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新文本」風潮的發源之地,「新文本」的標籤,最早是在英國看到,並用於形容一九五○年代中期開始的創作風格。而該風潮在英國的崛起,與有著「劇作家劇院」之稱的宮廷劇院密切相關,許多劇作家在此發表他們的第一部劇作,如馬丁.昆普、莎拉.肯恩、麥多納、瑞文希爾、史緹芬斯等。他們的作品衝撞成規,在題材、手法、美學上更貼近當代觀眾,更逼視當下議題,促進觀眾的反思。
「新文本」普遍指稱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以英國為主、後來在歐洲蔚為風潮的多元劇本創作。「新文本」的標籤,最早在英國看到,並用於形容一九五○年代中期開始的創作風格。雖然如英國劇評家席爾茲指出,似乎沒有人可以同意誰開始用了這個詞、或是從何時開始使用,但在一九七○年代早期,這個詞彙已經被多方接受,甚至在一九七五年,官方的英國藝術協會的戲劇部(Arts Council Drama Department)已經設立了「新文本委員會」,正視這股創作風潮。
宮廷劇院灌溉耕耘 打造「劇作家劇院」
「新文本」的崛起,與有著「劇作家劇院」(Playwright’s theatre)之稱的宮廷劇院(Royal Court Theatre)密切相關。一九五六年,喬治.狄凡(George Devine)接任藝術總監,帶領宮廷劇院以非商業劇場之姿重新出發,成為支持文本劇場的重鎮。宮廷劇院對於推動英國當代劇作,至今仍不遺於力。不少當今重要劇作家,都因為作品在宮廷劇院演出、或是因為獲選為駐劇院劇作家,奠立了其後寫作生涯的基礎。
許多人會選擇以奧斯朋(John Osbourne)一九五六年五月八日演出的《憤怒回首》Look Back in Anger作為新文本的重要里程,並以「憤怒青年」(angry young men)稱呼這批年輕劇作家。此時期在倫敦造成轟動的劇作家,亦包括貝克特、尤涅斯柯、亞瑟.米勒等人,因此這股新創作的風潮,可以看成是英國劇場受到戰後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之下的創作。這批劇作家急欲擺脫當時仍盛行的佳構劇,創作的議題,多數以更切身的當代議題為主題,因此作品及風格常被形容為「勞工階級的寫實主義」(Working-class realism)、「英式寫實主義」(English realism)、甚至「洗碗槽戲劇」(Kitchen Sink Drama) 。
繼奧斯朋發表《憤怒回首》之後,許多劇作家也陸續在宮廷劇院發表創作生涯中的第一個劇場劇本,像是龐德(Edward Bond)的《教宗的婚禮》The Pope’s Wedding (1962),以及邱琪兒的《老闆們》Owners(1973), 其他如品特(Harold Pinter)、維斯卡爾(Arnold Wesker)、艾德嘉(David Edgar)等劇作家,都與劇院建立起長久的合作關係。艾德嘉以其對宮廷劇院的第一手觀察,認為以奧斯朋為首的第一波新文本,反映了勞工階級的覺醒;自六○年代末期開始的第二波,較具激烈的政治性及改革性;八○年代開始,身分認同與異同的議題受到關注,女權、種族、性別等議題可見於創作中;九○年代,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席爾茲以「直面劇場/對幹劇場」(in-yer-face theatre)稱之的直面風格。雖然新文本發展至此已逾數十載,但是九○年代蓬勃的創作風氣,英國的新文本風潮更廣泛地影響了歐洲戲劇的創作。
社會氛圍推波助長 探討禁忌直陳暴力
自九五年至九九年,全世界超過四百個製作,首演皆在宮廷劇院,不負宮廷劇院作為「劇作家劇院」的美名。這股風潮,為受到英國政治風向轉變所帶來的改變而起:布萊爾於九四年成為英國工黨領袖,在九七年贏得普選,上台成為首相,結束自一九七九年柴契爾夫人當政之後的保守黨政府,政黨輪替之際,帶動了對於社會福利、經濟改革、藝術補助等多方面的省思;當年僅四十四歲的布萊爾正式上台後,英國樂觀的氛圍尤其反映在流行音樂及藝術創作上,蔚為風潮的英式搖滾(代表團體如Blur、Suede、Pulp等樂團)引領出「酷不列顛尼亞」(Cool Britannia)之青年藝術文化。這股創作能量也可見於當時的劇場;也唯有顯酷、創作與年輕人相關的議題,才能讓保守黨執政時期過於中產階級化的劇場產生新的契機。
此時期自宮廷劇院嶄露頭角的劇作家,包括昆普、肯恩、麥多納、瑞文希爾、史緹芬斯等;這些劇作家風格雖然不同,但都承襲皇宮劇院新作求新求變的特色,作品裡大膽討論禁忌話題,並以此達到評斷社會時事的特點:像是瑞文希爾與麥多納不避諱地、大量使用髒話,肯恩與麥多納直接將未成年性愛、同性性愛或強暴場景放上舞台,或是藉著其他形式將暴力直接呈現等手法。因為這些作品形式或語言上的直白、可能不合於禮教的演出內容、以及易讓人產生排斥或抗拒的議題等特性,「直面劇場」成了形容這群新興作家最常用的詞彙。
除了「直面」與「酷不列癲尼亞」之外,亦有劇評以「新殘酷主義」( New Brutalism)、「殘酷不列顛尼亞」(Cruel Britannia)強調肯恩、瑞文希爾直接、暴烈、卻幾近虛無的殘酷美學。也許因為是崛起於相近的時間點,且受到當時英國政治氛圍、以及對英國社會之強烈關注等影響,引領這群新興作家集體投射出「直面」的氛圍,但因為作品之間差異性大,並不是人人皆同意如此標幟這批作品。因此,與其說「直面劇場」是個「分類」,不如將之視為席爾茲試圖為宮廷劇院豐沛的創作能量所放上的形容詞。此時期風靡英國的新文本創作、以及宮廷劇院的補助模式,也影響到歐陸許多國家對新文本的投入,例如,德國柏林一群作家在一九九七年成立「新形式劇場」(Theatre of a New Type),希望能再製英國宮廷劇院「劇作家劇場」的蓬勃創作力。
新世紀題材國際化 美學創意翻轉不斷
進入廿一世紀以來,因為網路、智慧型手機加速並改變了訊息傳播的方式,新文本可見的當代議題,除了持續見到對於破碎的家庭與人際關係的描繪之外,題材的選擇也更加國際化,後九一一的新語境、全球化的焦慮、持續的貧富差距及階級問題、移民、反烏托邦的未來等,都是可見的主題。
新文本多半具有衝撞成規的特性,不論是題材、劇作手法、或是美學上。雖然新文本作品以文本劇場為出發點,然而文本僅是新文本劇場的一部分,劇場的現時性、表演及舞台調度,仍是讓新文本劇場不斷吸引觀眾觀賞的原因。可運用的劇場元素,則因為技術、影像科技的推陳出新,在文本及表演之外,為演出增加了多層肌理,使得近年來新文本劇場的發展更加豐富。
參考書目
David Edgar (1999). State of Play: Playwrights on Playwriting.
Ruth Little and Emily McLaughlin (2007). The Royal Court Theatre Inside Out.
Aleks Sierz (2001). In-yer-face Theatre: British Drama Today.
Aleks Sierz (2011). Rewriting the Nation: British Theatre Today.
英國當代劇作家點將錄
雖然新文本劇作家多指新興作家,但與創作者年紀並無特別關聯,也不是任何新劇本都是新文本。因此,品特、邱琪兒、昆普、大衛.哈爾(David Hare)、瑞文希爾的作品,由於形式創新、充滿想像力、帶有實驗性,雖然已經是知名劇作家,其劇作仍然是新文本代表。廿一世紀以來創作數量較多的新文本劇作家有巴特沃茲(Jez Butterworth)、格林(Debbie Tucker Green)、賓(Richard Bean)、葛雷格(David Greig)、潘豪(Joe Penhall)等。
卡瑞.邱琪兒
近年來的新文本寫作手法與風格,都可從邱琪兒早期作品如《九重天》Cloud Nine(1979)、《頂尖女孩》Top Girls(1982)觀察到。晚近作品,如《遠方》Far Away(2000)、《複製人》A Number(2002)、《醉後說愛我》Drunk Enough to Say I Love You(2006)、《愛與訊息》Love and Information(2012),都持續其一貫的想像力,每每令人驚豔。
莎拉.肯恩
直面劇場代表劇作家。作品各有特色,不論是《驚爆》Blasted(1995)裡並置的場景、殘暴的景象,或是《4.48精神異常》4.48 Psychosis(2000)裡可獨白、可對話的不指定台詞,都已為後世所熟悉。
馬克.瑞文希爾
有著驚世駭俗劇名的《血拼與炒飯》Shopping and F**king(1996),是劇作家對當時一件青少年殺害幼童的時事的反照,除了在作品裡批判傳統家庭價值、探討次文化之外,也藉此向經典劇本致意。台灣曾見他的《游泳池(沒水)》Pool (No Water)、《第三次世界大戰攻略指南》演出。
賽門.史緹芬斯
也許是繼昆普之後最多產的劇作家,作品亦在歐洲受到很大的歡迎,以短景、不連續的敘事為主要寫作風格,代表作品包括《魏斯湖》Wastwater(2011)、與二○○五年倫敦公車炸彈案為背景的《色情刊物》Pornography(2008)、與英國福利宅生活有關的《埠》Port(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