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作品《洞口守護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為機械注入靈魂之光

韓國藝術家崔旴嵐的創作都賦予機械「生命」,他認為擁有生命的證據就是「動」,並以「靈魂機械」稱呼自己創造的新物種,它們猶如經歷漫長的演化過程,從遠古走向現在的未來生物。透過動態雕塑,他傳達了個人對於政治、城市與生存環境的看法。在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的「靈魂機械鍊金術」個展,可說是崔旴嵐迄今最大規模的個展,共展出卅三件歷年代表作。

韓國藝術家崔旴嵐的創作都賦予機械「生命」,他認為擁有生命的證據就是「動」,並以「靈魂機械」稱呼自己創造的新物種,它們猶如經歷漫長的演化過程,從遠古走向現在的未來生物。透過動態雕塑,他傳達了個人對於政治、城市與生存環境的看法。在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的「靈魂機械鍊金術」個展,可說是崔旴嵐迄今最大規模的個展,共展出卅三件歷年代表作。

崔旴嵐:靈魂機械鍊金術

即日起~9/3  國立臺灣美術館

INFO  04-23723552

「生命的定義很曖昧。當機器開始自己動了起來,新生命於焉誕生。」韓國藝術家崔旴嵐總能將冰冷的金屬打造成細緻、優雅的動力雕塑。從發想到繁複的圖稿設計、多數親自設計的零件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組合與修正,讓雕塑施展出令人滿意的動感姿態。崔旴嵐的機械作品除了美麗、溫暖、偶而還帶些魅惑的氣質,融合了生物學、神話、宗教和文明發展史,近來更多傳達他個人對於政治、城市與生存環境的看法。

二○○六年,崔旴嵐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的「知名青年藝術家招聘計畫」中,以《城市浮游體》擄獲外界的目光。此前,崔旴嵐並未受到太多關注,他甚至悲觀地將森美術館的展覽,當成最後一次參加藝術展,沒想到藝術生涯從此扭轉,此後陸續應邀至紐約、上海、利物浦、新加坡等參展。現在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的「靈魂機械鍊金術」個展,應是崔旴嵐迄今最大規模的個展,共展出卅三件歷年代表作。

透過機械反思人類文明

如同台灣、日本一九七○年後出生的世代,崔旴嵐童年也沉迷於日本的機器人動漫作品,在南北韓針鋒相對的緊張情勢下,小男孩也夢想未來能創造出保家衛國的機器人,雖是童年天真的幻想,不過,崔旴嵐確實擁有機械創造的基因——他的祖父母是韓國第一部吉普型汽車「始發自動車」的開發者,父母主修藝術,崔旴嵐曾在教育用機器人的開發公司擔任研發人員,對機器人的熱情讓他理所當然地使用機械從事藝術創作,在《城市浮游體》這件成名作當中,可見機器人動漫對他的影響,以及他如何透過機械反思人類文明。

《城市浮游體》是他在六本木的森美術館觀看東京夜景時,想像出「城市浮游體」這種夜行性生物,棲息在東京半空隱蔽處,這種生物分成雄性與雌性,成熟的雄性會聚集在一起,仰賴雌性發射的光能作為生長激素,而雌性花瓣似的金屬葉片會隨著花心的LED光源打開、閉合,彷如會呼吸般。

崔旴嵐的創作都賦予機械「生命」,他認為擁有生命的證據就是「動」。喜愛機械、也熱愛大自然,他經常將機械與動植物連結在一起,變成突變的物種或混種物體,作品《洞口守護者》他將印度教濕婆神與海豹圓筒狀的身體結合,《銜尾蛇》、《印瑪古》的外型源自蛇與蠍子,而《舞納露明洛:卡麗朵斯》那些此起彼落開闔的花朵靈感則來自藤壺,新作《阿勒奧瑞茲》當中八十七對金色翅膀的構想源自美麗的台灣特有種鳳蝶。

近十年,崔旴嵐的創作多了政治與社會議題的指涉,《浮華閣》以純金箔打造高貴虛華的教堂聖殿,理應童趣夢幻的《旋轉木馬》最後愈轉愈快,因為失速以致馬鳴聲變成怪異的聲調,而以大捆電線形塑超過三米高的《稻草人》,細長透光的身軀舞動著雙翼,像隱藏在幽暗裡的魔鬼。《印瑪古》則是有一顆心臟、兩個心智的機械生物,它們彼此像對方的頭、也像尾,同一個身體卻為爭奪心臟攻擊對方,隱喻相互殘殺的人類。

為人造物注入靈魂之光

崔旴嵐以「靈魂機械」(Anima Machine)稱呼自己創造的新物種,它們猶如經歷漫長的演化過程,從遠古走向現在的未來生物。崔旴嵐巧妙將自己的名字U-RAM改編成「生物機械聯合研究室」(United Research of Anima Machine),“Anima”拉丁文有移動、凝聚靈魂之意,有趣的是,國美館個展的英文標題為“stil laif”,可聯想成“Steel Life”(鋼鐵生命)、“Steal Life”(偷竊生命)或“Still Life”(靜物)。崔旴嵐賦予機械生命「動能」,雖與傳統的靜物概念互為矛盾,同樣的是,這兩者都試圖為冰冷的人造物注入靈魂之光,透過它們詮釋生與死、腐敗與美、慾望與救贖等矛盾又真實的生命樣態。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