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已邁入第五屆的「香港週」,是港台兩地的藝文交流盛會,每年都迎來備受矚目的藝文展演,讓台灣藝文愛好者體驗最in的香港文化風景。今年除了有兩項與香港時裝及歷史建築的展覽外,更有多組演藝團體來台獻藝,包含傳統南音、粵劇、交響樂、無伴奏合唱劇場與現代舞,讓台灣觀眾一窺香港表演藝術大師的歷練和新生代的精采。
《南音粵韻——阮兆輝與竹韻小集》
11/11 19:30
誠品生活松菸店誠品表演廳
《香江寄情——阮兆輝、竹韻小集與TCO學院國樂團》
11/12 19: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香港小交響樂團臺灣首演:月魄》
11/19 19: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11/20 19:30
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
一舖清唱 無伴奏合唱劇場《大殉情》
11/25-26 19:30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不加鎖舞踊館《男生.男再生》
12/3-4 15:00
淡水雲門劇場
演藝青年粵劇團、國光劇團
《港台生輝─粵京崑戲曲匯演》
12/9-10 19:30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香港週」由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主辦,今年已是第五屆,自二○一二年起每年皆將香港藝術文化創意界別不同面向的菁英帶來台灣,促成兩地文化最直接的交流,也讓台灣民眾有機會一次體驗香港文化藝術界的精華!今年除了《UNZIP創意——香港時裝風尚.台北2016》、《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等展覽外,將以香港新銳加重量級人物的「表演藝術」為活動主力,從粵樂、交響樂、無伴奏合唱劇場到舞蹈,「香港週2016」要讓台灣觀眾看見香港表演藝術大師和新生代佼佼之作。
南音傳統精華盡出
地水南音為珠江三角洲一帶其中一種說唱音樂,以粵語演唱,上世紀曾風行於香港,屬當年的流行音樂。此次節目特別由有「萬能泰斗」之稱的粵劇及說唱名家阮兆輝擔綱,除了帶來地水南音名曲外,也會為觀眾以官話演唱極具中原古味的粵劇大調。與阮兆輝一同前來演出的「竹韻小集」由香港年輕專業中樂演奏家組成,其發展立足於本土,以傳承傳統絲竹音樂與開拓創新作品為旨。第一場《南音粵韻》音樂會將假誠品表演廳舉行,以傳統廣東音樂為主調,內容主要包含地水南音演唱、廣東吹打、粵樂五架頭及器樂獨奏曲等;第二場《香江寄情》音樂會則於台北市中山堂演出,並特邀TCO學院國樂團助陣,演繹多首以傳統廣東音樂為靈感特色的國樂作品,更帶來當代香港作曲家描繪香江風情之作,如《城寨風情》、《電車走過的日子》,讓台灣觀眾透過音樂感受香港的今昔。
粵京崑戲曲同台競豔
積極培育專業青年粵劇演員及音樂伴奏人才的演藝青年粵劇團,成立以來一直努力拓展粵劇藝術的創作空間。今次劇團與台灣國光劇團,將聯合兩團名家新秀進行跨世代、跨地域同台演出,以粵、京、崑三演《紫釵記》,粵、京對演《紅梅記》,是兩地三劇種的一大盛會。
古典交響有新意
香港小交響樂團(小交)為香港旗艦樂團之一,自二○○二年起由指揮葉詠詩擔任音樂總監,並自二○○六年起開辦駐團藝術家計畫,創造更多香港本地藝術家與小交深入合作的機會,激發古典交響樂團更多可能性。這次節目除了由香港傑出鋼琴家李嘉齡演奏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另一大亮點為駐團藝術家陳慶恩所創作二胡協奏曲《月魄》。陳慶恩現任香港大學音樂系教授,作品以糅合中西音樂元素著稱,多次以作曲家身分代表香港,其作品並於歐、美、澳洲及亞洲音樂節演出。繼《月謎》(1998),《月靈》(2008)後,今年再度以「月」入題,創作了第三部曲《月魄》。《月魄》將由台灣胡琴演奏家王瀅絜擔綱在音樂會首演,王瀅絜近年大量與國內外各領域音樂家、藝術工作者合作,相信此次必然也將帶來全新的藝術體驗。除了台北場外,也將在高雄演出,樂迷朋友們別錯過此難得好機會。
無伴奏人聲演歌舞無界限
除了兼具時代感與經典作品的交響樂演出,「香港週」特別為台灣觀眾介紹了無伴奏合唱劇團──一舖清唱。台灣觀眾對無伴奏合唱並不陌生,但以此方式來演繹「劇」就不那麼常見了。一舖清唱除了在香港推動無伴奏合唱藝術發展,更積極推動香港原創音樂、探討新的表演模式。此次一舖清唱帶來的劇目《大殉情》將眾多殉情男女如梁祝、羅密歐與茱麗葉、如花與十二少等人帶到了綜藝節目《殉情不得了》舞台上,相互競爭看誰死得其所、死得偉大。究竟一干人等將如何決勝負,就請大家在新開張的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一探究竟。劇團創作班底獲獎無數,包括曾五度獲香港舞台劇獎的「最佳創作音樂」及首個「最佳原創曲詞」的高世章負責本劇意念、作曲;以及曾獲台灣電影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兩奪香港舞台劇獎的「最佳原創曲詞」和「CASH 金帆音樂獎」的岑偉宗擔任編劇填詞等。
港台馬全男之舞經典再現
不加鎖舞踊館創立於二○○二年,其宗旨強調舞蹈與不同媒介的藝術家互動創作,企圖「解放舞台的束縛」。十二月初,舞團將在淡水雲門劇場演出香港編舞家伍宇烈一九九六年的作品《男生》,作品以全男性舞者演繹探討編舞家與舞者們,在香港這一城市中逐夢的故事與思考,透過身體描繪出對性別意識、自我定位與認同議題的反思。《男生》可能是唯一一支香港三大舞團都演過的作品,寫下香港舞壇的半邊歷史。當年的舞者之一,也是現在的不加鎖藝術總監王榮祿,於去年創作了《男再生》作為變奏呼應。歷經廿年,編舞家與舞者會用什麼樣的方式表現他們的故事?兩支舞作將會如何呈現兩代人的對話?這次除了有香港新一代的舞者演出,也特別邀請當年原班馬來西亞舞者與台灣舞壇才子周書毅共演,相互激盪。
藝囊歌舞演劇,樂跨古今中西,「香港週2016」不但派出香港名家與新生代菁英,同時也與台灣優異新銳共演,每場次演出也都搭配了相關講座讓觀眾能與藝術家面對面溝通交流,勢必能為港台的藝術文化再添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