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外亞維儂藝術節(OFF)已經落幕,成果豐碩,包含有一千四百一十六檔節目在一百廿九個不同的表演場所演出,票房更超越去年,成長了41%,氣勢已超越主場的「亞維儂藝術節」(IN),主要原因在於,法國各大公、私立劇院經紀人無不利用此一機會赴亞維儂「海選」下一年度的節目,誰能在外亞維儂勝出,誰就能贏得頭籌,所以即使無法打平甚至賠錢,各表演團隊也要來這個超級擂台,一拚高下。
第五十一屆外亞維儂藝術節(OFF)於七月卅日落幕。今年第十度赴當地演出的台灣藝術團體表現不俗,獲得《世界報》等大報專題報導,而外亞維儂藝術節本身的多項表現也刷新過去記錄。雖然亞維儂主場藝術節(IN)已於廿四日結束,但外亞維儂七月最後一週人氣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在為期三週的外亞維儂藝術節期間,共有一千四百一十六檔節目在一百廿九個不同的表演場所演出。就票房來說,本屆外亞維儂藝術節共售出30,318張票(較去年大幅成長41%)以及55,815組會員卡(較二○一五年多售出五百卅組)。每組會員卡僅十六歐元,可使用至二○一七年六月,享有各劇院、博物館的優待票價。
閉幕記者會 公布觀眾與劇評最愛
今年接任外亞維儂藝術節主席的雷蒙.亞納(Raymond Yana)對票房相當滿意,認為是蓬勃發展的好兆頭。不過,所有售出的座位當中,只有3%是經由藝術節直接經營的售票亭,其他則主要在演出戲院售出。亞納表示,未來將盡量讓演出票券集中於藝術節本身的售票亭售出,以便在每張票券收入中直接提取部分金額,作為資助年輕表演團體的基金,減低財務問題對其造成的衝擊。
閉幕記者會上,外亞維儂藝術節主辦單位公布本年度最受觀眾喜愛的演出作品。《藍色酒渦》La fossette bleue獲得觀眾最喜愛戲劇獎,《花椰菜先生會待在家裡》Monsieur Choufleuri restera chez lui獲觀眾最喜愛音樂戲劇獎,《雙重》Double則獲觀眾最喜愛舞蹈獎。
另一方面,記者聯誼會也選出他們心目中的最佳作品,包括「8集體創作劇團」(Compagnie Collectif 8)的《修女》La Religieuse、「西蒙的女兒們劇團」(Compagnie Les Filles de Simone)的《作為世界的起源有點複雜》C’est un peu compliqué d’être l’origine du monde,以及導演貝爾同(Christophe Perton)根據帕索里尼不同文本集結而成的《絕望的活力》Une vitalité désespérée。《作》劇將於今年九月在巴黎知名的圓點劇院(Théâtre du Rond-Point)演出。
至於劇評界青睞的舞蹈作品則是以色列編舞家寇剛(Hillel Kogan)的《我們愛阿拉伯人》We Love Arabs,戲劇作品最愛葛里莫(François Grimaud)與密夫胥(Pierre Mifsud)的《事物會談》La Conférence de choses,以及《葛麗賽麗迪絲.芮雅》Grisélidis Réal。《葛》劇改編自日內瓦同名妓女創作文本,並由法蘭西戲劇院演員札荷奈洛(Coraly Zahonero)擔綱演出。
超越主場 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法國全國新聞台BFM以〈為什麼亞維儂「Off」比亞維儂「In」更重要?〉為題報導,指出外亞維儂藝術節已超越主場,成為表演團體兵家必爭之地。主要原因在於,法國各大公、私立劇院經紀人無不利用此一機會赴亞維儂「海選」下一年度的節目,誰能在外亞維儂勝出,誰就能贏得頭籌。
各表演團體為求節目吸睛,投資必不可少,有時甚至得倒貼。據外亞維儂主辦單位二○一四年統計,每一齣表演平均支出是24,436歐元,但平均每齣票房收益只有15,826歐元,等於每齣表演要賠8,610歐元(約新台幣卅萬八千元)。各項支出中以藝術家薪水占最大宗(約39%),其次為場地租金(約22%,相當於5,376歐元,合新台幣廿萬元)。今年推出《東尼與瑪麗蓮》Tony et Marilyn的作者與製作人貝許(Jean-Philippe Bêche)接受BFM電視台訪問時表示,這齣敘述瑪麗蓮.夢露情史的作品製作費用約三萬歐元,票房收入差不多打平。但貝許強調,重點不在於收支,而是如何成功吸引劇院專業人士的眼光,排入法國甚至世界各地劇院的年度節目裡,這才是真正能獲得收益的管道。
二○一七年外亞維儂藝術節已經開始倒數計時。台灣的表演團體是否也已開始摩拳擦掌預作準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