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善於吸收外來事物,融合自身主體特性,形成獨特文化的國家。我們今日所認識的日本文化,是傳統的日本文化和外來文化在不斷接觸、交融、滲透的結果。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大舉西化,吃洋食、穿洋服、聽洋樂,成為一種新的生活型態。以現代演劇而言,剛歡慶一百周年的寶塚歌劇團,最能見證日本傳統如何與西洋文化接軌,以西方歌劇的舞台效果,包裝日本歌舞演劇,具體表現「和洋合一」的精神。
創立之初,寶塚的演出並未設定明確的方向,直到一九一八年,創辦人小林一三提出「新國民演劇」的想法,區隔於古典的歌舞伎、文人為首的新劇,提倡以清新娛樂、家庭本位、低廉票價、西洋樂器配樂的歌舞演劇。一九二五年,小林一三派遣一批劇團人員到歐美觀摩見習,回國後推出公演《我的巴黎》,在日本傳統戲劇中融入巴黎歌舞秀(revue)演出風格——羽毛裝飾、亮片服裝、華美舞台、一字排開的大腿舞——為寶塚歌舞劇時代揭開了序幕,成為寶塚最初的雛形。
取材自歐洲歌舞秀的表演形式,讓寶塚一開始就存在高度的跨文化結合,隨後發展還包括引進百老匯劇目等,形塑出寶塚混揉西方文化色彩的日本特有藝能。舞台上,人物造型全都以西方人的審美標準為典型,包括讓高佻的女性反串男裝,用化妝技巧展現深遂大眼與輪廓,再加上染金的髮色等。寶塚以扮演——女性扮演男性,東方人扮演西方人——建構出日本人對西方文明的美好想像,那是一個非寫實的理想國度,觀眾,特別是女性,可以走進劇場,藉由觀賞演出獲得現實生活中沒有的慰藉。
在寶塚工作將近六十年、打造無數經典劇目的導演植田紳爾接受本刊受訪時表示:「回顧寶塚一百年的歷史,過去只有純粹的日本傳統演出,而我們是日本人演外國人,而且還要讓人相信我們的演出,寶塚有足夠的說服力,而這一百年來,寶塚的演出內容與手法也不斷地改變,比如音樂會配合當時年輕人能接受的曲調等等,這樣的方式也讓年輕一輩願意靠近,進而理解我們的傳統,也讓傳統得以留存。」
上個世紀,日本有超過廿個女子歌劇團,曾經,「西寶塚,東松竹」二分天下,盛況一時。時值今日,松竹歌劇團已在一九九六年解散,唯獨寶塚仍在演藝市場屹立不搖。植田紳爾的一番話,或可說明,這個百年老店,為何在娛樂多元化的競爭下,仍受粉絲熱愛。本期特別企畫,我們特別走訪寶塚位於兵庫縣的大本營,帶回第一手資料,揭開寶塚帝國的神秘面紗,並專訪此行台灣公演《凡爾賽玫瑰》的花組男役、女役。此外,透過A to Z廿六個關鍵字,帶讀者一窺寶塚台前幕後,不為人知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