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瘂弦邂逅,是在香港二樓書屋的始祖傳達書屋,它那無可替代的特色,是有一面落地臨街大窗,大窗外是一株大樹。樹的綠意,在天晴時給書屋添了涼快,天雨,則讓書屋增加寧靜感。主人是漫畫家,賣的全是台版書,我在那邊消磨了大量的寂寞少年時,第一次讀到如音符般的文字,就是〈如歌的行板〉。
去年在台北排戲,遇上了《他們在島嶼寫作2》的《如歌的行板》在電影院放映,二話不說就去看,因為正是瘂弦的作品把中文新詩引入我的人生 。
在我還是中學生的七○年代初,香港中文教科書中的「新詩」其實有點「老」。朱自清、冰心、徐志摩是一定要念的,但這幾位的代表作並不需要被編成課文也都讀過了。並且在那根本坐不住的年齡,總覺他們的文字過於直白,但對當時有意言志的青少年的影響,又比不上風頭大盛的廣東流行曲。例如一首〈鐵塔凌雲〉,歌詞出自青春偶像許冠傑的兄長許冠文手筆,是他早時遊歷各地有感而作。「鐵塔凌雲,望不見歡欣人面,富士聳峙,聽不見遊人歡笑,自由神像,在遠方迷霧,山長水遠未入其懷抱,檀島灘岸點點粼光,豈能及漁燈在彼邦?」己被公認文采非凡,只是流行曲的意境,和詩最不同處,是一個像明信片,另一個像抽象畫。
我與瘂弦邂逅,是在香港二樓書屋的始祖傳達書屋,它那無可替代的特色,是有一面落地臨街大窗,大窗外是一株大樹。樹的綠意,在天晴時給書屋添了涼快,天雨,則讓書屋增加寧靜感。主人是漫畫家,賣的全是台版書,我在那邊消磨了大量的寂寞少年時,第一次讀到如音符般的文字,就是〈如歌的行板〉。
當時豈會料到,會有那麼一天,坐在銀幕下看這首詩變成映象,變成詩人的背影,帶著我們隨他回到故鄉,或是他鄉,切合了他常喜歡說的一句話:「一日詩人,一世詩人」?回想從小在文化沙漠中被文字洗禮的我,讀著一行行文字,讓想像力把看變成聽,唸變成唱,也曾經由羨慕想到效法,只是也沒想到,是在更多年後,我筆下的文字成不了詩,卻當上了……歌詞。且抄一首我為音樂劇《梁祝的繼承者們》寫的插曲在這裡,名字叫〈圍裙〉:
蜜蜂為什麼能跟山羊親吻?
因為
蜜蜂是女的
山羊是男的
奶油為什麼不被允許愛白菜?
因為
奶油是男的
白菜也是男的
書本為什麼能接受一盞燈的追求?
因為
燈是女的
書本是男的
霧為什麼不能牽塞納河的手?
因為
霧是女的
塞納河也是女的
狐狸為什麼能把月亮帶回家?
因為
月亮是男的
狐狸是女的
眼淚為什麼能把鐵熔化
因為
鐵是男的
眼淚是女的
鐵為什麼不能把眼淚溶化?
因為
鐵是男的
眼淚是女的
我是男的?
還是女的?
我是女的?
還是男的?
貓咪?
男的
鯉魚?
女的
為什麼男的總是把女的吃掉?
戰爭?
女的
盔甲?
男的
為什麼男的總是為女的服務?
帽子?
男的
盒子?
女的
為什麼女的總是要包容男的?
花園?
男的
噴水池?
女的
為什麼女的總要男的把她當焦點?
我是女的
還是男的
我是男的
還是女的
咖啡?
男的
杯子?
男的
啊 恭喜他們百年好合
啊 祝福他們永結同心
領帶?
女的
襯衫?
女的
啊 但願他們不離不棄
啊 羨慕他們相宿相棲
可是 領帶只能跟襯衫做同事
可是 杯子只能把咖啡喚同志
因為
鈕扣是男
襯衫是女
唯有鈕扣能夠證明襯衫屬於他
因為
咖啡是男的
咖啡店是女的
唯有咖啡店必須證明不能沒有咖啡
但是 為什麼
牆壁不能愛上地圖
海岸線不能愛上海
河流不能愛上橋
巧克力不能愛上蛋糕
讓人在一起的是性格
把人分開的是性別
看不見的是性格
看的見的是性別
誰是男的
誰是女的
又是男的
又是女的
就像裙子性格有很多
穿上了它
可以是男
可以是女
就像
你我身上的這條
叫圍裙
那天,《他們在島嶼寫作2》工作人員找我在攝影機前唸了完整一首《如歌的行板》,拍了兩條,我的目光已不用回到書本上。語音一直在腦袋裡迴旋──詩,本來就該如此,它不需要背誦,而是帶著記憶飛翔,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