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有人把德國稱為戲劇的天堂,甚至是世界戲劇的中心,根據統計,德國擁有超過一百五十家公共劇院,兩百八十間的私人劇場,加上一百五十家沒有固定駐團的劇院、演出場地和一百多個巡迴劇團,另外還有無計其數的獨立劇團等,每年產出的戲劇類型與數量相當可觀,甚至可說領先全世界。要從數以百計的戲劇製作中,了解德國劇場當前的潮流趨勢,每年五月在柏林登場的「戲劇盛會」,絕對是最具指標性的風向球。

柏林戲劇盛會創立於一九六四年,在東西德尚未統一之前,戲劇盛會是東西德劇場交流的重要管道,之後擴大成為整個德語區(德國、瑞士、奧地利)的戲劇節。每年,由劇評家、記者、學者所組成的獨立評審團,遴選出十齣最值得注目的製作,在柏林接力演出。能夠入選戲劇盛會,對德語區的劇場工作者而言,宛如走上奧斯卡紅毯,是劇場生涯的里程碑,也是晉身德國主流劇場的門票。

走過半世紀,歷經戰爭動亂、政局紛擾、兩德統一,戲劇盛會之於德國劇場的意義與作用,或許有所改變,但不變的依舊是其前衛性格。在戲劇盛會脫穎而出的節目,也許不是最「好看」的,但話題性一定十足,特別是著眼於國際時事、社會現實的作品,備受青睞,例如全球面臨經濟危機,戲劇盛會就會出現好幾齣批判資本主義的戲。

戲劇盛會評審團主席克里斯多夫.萊博爾德說,戲劇盛會希望呈現的,是能表現劇場藝術未來趨勢的作品。所以這項年度活動,最後並沒有選出所謂的最佳演出。不可能有一個標準去評斷誰是最佳,只有歷史才是這些前瞻性作品的最佳裁判。因此,獲選的製作,無論是冗長的文學獨白、血腥暴力的場景、顛覆文本的演出,就像在抵抗商業劇場的遊戲規則,挑戰觀眾的觀演極限,觀眾席往往夾雜著掌聲和噓聲。

戲劇盛會能夠五十年屹立不搖,在歐洲獨領風騷,和德國政府的補助與劇院體系息息相關。在德國,戲劇被視為公共事物,德國文化部部長Monika Grütters日前在接受「德國文化廣播電台」訪問,可見其對於文化藝術的重視,她說:「文化部不會只支持燈塔型的藝術,對於當代前衛藝術也必須付出助力。政府必須端出一個合宜的條件。因為,藝術是當我們花光最後一分錢之後,唯一可以留下來的東西。」

雖然近年,戲劇盛會的功能受到爭議,大師級導演如柏林人劇院藝術總監派曼(Claus Peymann)就曾提出廢除戲劇盛會的呼聲,在五十周年時成了許多採訪與報導的新聞點。然而,對照日益追求商業化、市場性的台灣劇場,柏林戲劇盛會的活力,仍值得我們借鏡,且跟著本期特別企畫,走進戲劇盛會現場,展開多元面向的探討與剖析。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