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到《理查三世》,王嘉明的舞台與音樂幾乎是「打掉重練」:舞台以中古歐洲特有的解剖教室為概念,U型觀眾席上群眾演員數十人跟觀眾對坐,搭配即時影像與複雜動線,多元演繹歷史角色;音樂部分則讓現場樂團上陣,玩盡「配」的概念,音樂和戲緊緊咬在一起,讓觀眾讚嘆多麼精準,鉅細靡遺……
鮮少有戲像王嘉明的《理查三世》,再次演出,從外襯到內底全都換了,短短一年而已,兩個版本竟能如此差異,改變幅度之大,從戲名便可窺見端倪。和北藝大學期製作《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相比,戲名換成神秘怪誕的數符代號“R3”,停車場也拿掉了,舞台也改成中古歐洲特有的解剖教室。解剖教室正中央擺著一床手術台,呈現及展示解剖過程,像莎劇院又像競技場,主刀者一邊講解一邊示範,觀眾繞著圓型入階梯席,以手術台為圓心,觀眾入席,像法庭旁聽,像學生聽課。死者再死一次,開腸剖肚,觀者又驚又怕,悻悻然台上被剖開的不是我。
台上搭起解剖教室 看與被看與戲結合
「嘉明去年從歐洲玩回來,丟了四張解剖教室圖片給我,其中有我去過的柏林解剖學校。我聯想到上海世博德國館,上網一查,沒錯,德國館的設計概念也是取材解剖教室。」舞台設計高豪杰談起創作歷程,看與被看,操縱與權力,中古歐洲、莎劇和幻術,解剖示範和配音、操偶,每條線索都和戲巧妙一拍即合,新版舞台定案,台上搭起一座U型觀眾席,群眾演員數十人跟觀眾對坐,前後包圍台上實境秀。
高豪杰與王嘉明接連幾檔演出合作,已有相當默契,總是亂聊出發,再是大量資料你來我往。王嘉明的戲和空間關係緊密,舞台雛型搞清楚了,排練場的大家工作才更順暢。「歐洲有很多這種形式實驗的莎劇,能找到的資料我都丟給嘉明參考,不回就是不要,沒興趣,繼續找,繼續丟,慢慢就會找到共識。」高豪杰說,去年歐洲也有一齣《理查三世》,三百六十度即時影像,演員繞坐大圓桌,身後一堵電視牆,甚至檔期都硬撞北藝版,「我跟嘉明開玩笑說:你們是不是互抄?哪有這麼巧!」
「這次製作難處在於規模真的太複雜,半圓型舞台、觀眾視線受阻的問題,還有群眾演員和現場樂團位置要安排。嘉明還想要地圖經緯度的感覺,演員不只左右出場,還有上下、前後出場,加上魔術、即時搭配影像,太多細節要做」。多次整排和試搭台,改了又改,施工用舞台圖終於定稿,下一步就要進工廠實作,進場搭台,如火如荼劇場週。高豪杰說:「在台灣,舞台圖畫得好不代表做出來就好,一定要去監工。北藝版是學校製作,設計跟技術都有專門老師助教負責,但外面製作一定要自己盯。」
音樂反應每個動作 把「配」的概念玩個透徹
不只舞台大變臉,音樂設計也顛覆了北藝版以挪用古典符號為主、較重烘托氛圍為主的交響形式,讓以爵士樂為主的七人現場樂隊走上舞台,讓觀眾親眼見證「配樂」過程。音樂設計柯智豪回想當初,因為北藝學生演員男多女少,身體聲音表現不若想像,嘉明念頭一轉,化危機為轉機,把演員變成偶,玩起了操偶跟配音,演員在台上宛若黑子,個人色度拉低面孔揉糊,觀眾幾乎看不到演員特質,「這次換了一批經驗豐富的演員,戲長出新樣子。我心想,既然演員這麼活,為何不讓活的樂手上台一起玩?」兩廳院有音樂廳也有戲劇廳,戲劇和音樂本是各有深厚歷史豐富內涵的藝術種類,但一般劇場作品可能礙於預算或技術考量,很少讓現場樂團登台配樂,「劇場是活的,音樂也是,現場配樂應該要被正規化,兩者可以有更多合作可能。」柯智豪說。
因應戲中無所不在的配音形式,不論舊版新版《理查》,操縱和代言一直都是核心概念,角色始終只是衣冠組成的空殼,誰都可以填進去自我滿足當一天國王,誰上位都一樣,說著一樣的對白。很政治,很隱喻。柯智豪說:「我跟嘉明一直在討論『搭配』是什麼?演員幫角色配音,樂手幫戲配樂,詮釋權如何轉移?繁複韻文如何對應配器和樂句?一層又一層,我們要把『配』的概念玩個透徹!」call & response,場上每個動作音樂都要有所反應,音樂和戲緊緊咬在一起,必須讓觀眾讚嘆多麼精準,鉅細靡遺,「音樂在劇場通常拿來當作時間刻度,讓表演者知道現在戲走到哪,但這只是《理查》的基本款,我們要做的更滿,更細,像《鳥人》電影配樂那樣,一套鼓也可以做得很完整很精采。」
現場樂手爵士即興 瞬戲萬變戲劇情境
爵士樂夠活,即興空間大,很有彈性,跟這次的戲很合拍,但你不只可以在《理查》裡聽爵士,三小時戲加上現場樂團,當音樂會來看也沒問題,各種曲風輪番上陣要你耳目一新。「這次應該要出原聲帶,音樂實在太怪了。管樂擊樂群外加一位DJ兼指揮。你可以聽到開城門時站兩排長號手那種經典宮廷樂,有曲風易辨識的歌舞音樂,有實驗聲響和電音,有四小節迪斯可轉古典再轉嘻哈不知道要轉到哪裡去的轉場樂,什麼都有。」柯智豪找來包括五月天演唱會管樂手在內、常合作的幾位流行樂手,借重他們大型演唱會練就的即興本領,臨機應變場上瞬戲萬變戲劇情境。
然而,現場配樂好玩歸好玩,製作卻也更加複雜,如何協調統整,考驗彼此專業能力。柯智豪將創作過程分為兩大階段,先完成音樂基底和調性,等排練場確定配音形式和戲的走向,把戲的形式與內容和樂手們說清楚了,再帶樂手進場看排,「因為他們沒什麼劇場經驗,所以有點怕彼此想像理解不同,看排前後都要大量溝通。」確認彼此認知同步之後,柯智豪會放膽讓樂手進場即興,若方向不對再視情況下指令,甚或直接寫曲,一步步完成三小時的作品,「這次裝台時間只有一週,不知道會有甚麼狀況,只能盡量做好準備,很刺激!跟嘉明合作就這點有趣,每次都出一堆怪題目給我,好像搬石頭砸自己腳,難得要命。可是真的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