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人口的霸王虞姬故事,是許多藝術家喜愛的創作題材,在作曲家馬水龍的筆下,更是充滿故事畫面的樂章。馬水龍最新出版的音樂專輯《霸王虞姬》交響組曲,以六段架構鋪陳情節,更以嗩吶、胡琴與琵琶三種傳統樂器,代表故事中的三位主角:項羽、虞姬及劉邦。讓你聽著樂音,想像悲壯的楚王,品味那在歷史煙塵中不褪色的千年寂寞……
虞姬抽劍,隨著舞姿,順勢自刎。風從遠處吹來,四方楚歌聲在項羽耳際緊緊相逼。好個「力拔山和氣蓋世」,如今卻落得時不我與、氣數用盡。烏江的江水潺潺東流,一手抱著斷了氣的愛妾,一手舉起染血的貼身寶劍,這垓下的悲歌,又豈是兩行清淚得以了結?
英雄與美人的故事,自古就是藝術家喜愛創作的題材。尤其是霸王虞姬,無論是歷史氛圍、人物的鮮明個性,或是情節的轉折起伏,都是創作者得以恣意發揮的空間。從小說、電影、電視、電玩……乃至表演藝術的舞台劇、舞劇,皆能發現它以不同的面貌重現世人眼前。但是,您是否想過,如果將「眼前」的影像抽離,只留下這氣勢磅礡的樂音交響,那麼立足十面埋伏、被四面楚歌包圍的,就只剩自己了!
讓人看見畫面的樂章
這片孤寂著實讓人言苦,特別是聆聽馬水龍的《霸王虞姬》交響組曲。早年習畫的作曲家馬水龍,對於色彩的敏感度極高,畫面的平衡與鋪陳更有獨到的品味。在作曲時,他擅長將視覺的美學內蘊於音樂創作當中,因此,欣賞他的作品總能從中感受到樂器渲染的顏色,以及音色勾勒出的線條。所謂「看見音樂、聽見畫」,在馬水龍的筆下,無疑是最完美的例證。
《霸王虞姬》初稿完成於一九九一年,最初與戲曲、民俗藝術學者曾永義合作,以「說唱劇」的形式譜寫,於一九九七年的基隆國際現代音樂節開幕時首演。之後,二○一二年在編舞家劉鳳學的共同參與下,再度變身,以「舞劇」的形式演出。為此,馬水龍特地擴增序幕,將原先的長度增長至九十多分鐘。然而,無論是以任何形式搬上舞台,其音樂始終是獨立的。也因此,以純粹管絃樂形式的演奏,完全無損於音樂的完整性。
以不同樂器演出歷史角色
交響組曲順著故事脈絡編寫,主題從〈序曲〉、〈鴻門宴〉、〈兩軍隊峙〉一路鋪陳,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烏江同殉〉作結。不必鉅細靡遺描繪情節,六段的骨架裡,有的是飽滿的音響血肉。其中三位主角項羽、虞姬及劉邦,原應分別以男低音、女高音與男高音演唱,但在此組曲中,馬水龍特地改以嗩吶、胡琴與琵琶三種不同的傳統樂器為代表。雖無歌詞的提示,然而以不同的音色唱歌,更突顯角色個性,並在其中對答、衝突或意念隨影交錯呈現。
主角之外,樂曲在管絃樂的基礎上,添加了許多傳統樂器如嗩吶、南胡、巴烏,以及男女混聲。而大量的傳統鑼鼓在本曲也是一大特色,扮演著隱喻、角色出場、變換情節等重要功能。
烽火瀰漫的亂世中,人性的詭譎或光輝,或許更能被看得透徹。只是,縱有霸王美名,留下的遺憾,卻常令後人潸然淚下。在樂聲相伴下,就閉起眼睛讀一次《霸王虞姬》吧!聽音樂本來就是很個人的。想像您是那悲壯的楚王,在沙場上馳騁,作一個道地的英雄。這回,史詩場景在腦海中布局,而那份寂寞,也只有自己來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