名小說《感冒誌》,由潘璧雲改編、李鎮州導演,說的是人的孤獨,當為了追求「健康」而扭曲生存狀態和人倫關係時,我們可以怎樣抗衡?本土小說的舞台改編近年有不少嘗試,如「浪人劇場」就以此為創作方向;但相關討論則仍然空白,話劇團承《感冒誌》上演同步舉行「劇場與文學」戲劇研討會,邀請多位在這方面都有實踐的著名劇作家和導演發表文章。

專題演講嘉賓之一是遠道從法國來港的高行健,他認為現在舞台的技術和可以運用的元素相當豐富,在這個「什麼東西也可以放上舞台」的時代,劇作家看似不需要什麼編劇的法則,而發掘和追求戲劇的文學性,成為了創作人極大的挑戰。他以其理論「演員的三重性」分享他對劇場文本書寫的探索。另一位長居北京的著名作家陳冠中則以其個人旁觀劇場的經驗,展示香港戲劇在不同階段發展的活力;而他也分享了兩次參與改篇《傾城之戀》的過程。

至於台灣的黎煥雄,則從其改編陳玉慧的《china》說起,從思考和拆解小說的文字,將之化成劇場敘事的表演方式,透過舞台設計的意象、表演身體的探索和原創音樂的多種手段,分享如何追求劇場文學性的呈現。同樣來自台灣的鴻鴻就以「當代劇場的文學向度」為題探討戲劇與文學的糾纏關係,他以「新文本」為例提出當代劇場以行動回應真實的現象,並與觀眾分享正在紐約舞台上演的柏格曼作品《婚姻場景》。至於本地學者張秉權就從戲曲元素的介入分析近年香港劇劇的文學嘗試,吳美筠則從文學和話劇歷史發展的角度思考兩者的共生狀態;鄧樹榮講述《舞.雷雨》創作亦讓觀眾了解更多劇場的文學空間,北京評論家林克歡則談改編的視野與意義。此外亦有七位創作人包括陳炳釗、黃詠詩等在「香港舞台的文學改編」分享各自經驗。

「台灣月」以大稻埕與港對話

另一邊廂「台灣月」亦在活動繁多的秋天揭幕,相對去年連番上演多個舞台作品,今年的舞台製作只有國光劇團的《孟小冬》和臺北市立國樂團的《光華耀目》兩檔,其他項目包括講座、戶外音樂會和多場工作坊,則以貼近社區和觀眾的方式讓人認識「老城故事的力量」,其中節目以大稻埕這個台北老城區對照香港西營盤的歷史和文化記憶,透過了解過去見到城市未來的「新願景」;同時也有五個台灣藝團走訪香港不同地區,與群眾分享藝術的樂趣。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