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永和《巴赫六首低音提琴無伴奏組曲》(傅永和 提供)
藝@CD

絃樂的「跨時空」之美

絃音不輟,只是隨時空而變化。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歷經多少音樂家詮釋,來到低音提琴家傅永和手中,又翻轉出另種景致。而曾讓巴赫重新「出土」的孟德爾頌,自己也留下精采的四重奏樂章,在新一代四重奏團隊——阿羅德四重奏手中,成為該團征戰各大比賽與錄製首張專輯的內容首選。絃樂的跨時空之美,透過兩張精采專輯,繼續流傳……

絃音不輟,只是隨時空而變化。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歷經多少音樂家詮釋,來到低音提琴家傅永和手中,又翻轉出另種景致。而曾讓巴赫重新「出土」的孟德爾頌,自己也留下精采的四重奏樂章,在新一代四重奏團隊——阿羅德四重奏手中,成為該團征戰各大比賽與錄製首張專輯的內容首選。絃樂的跨時空之美,透過兩張精采專輯,繼續流傳……

「古典音樂是活的,而非古董一成不變。」這句話兩百年前,孟德爾頌用指揮巴赫《馬太受難曲》印證過;兩百年後,NSO低音大提琴首席傅永和也用他熟悉的樂器,重新移調詮釋巴赫另一套經典《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低音提琴  改編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過去用低音提琴來詮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有兩個國際的樂譜版本,一個是拉高把位,也就是發出跟大提琴一樣的音高,但奏來十分累人也展現不出低音提琴特色。另一個是拉較低音域,小朋友也可以練習,但卻幾乎無法欣賞。」傅永和在新片發表記者會上這樣說,「而我因為看了《日出時讓悲傷終結》裡Jordi Savall拉奏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而得到靈感,就在二○一二年把《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移調到次中音譜號,出版了讓低音提琴有第三種詮釋可能的樂譜。」之後他更一不做二不休,在他的母校宜蘭礁溪國小,把六首「傅永和改編樂譜版」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全錄了。只是後製時峰迴路轉出了點狀況,唱片一直到今年初才「千呼萬喚地」問世發表。

什麼樣的人需要聆聽這版巴赫《六首低音提琴無伴奏組曲》?一、無可救藥的巴赫控,相信「音樂之父」的音樂可以紅到天荒地老。二、《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版本的收藏者,經歷那麼多的大提琴版本,甚至金井信子的中提琴版,當然也要聽聽台灣演奏家的低音提琴版。三、低音提琴的演奏家或學子,以後你們又多了一種詮釋這套經典的路數。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