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
-
看戲不忘電影
觀眾多或少,都沒差?
我不知道有沒有統計過拿補助的演出,與其票房表現的數據報告,但可以感受到相對於觀眾的不確定性,補助的資源立竿見影勝負已分,補助的甜頭會造成制約與依賴,所有計畫都採補助先行的思考,卻漸漸忘記補助的初衷,有著不拿白不拿的偏見,甚至拿到理所當然成為長不大的巨嬰,如此一來,觀眾多很好、觀眾少也沒差,出現了類似旺陽餐廳的奇觀。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亞維儂藝術節 ╳ 國家兩廳院
藝術節是「派對」,要讓所有人都能自在參與(上)
曾以《最後的提詞人》、《不可能的邊界》與《櫻桃園》等作品與台灣觀眾見面的提亞戈.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此次以亞維儂藝術節新任總監身分訪台,將與國家兩廳院開啟3年的夥伴合作關係,邀請二至三位年輕藝術家前往亞維儂參與首屆「不可能的傳承」藝術家培育計畫(Transmission Impossible Project),與各地年輕創作者參加大師工作坊,進行跨世代、跨文化的劇場藝術交流。藉此機會,本刊邀請提亞戈與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分享與交換劇場對當前世界與當代觀眾的意義,如何持守價值又能開創新局。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亞維儂藝術節 ╳ 國家兩廳院
藝術節是「派對」,要讓所有人都能自在參與(下)
Q:剛提到英文字幕,暗示著觀眾組成較過往不同。近年歐洲城市的居民組成似乎也有很大變化,亞維儂藝術節如何回應此種現象? 提:謝謝你提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呈現的當然是心目中最高品質的作品,但藝術節同樣也有責任要履行我們「如何」呈現作品,也代表著我們所持守的價值。舉例來說,我們該怎麼讓過往少有機會接觸劇場的觀眾,也能走進劇場看戲?讓展演共融、可近,都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不能讓觀眾覺得自己被劇場演出排除在外。這些可以是硬體設備的改進,也可以在規劃節目時,呈現更多元的族群觀點。 過去10年,歐洲城市人口組成有了很大的變化,法國也是如此。我們今年在亞維儂呈現黑人女性編舞家賓杜.登貝雷(Bintou Dembl)作品,一方面當然因為這是非常好的作品,但我們同樣不能忽視「法國黑人女性編舞家」背後所代表的深刻含意,讓同樣身分背景的年輕人(大多來自城市邊陲,生存環境充滿挑戰)不再覺得自己被亞維儂藝術節排除在外,而能藉此展現自身存在。同時,我們也為一般觀眾視野帶來挑戰,讓他們發現另一種表演形式。 現在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要能呈現法國甚至歐洲城市的多元多樣性,並藉由節慶派對般的正面氛圍來傳遞。「Festival」字源就是「派對」,充滿熱情洋溢、自由奔放的感覺。無論藝術節帶有何種政治、社會意圖,我們都不能忘記其「派對」本質,讓所有人都能自在參與。 舉例來說,這就像是我們和親朋好友邊吃飯邊聊天,會辯論會吵架。事實上,「debate」(辯論)在法文代表著「de-bate」(不要戰爭),所以我們是用辯論代替戰爭。方才怡汝總監提到大皇宮演出Julie Deliquet的《福利》(Welfare),這也是75年來第二次由女性創作者為藝術節揭開序幕,相當具有歷史意義。在這座充滿歷史意義的古蹟,探討貧窮與社會福利議題,這對某些觀眾來說或許相當衝擊,的確出現很多爭辯聲音。我想這就是藝術節的意義,能真正和當下世界產生關係。
-
挑戰邊界
過度自由
這些演員們沉浸在表演裡,確實表現出每個動作的力度,但我知道他們不會在演出中真的觸碰到我,這種身體的近距離反而導致了內心感受的疏離。有時候,藝術作品需要更多空間,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觀看和感受它。
-
回想與回響 Echo
從演出謝幕之後談起
「謝幕」的理所當然 在劇場漫長歷史的大多數時間裡,並沒有「謝幕」這件事,演員在演出結束之後,不會回到舞台上,接受觀眾表達謝意的掌聲與鼓譟。依據劇場史家的研究,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謝幕」,大約開始於19世紀初期的歐洲劇場,其緣起並不是演員的意願,而是應觀眾的要求而生,甚至會有拒絕「謝幕」的演員,在離開劇場回家的路上,遭到「憤怒」觀眾的追逐。 當「謝幕」在19世紀流行開來,終於成為表演者與觀眾共同接受的慣例與默契,大約再沒有人會對「謝幕」的必要性,或對「謝幕」的意義舞台上下兩方對彼此表達謝意,有所疑慮,或抗拒,無論我們對演出本身的評價如何,都可以接受謝幕作為演出一部分,對舞台上下雙方的重要性。 換言之,我們都認為演出結束之後的謝幕,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謝幕」這件事,真的是這麼理所當然的事嗎? 在音樂劇《熱帶天使》的謝幕之前,我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謝幕」之可為與不可為 7月30日,臺中國家歌劇院,《熱帶天使》演出結束之後,就是一般性的謝幕:演員依照事先編排的順序與方式上場,回應觀眾的掌聲,編導上台與觀眾分享創作心路歷程,發表感謝名單,同時如莎士比亞時代的報幕人(chorus)一樣,跟觀眾提示作品主題的重要性。接著,編導宣布演出團隊特別為當天觀眾準備了「彩蛋」:男女主角演員在第一次謝幕之後悄然下台,此時換穿正式禮服再度上台,與觀眾分享他們如何因戲結緣相戀,最終走入禮堂的精采故事,並且將要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在全場觀眾的哄然之中,開始播放兩人交往的花絮影片,劇場頓時變身為婚宴廣場,「謝幕」也不再只是「謝幕」。 《熱帶天使》的謝幕活動,雖然特別,但其實不是特例,而是本地劇場近來某種趨勢的展現:演出謝幕段落,愈來愈複雜,也愈來愈不「單純」,開放、鼓勵觀眾拍照打卡上傳,邀請觀眾同框合影,編導上台分享創作心得與周邊商品訊息,幾乎已是常態,唱名感謝贊助廠商,宣布票券摸彩中獎名單,「支持藝文」與「業務配合」無縫接軌,已無扞格,劇場會不會真的不再只是「劇場」? 另一個愈來愈常見的趨勢,是編導在上台與觀眾分享創作歷程的同時,會不厭其煩地跟觀眾說
-
☆<コ:彡賣夾仙24H選物販賣小舖☆<コ:彡
當我,作為一名觀眾
當我是一名劇場導演被邀請去觀看電影首映試片或live band演出;當我是贊助人出資人在看我的錢花得怎麼樣;當我是一名消費者或是劇組親友,是買早鳥或是當天才搶到釋出的票;當我是指導老師在觀看成果發表;當我也身在利益結構中看著一齣並不為慕名而來的觀眾而服務的演出;當我為了學分要交看戲報告;當我是觀光客、同學、粉絲、仰慕者、前劇組成員、首演的卡司;當我正在熱戀或消沉當中;當我拿著公關票入場但演出才沒半小時就想逃離劇場
-
☆<コ:彡賣夾仙24H選物販賣小舖☆<コ:彡
一段愉快的看戲時光
看演出時,不確定是因為什麼緣故,常常會在演出進行的當下不同的時候將視線飄向觀眾席,看看其他的觀眾在這個同時是什麼樣態,想不起來是多久以前就開始的習慣,或者說是不知道出於為何(職業?個性?自我認同?)的一種類似生理反應。舞台上舞台下風景各自精采的道理我想不只有我懂,但漸漸覺得所謂的「戲」,劇場中的所謂聯繫與交流,那些迸發中或消散著的真正的屏息或躁動,並不是發生在舞台上或觀眾席,而在觀眾席前緣與舞台前緣之間
-
音樂飛行
沒有批評空間,就不會有真理存在
沒有期望,就不會有驚喜;沒有開放平台,就不會有展現新意的擂台;沒有批評爭論的空間,就不會有真理的存在;沒有自由戀愛,就不會有真愛,更不會有令人欣喜的愛情結晶;以少數人的品味作為國家藝術政策與演出節目安排基準,更是不會讓這塊土地找到它深層的聲音。
-
專欄 Columns
如果觀眾看不懂,怎麼辦?
人都很複雜,但不就是因為這些複雜性,才使人生被比喻為戲?怎麼很多時候走進了戲劇世界,觀眾反而被扁平化了,就算當上「主角」,也只是被控制的偶,而非被重新發現的「我」? 創造觀眾,其實是不斷追求不想與你交心的人發生愛情。辛苦背後,是我作為戲劇創作人對於這個「愛人」的未知的無限好奇。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人員安全為要 盼達成「三贏」局面
颱風停演,不只是團隊的痛,對表演場館與策展單位來說,也是相當難以處理的棘手情境。沒有人願意看到團隊的心血創作無法呈現,但場館必須考量的是藝術家、場館員工與觀眾的人身安全,考慮層面更為複雜,而宣布停演時,也必須想辦法達成「好作品可以如期演出,觀眾看到演出,劇場保有票房收入」的三贏局面。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十個面向,看向大劇院時代的未來
當劇場多了、大了,節目更多元了,對表演藝術的創作者、觀眾、劇場的經營者來說,將面臨什麼樣的狀況?可能碰上什麼樣的問題?以往僧多粥少的團隊與表演場的的關係在未來兩三年即將反轉,需求增加,創作的質因為量的改變而產生什麼變化?在政府有限的預算下,補助已不能滿足愈來愈多的團隊,大劇院時代的來臨是否引領著台灣表演藝術界航向另一個希望?是在地扎根?還是邁向國際?或是迎向市場?透過十個面向,本刊編輯部爬梳脈絡,提出觀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大劇院時代到來,他們怎麼說?
九位表演藝術的前線工作者針對以下六個關鍵問題他們剖析過往,想像未來給大劇院時代的備忘錄1.隨著臺中國家歌劇院正式開始營運,加上台北的國家兩廳院、高雄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灣戲曲中心等,為台灣迎來「大劇院時代」,您認為這是否表示台灣藝文發展邁入了新的里程碑?它具有怎麼樣的指標意義?2.您認為音樂與表演藝術遇到大劇院時代,會面臨的問題,需要預先思考的地方有哪些?3.對您來說,這幾年表演藝術讓您感覺最有活力的,台灣最能與世界對話的,是什麼部分?4.劇院與創作者、觀眾的理想關係是什麼?5.大劇院時代對您的工作(或生活)造成什麼改變?6.大劇院時代來臨,最想給年輕的劇場工作者什麼建議?
-
焦點專題 Focus 新場館新設備
自動控制系統啟動 翻轉製作思維?!
這兩年,台灣陸續落成啟用多個新場館,就連卅年老字號的國家戲劇院也正在進行舞台設備更新升級,面對新劇場的新設備自動控制系統的愈趨普及,技術劇場工作者與設計們,如何翻轉新的工作思維,以活用設備、研發設計、整合製景,走向既細緻又全面的製作流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外亞維儂藝術節風光落幕 票房、聲譽再創新高
今年的外亞維儂藝術節(OFF)已經落幕,成果豐碩,包含有一千四百一十六檔節目在一百廿九個不同的表演場所演出,票房更超越去年,成長了41%,氣勢已超越主場的「亞維儂藝術節」(IN),主要原因在於,法國各大公、私立劇院經紀人無不利用此一機會赴亞維儂「海選」下一年度的節目,誰能在外亞維儂勝出,誰就能贏得頭籌,所以即使無法打平甚至賠錢,各表演團隊也要來這個超級擂台,一拚高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經濟不景氣更要看戲 巴黎公立劇院釋利多
經濟不見起色,法國公立劇院也必須努力祭出優惠利多,讓國民依然能親近劇場藝術。巴黎奧德翁劇院新任總監布隆胥維宣布新劇季節目時,特別推出五齣全新製作的優惠口碑場,以半價邀請觀眾嚐鮮;老字號法蘭西戲劇院也跟隨英國國家劇院的腳步,與法國百代影業旗下的「百代現場」合作,挑選經典劇目在各地電影院同步放映,讓古典文學與大眾更親近。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隨著歌劇院的開始去改變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內部仍在整修,但其推動中台灣表演藝術的任務已經啟動!繼「沙龍講座音樂會聽見以後」系列,國家歌劇院又將推出「巨人來了」序曲系列演出,地點不限於台中,也擴及彰化、南投等地,頗有拉進城鄉藝文距離的企圖心。國家歌劇院院營運推動小組召集人王文儀表示,她的夢想是「將中台灣創造成最懂表演藝術的地方」。
-
特別企畫 Feature
看戲私回憶/2011.吉米布蘭卡
二○一一年七月三日下午一點半,地點在台北市的雷克雅維克實驗室,約莫三十到四十個愛看戲的觀眾,終於有機會在網路以外的真實世界相遇。開心地從自己看的第一部戲、自家的劇場收藏(票根、節目單等),一路聊到接下來的看戲計畫。這是批踢踢Drama版的第一次版聚!(批踢踢ptt.cc為一電子佈告欄,下載bbs軟體後再輸入網址,即可使用) 劇場比起電視電影,仍是偏小眾的文化,不像電視電影那麼好找咖。雖然大夥兒在網路上聊得起勁,但終究是對著個素未謀面的人說話。真要揪團看戲時,總是無法勇敢地跨出那邀約的一步。所以啦,見面三分情,版聚一辦,大夥兒話匣子一開,感情自然就熱絡,也就沒什麼好害羞囉! 這次的版聚辦得很成功,我自己也多認識了不少戲咖。雖然各自有工作與課業要忙,但透過噗浪與臉書彼此推坑買票,看完戲後還能在網路上作即時討論,觀眾間的交流互動一直都在呢!
-
焦點專題 Focus 尋找看倌,「客製化劇場」可能嗎?
觀眾面目難明晰 「想像」中且戰且走
對台灣劇場界來說,雖有某種程度的「分眾」設定,但觀眾面目仍無法清晰明辨,在表演藝術製作人與行銷者的眼裡,「觀眾」究竟仍是一組「假設」,直到演出現場才「驗明正身」的過程。而觀眾與作品這組想像的過程,確實能被掌握或操作嗎?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營運危機中 重覓劇場的存在意義
去年發生的日本「三一一」東北大地震發生後,不少劇場工作者以行動參與災區的支援工作,雖然因為社會的「自律」,民眾降低娛樂活動,而讓劇團經營面臨危機,但也讓劇場工作者重新思索,面對災難的降臨,劇場可以做什麼?劇場存在的意義為何?
-
講古—舞思舞想
美好新世界
如果,每個團隊都能少做點製作,補助的大餅分配也願意比較寬裕些,每個製作的經費比較充足,最好沒有再需要A朋友的事,大家能獲得經濟較充裕的生活。因為新製作少了些,每個製作所得到的時間和注意力也相對多得多,每個環節都可以被好好琢磨,也許我們更有機會深思自我突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