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台灣的聲音」源源不絕,培育創作人才、提供發表平台是絕對必要的!目前國內提供的模式可分為四大類:作曲徵件比賽、委託創作、作曲創作營隊與跨國交流計畫。透過上述方式,作曲家得以發表、發展新作,交流學習、甚至跨國發表,豐富了視野,也加深了功力。
台灣近年來有不少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新生代作曲家,像是二○一一年獲得國際現代音樂協會青年作曲首獎的周久渝、二○一二年獲得亞洲作曲聯盟青年作曲首獎的陳立立、二○一五年獲得波士頓國際作曲大賽亞軍的劉韋志、二○一六年獲得捷克德弗札克作曲國際大賽青少年組冠軍的張菁珊等人,可說是世代人才輩出。
創作該怎麼教?作曲可以「教」嗎?事實上,一名作曲家的養成,除了專業養成訓練、與生俱來的作曲天分,充分的發表空間和相互交流的舞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目前國內提供給新生代及成熟作曲家的平台,可分為四大類型:作曲徵件比賽、委託創作、作曲創作營隊與跨國交流計畫。
獲獎是其次 作品被演奏意義更重大
從早年文建會委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承辦的「音樂台北」和「福爾摩莎」等作曲比賽,到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以下簡稱國臺交)的「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中的「鼓勵創作徵選」計畫、近年的「青年音樂創作競賽」,這些比賽和計畫的累積,已逐步建構、串連出一整套完整流程的作曲發表平台,包括創作、演奏、錄製出版、樂譜發行到專場音樂會發表等,都是有志朝作曲發展的莘莘學子所關注的年度盛事。參加比賽意義最為重大的,或許不是獲得首獎(不可否認,得獎確實能獲得名聲,讓作品的能見度變高),而是在參賽過程中,作品有被演奏的機會,作曲者能夠在當下聽見自己所譜寫的樂音,是否和腦海中「播放的」如出一轍,獲得實際的聲響反饋。
作曲比賽之外,委託創作也為台灣當代音樂注入厚實的能量,如二○一五年,國臺交為慶祝創團七十週年,推出「交響台灣」計畫,委託八位台灣具代表性作曲家錢南章、賴德和、楊聰賢、潘世姬、顏名秀、陳士惠、黃思瑜、林京美等人,加上一名「青年音樂創作競賽」首獎作曲者劉博健,共九人以台灣文學為靈感創作交響樂作品,這難得可貴的實踐,為台灣當代音樂創作史留下亮眼的一筆。
其中包括賴德和以陳玉慧小說《海神家族》所譜寫的同名交響曲、潘世姬以郭松棻小說《驚婚》為靈感的《異鄉人》,顏名秀以交響樂呈現作家邱妙津的一生等,在在都為台灣現代音樂作品累積了豐沛的能量。
西方作曲技法與傳統樂器聲響的融合
作為一名東方文化背景的作曲家,如何建構自己的風格?如何在東西方交融之下,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途?對於現代作曲家而言,聲響的試驗與所屬國家傳統樂器的應用、民間音樂素材的挪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若是對於傳統樂器、編制並不熟悉,在作曲技巧上恐怕難有新突破。
因此,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屬的台灣音樂館,每年委託采風樂坊舉行的「絲竹音樂創作營」,提供新生代作曲家交流、學習傳統音樂素材的平台,包括專題講座、作曲課、作品演練和工作坊等,讓青年學子吸取前人經驗,免去漫無目的的摸索,有效學習傳統樂器運用的方法,同時也拓展對傳統藝術的認識,如歌仔戲、南管、北管等,對於作曲實力之提昇,是一大助力。
每年絲竹音樂創作營的師資除了國內作曲家,如賴德和、潘皇龍、李子聲等人,同時也曾經邀請瑞士籍華人作曲家溫德青,還有多年專注於東方器樂創作的德國作曲家布魯門塔勒(Volker Blumenthaler)等人擔任師資,為創作者注入新鮮活力。
親炙大師學習的門徒計畫
除了作曲技巧的提昇與學習、提供發表平台,在這兩件要素之外,作曲還可以怎麼「教」?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屬的台灣音樂館提出新點子,在二○一六年和匈牙利彼得.艾特福斯當代音樂基金會(Peter Eötvös Contemporary Music Foundation)簽署合作備忘錄,提出「大師門徒與夥伴計畫」,預計在三年內分別送三名台灣新生代作曲家前往歐陸親炙作曲大師學習、參與工作坊等研習課程,並在歐洲駐地半年,感受當地的人文氣氛,全方位地學習作曲,也和其他國家的青年作曲家彼此交流、學習。
劉韋志是首位參與此計畫的台灣新生代作曲家,在研習過程中,他與多位首屈一指的當代作曲大師學習,包括匈牙利作曲家艾特福斯(Eötvös Peter)、德國作曲家海姆拉赫曼(Helmut Lachenmann)、匈牙利作曲家喬治庫塔格(György Kurtág)、波蘭作曲家潘德列斯基(Krzysztof Penderecki)、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Toshio Hosokawa)等人。
課程內容由布達佩斯音樂中心和艾特福斯當代音樂基金會聯合策劃,邀集多位作曲家透過現場聆賞、彩排觀摩、講座等方式,親自講解、說明其作品的內涵以及詮釋技巧,並在交流問答中,和學員實際探討現代作品裡的音樂語彙之生成。
除此之外,作品彩排觀摩也占了課程的一大部分,大師作曲家都如何和他們的音樂家們工作?彩排對作曲家而言是何其重要,當作品有機會發表之後,如何和音樂家溝通作品的演奏方法?身為作曲者,要從什麼角度聆聽自己的作品?聆賞之後又該如何調整?都需要經驗的累積,也需要培養多重觀點的思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劉韋志的作品《譫妄》在十一位學員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閉幕音樂會中唯三首學員作品之一;同場音樂會還有三首細川俊夫的作品。《譫妄》是一首以長笛、雙簧管、豎笛、擊樂器、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為編制的樂曲,此曲也獲選為此一作曲課程最優秀的三首作品之一,並獲得艾特福斯莫大的肯定。這樣的交流平台,也是台灣年輕世代作曲者少數、難得與國際舞台實際接軌的例子之一。
兩廳院「樂典」計畫 讓你聆賞國內精采創作
台灣有哪些作曲家?這些作曲家又有哪些作品?該如何聆賞呢?兩廳院在二○○九年啟動「樂典」計畫,以有系統、有脈絡地的方式,規劃出版一系列台灣作曲家作品,包括前輩作曲家、中生代作曲家、新生代作曲家各自的代表作品,並邀請NSO國家交響樂團和國內音樂家重新錄製,提供愛樂者高品質錄音,具珍藏與聆聽價值;收錄內容包括前輩作曲家的現有作品、中生代作曲家新創的大型管絃樂團作品,以及四十歲以下的青年作曲家透過甄選而來的室內樂、聲樂與獨奏樂器等作品。(李凡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