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中學生可選修戲劇課程並取得相關證書,原規定選修學生須至少看過一次現場演出並且分析作品,但自九月起,到劇場看演出將不再是取得該科證書的必要條件。此政策一出引發劇場界人士議論紛紛,贊成者認為現在有許多劇場轉播,可減輕學生看戲的戲票、交通等經濟負擔,但反對者則覺得現場體驗無可取代,而少了學生團體觀眾,也會衝擊巡迴劇團、在地劇場的整體收入與經營。
在倫敦看戲,許多劇場在週三安排午場演出,一覽觀眾群像,除了不少銀髮族,更常見到學校教師帶著吱吱喳喳的學生們到劇場校外教學。劇團也常針對學校推出團體特價,搭配學習資源,讓戲劇教師得以將此趟旅程的與既有教材結合;亦有企業、銀行贊助劇團的教育活動,讓學童可以免費看表演。在英國,從中學二年級(約十四、十五歲)開始,學生修習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GCSE)課程,在強制性的核心課程如英語、數學、科學教育課程之外,另有各種選修課程讓學生自由選擇。通常在為期兩年的課程中,學生通過測驗、完成作業,並取得該科目的證書,作為日後就業或進入高等教育的資格證明。
劇場轉播日盛 不進場也OK?
然而,日前GCSE的測驗及證書頒發機構AQA(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和OCR(Oxford, Cambridge and RSA Examinations)宣布修改GCSE當中選試戲劇的相關規定:自九月起,到劇場看演出將不再是取得該科證書的必要條件。消息一出,引發劇場界人士議論紛紛。依照現行規章,選修學生須至少看過一次現場演出並且分析作品;但在新規定之下,學校可以安排讓學生觀看劇場錄影或轉播,無須特別買票進劇場看演出。
新規定的考量其來有自,目前英國不少劇院逐漸發展數位劇場及轉播計畫,倫敦的國家劇院自二○○九年起著力發展「國家劇院現場」(NT Live),透過科技,讓觀眾可以在電影院內觀看轉播的劇場演出。此計畫逐漸擴大,不僅電影院常有重播的NT Live Encore場次,海外觀眾亦有機會在當地電影院收看,如台灣觀眾自四月份起便有機會看到四齣莎劇經典。對學童而言,即使不住倫敦,依舊有機會收看各式大型劇院製作。對於無法負擔戲票、往返交通費、甚至是到城鎮裡住宿費用的學生,放寬規定可能降低他們選修戲劇的經濟負擔,不至於造成壓力。
少了學生觀眾 衝擊劇場營運
對此變革表示反對的劇場人士則有不同見解:首先,轉播並不能完全取代現場演出的觀賞經驗,特別是對於作品的整體呈現、以及融入當中的劇場氛圍等。如果觀看現場演出並非課程大綱所定要求,那麼授課教師將需花更大的力氣來說服校內管理單位來安排校外教學,長期來說,對於想帶學生進劇場看戲的老師而言,更增添行政上的挑戰性。再者,從整體戲劇票房與市場的角度來看,如果取消必須的劇場校外教學,對於到各鄉鎮演出的巡迴劇團、在地小型劇場而言,減少了團體票的收入,也將會對整體收入及劇場經營帶來相當大的衝擊。長遠看來,對於維持戲劇團體的多樣性將造成影響。
消息一出,正反雙方支持民眾各有論點,在媒體上抒發己見。例如若不想讓看戲成為弱勢學童的負擔,則政府應思考相關預算財源、讓學校得以支應,不至於讓個別學童為此發愁;又或是對現場演出的整體體驗,包括極為重要的劇場禮儀認識及養成,是在電影院裡收看轉播錄影無可取代的。然而亦有觀眾投書報端,認為可以在家裡附近的電影院輕鬆看到倫敦西區上演的製作,毋需為了上劇院花費上百鎊,何樂不為?雙方立場各有所本,論戰尚未止息。若維持原案讓新政策上路,後續效應為何,亦有待長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