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麗絲的地下冒險》讓觀眾走進倫敦的地道,遇見故事中的各色人物。(Jason Joyce 攝 Les Enfants Terribles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在倫敦的地道之中 與愛麗絲相遇

正在倫敦拱頂劇院演出的「沉浸式劇場」作品《愛麗絲的地下冒險》,由「惡童劇團」製作演出。這個從愛丁堡藝穗節紅到倫敦的團隊,為慶祝路易斯.卡羅的著名兒童文學《愛麗絲夢遊仙境》一百五十周年,特地在滑鐵盧站下方的廢棄拱頂隧道中演出此劇,整趟旅程中觀眾將遇見故事中的各個角色:白兔先生、毛毛蟲、瘋帽子、三月兔、柴郡貓、假海龜、紙牌僕人、紅心皇后、愛麗絲……

正在倫敦拱頂劇院演出的「沉浸式劇場」作品《愛麗絲的地下冒險》,由「惡童劇團」製作演出。這個從愛丁堡藝穗節紅到倫敦的團隊,為慶祝路易斯.卡羅的著名兒童文學《愛麗絲夢遊仙境》一百五十周年,特地在滑鐵盧站下方的廢棄拱頂隧道中演出此劇,整趟旅程中觀眾將遇見故事中的各個角色:白兔先生、毛毛蟲、瘋帽子、三月兔、柴郡貓、假海龜、紙牌僕人、紅心皇后、愛麗絲……

倫敦六月,劇院西區依舊繁忙,走進巷弄中,各式演出海報映入眼簾;過了泰晤士河,將在國家劇院上演的《美國天使》Angels in America可說是本月最搶手製作、一票難求。而在離國家劇院不遠的滑鐵盧(Waterloo)地鐵站、位於車站底下的拱頂劇院(The Vaults Theatre)裡,曾於二○一五年獲奧立佛獎提名的《愛麗絲的地下冒險》Alice’s Adventures Underground正悄悄進行中。

拱頂劇院建於滑鐵盧站下方的廢棄拱頂隧道中,結合隧道內的建築結構與動線,劇院設有各式活動空間,包含藝廊、電影院、餐廳、包廂、展覽館與大小型的演出場地,節目多以奇詭非常態的表演為主,「沉浸式劇場」便是其表演項目的大宗。固然此類型劇場節目在商業表演繁榮的倫敦算不上是主流,但其挑戰傳統、前衛與大膽實驗的風格,的確在劇場藝術類別中有不可取代的意義。

合作無間的惡童們  從愛丁堡紅到倫敦

此次製作團隊為劇壇名氣初升的「惡童劇團」(Les Enfants Terribles)。蘭斯基(Oliver Lanskey)於二○○一年創立此團,在○五年開始與希格(James Seager)合作,兩人搭檔至今已逾十年,時常輪流擔當編劇、導演、演員與製作人等工作。由於藝術理念上的契合,他們共同打造了許多作品,巡演足跡遍佈歐洲與亞洲,包括波蘭、捷克、杜拜、挪威、澳洲、新加坡、南韓等地。該劇團在二○一三年也已成立子團,名為「小小兒童劇團」(Les Petits Theatre Company),主要在英國當地巡迴。

二○一二年為惡童劇團在倫敦崛起的轉捩點,因其作品《壕溝》The Trench在愛丁堡藝穗節一炮而紅,更於隔年受邀轉戰倫敦劇院西區加演並大受好評。除了以一次大戰背景作為主題的設定,符合英國觀眾胃口,也因導演妥善運用多元的劇場元素,例如操偶、詩歌、肢體劇場、現場音樂與音效等,加上舞台布景的細緻及惡童劇團獨有的故事表達風格,而獲得愛丁堡藝穗節評論台(Edinburgh Spotlight)與娛樂平台(The Stage)平均五顆星的超高評價。

為慶祝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的著名兒童文學《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一百五十周年,奧立佛與詹姆斯兩人再度挑戰劇場的可能性,將原著融合「沉浸劇場」(immersive theatre),於廢棄地鐵隧道中打造出奇境王國。踏進拱頂劇院,前方一大一小兩扇門,在深紫色的牆壁上有白色大大字體標示著「喝我」或「吃我」,一個觀眾一個選擇,進了任何一道門,愛麗絲的奇幻之旅展開。整趟旅程中觀眾將遇見故事中的各個角色,在紙牌僕人的引導下,觀眾們穿過書庫、鏡區、大池塘、後花園、茶派對等處,而白兔先生、毛毛蟲、瘋帽子、三月兔、紅心皇后、愛麗絲更一一冒出眼前。此版本故事主線維持原著走向,內容穿插不同元素,例如唱歌、吟誦、對話、特技雜耍、互動等,團隊也嚴格控管每場次的人數,讓觀眾皆能和每個角色碰到面,如同身為愛麗絲體驗整場冒險。

不只挑戰傳統  更要持續實驗

雖不及英國其他「沉浸劇場」創作團隊,如Punchdrunk(以Sleep No More一作聲名大噪)、Dreamthinkspeak、Fruit for the Apocalypse等為人所知,惡童劇團版的愛麗絲可說是在倫敦的「沉浸劇場圈」表現得極為亮眼。沉浸劇場作品的表現方式雖千變萬化,但根本上為重新調整劇場中的傳統思維,即「表演者—空間—觀眾」的關係與主、被動性。例如廢棄空間的重整裝潢布置,帶領觀眾上船、上車導覽,使用耳機、影像等科技傳影互動,甚至觀眾扮演角色、決定故事走向等等。

「沉浸劇場創作者」一直以來都在挑戰人類感官、並尋找更能引導觀眾感受故事世界的劇場元素統籌。隨著劇場風格的日新月異,二○一七年春,Punchdrunk更展開另一項全新計畫,進駐倫敦郊區一個名叫Fallow Cross的村莊,在這裡他們打算持續「革新、醞釀並探究」他們多年來所努力的「現場表演與敘事的各種可能」,並帶領村民和地方學童一同製作一個專屬於此村、此地的一連串工作坊和小型作品,混合了沉浸式、場域特定、社區劇場、應用戲劇等不同概念。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