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深刻的經驗,是剛剛完成的二○一七年世界大學運動會開閉幕式,整個過程,讓我深深領悟到跨世代的共事是目前表演藝術界所有人的一門重要功課,必須要學習,管道需要建構。所有人的成長都因為何時生、生何處開始建立,這個主要因素也就造就了每一個人之不同。我們需要建立看見彼此差異的能力及如何互補或互閃的事實。並認知到除此之外,前浪或後浪,我們當下都是平等的!
卅年來的劇場工作經驗,我從生澀的駐館舞監到技術部門經理,一路經歷兩廳院豐富且具挑戰的節目演出執行,服務對象從非營利表演藝術到帶動社會經濟的流行演唱會、商演活動,面對行銷成果與經濟效益直接對應的現實。更勝有幸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得以為歷史性的典禮效力,一直到這個世紀大型精采戶外活動蓬勃崛起的年代。一路適逢其時,對我們一九六○年代出生的人來說,那段社會發展所給予的經歷及成長,都是無法複製的歷史過去。
最近最深刻的經驗,是剛剛完成的二○一七年世界大學運動會開閉幕式,整個過程,讓我深深領悟到跨世代的共事是目前表演藝術界所有人的一門重要功課,必須要學習,管道需要建構。所有人的成長都因為何時生、生何處開始建立,這個主要因素也就造就了每一個人之不同。我們需要建立看見彼此差異的能力及如何互補或互閃的事實。並認知到除此之外,前浪或後浪,我們當下都是平等的!
身為前輩——提供者Giver / A coach
在一個製作過程中,真心地聆聽說者所言,尊重現場的心理狀態,建立共同的論點,引導正確方向,適時地給予精準意見與支持,是身為一個前輩在參與後輩團隊應有的工作態度。對於後輩大膽的要求,應授予掌管全責,但也須共同建立目標時間表、優先事務次序並且擬定決策。在過程中,前輩也要協助引導各成員就問題或學習尋找解決方法,以豐富的經驗觀察,在錯誤發生前提點或是將錯誤的傷害降低。身為一個前輩,不僅僅依憑自身輝煌的過去,且要能夠反芻自身的經驗,建立一個模式,成為可以被依循的價值。
身為後輩——接受者Receiver / A learner
身在一個組織製作團隊,必須開放思維,不偏頗、不自滿、不墨守成規、不故步自封,凡事檢視,凡聞慎思,養成多樣資訊交叉思考,建設性發問,鍛練客觀的判斷能力。不以事小為惡,也不以事大為傲。運用科技網路的便利,孜孜不倦地去研讀所學,不管是對生活或對他人他事。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實際積極參與、進入到工作職場內去驗證知識的運用,體驗當人互相接觸共事後所產生必須有的相互理解與包容,因此同理心產生。表演藝術工作環境本質就是多變,因此各方面的人、事、物、期程,也會因積極態度面對處理,而產生大量的感受,進而成熟,讓人的成長可以更全面。這一點,在主要以團隊工作(Team effort)為工作模式的表演藝術是重要的。
再來,共同——自我實踐
這個世代,網路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影像實際範例可供創作發展參考,也就讓人的惰性逐漸產生,嘗試的勇氣逐漸消失,換來的是普遍雷同而不自覺。表演藝術之重要,是因為一群人將人的生存狀態或對社會的感觸,有條理邏輯地以當下生命的面貌,實踐呈現給另一群人去感受。而這樣的藝術呈現有許多客觀條件的局限,更需要許多的勇氣及好奇心,在彼此的助力下勇為,摒棄一成不變,尋找到工作的力量、工作的魔力。向資深前輩大膽無畏請益、無畏請纓、無畏嘗試,謙遜地觀察學習,直接面對、從錯誤中學習反省,最終建立信用,不隨便放棄。堅持與實踐,是表演藝術執行團隊應有的一貫態度,一旦工作團隊態度一致,創意透過開放的討論及幾經測試,解決方案自然能夠被建立。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群而不黨(註)
團隊精神與默契是一齣好的演出製作完成的首要條件,但不是一個成群結黨的概念。在製作團隊中,各司其職,因此用對的人是重要的。什麼是對的人?每一齣製作在籌畫期上自導演、設計,下至工作人員,需要慎選對製作適合的工作人選 ,考量個別的專長、技能與人格特質。遇事以製作為中心,不以自己為中心,不隨便附和,不徇私。因為共同參與與共同目標,團隊內部的信任、真誠、與忠誠,應該是建立在對一齣製作最後的完成作品上,這就是專業精神的首要具備。
註:出自《論語.衛靈公》。
文字|林家文 個兒小 強烈意志 精準性格 慷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