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田野與分享的過程中,《未解,懸》的創作者,靠著訴說召喚回已不存在的童年。圖為階段呈現劇照。(聚合舞 提供)
企畫特輯 Special 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系列報導之一

聚合舞《未解,懸》 從身分切入生命的未解

在德國成立的跨國創作團體「聚合舞」,在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下,展開為期三年的「反向串連 德國台灣國際共製計畫——身分」,首部曲《未解,懸》將在十月下旬上演。創作計畫探討身分與文化認同,首部曲《未解,懸》綜合了聯合創作者羅芳芸、陳成婷、鍾志文的家族故事,以聚合體一貫的工作方法——坦承、交換、想像,在回憶中檢視自己的身分,從他人眼光去理解自我如何被看待。

在德國成立的跨國創作團體「聚合舞」,在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下,展開為期三年的「反向串連 德國台灣國際共製計畫——身分」,首部曲《未解,懸》將在十月下旬上演。創作計畫探討身分與文化認同,首部曲《未解,懸》綜合了聯合創作者羅芳芸、陳成婷、鍾志文的家族故事,以聚合體一貫的工作方法——坦承、交換、想像,在回憶中檢視自己的身分,從他人眼光去理解自我如何被看待。

聚合舞《未解,懸》

10/19~20  19:30   10/20~21  14:30

台北 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3館烏梅劇院

INFO  www.polymerdmt.com/

「家」是什麼呢?一個物理空間的居所,就等於「家」嗎?

羅芳芸的舞蹈歷程像大多舞蹈青年,五歲在台中豐原學舞,一路讓舞蹈帶著她離開家鄉,大學北上就讀台北體育學院舞蹈系,二○○四年赴德國福克旺藝術大學舞蹈系深造,取得福克旺藝術大學舞蹈家及編舞文憑。在德國生活十餘年,如今也在異鄉成家立業,二○一一年成立「聚合舞」(Polymer DMT)。像河流一樣,不強求、不抵抗,自然而然地抵達應該抵達的地方,「對我來說,理想的家不需要完美,有家人互相扶持的地方,就是家。」她說,一個空間被賦予家的意義很奇妙,初抵德國,即便是獨居的小窩,也是家,「家是主觀認定,而不是地理決定。」

走回老家  尋索回憶

但地理依然是對「家」產生意識的關鍵,遊子總是離開後,才開始找回家的路。二○一七年受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羅芳芸與舞台設計陳成婷、舞者鍾志文與視覺影像設計Hanna Linn Ernst等人,展開為期三年的「反向串連 德國台灣國際共製計畫——身分」,《未解,懸》Unsolved、《複數身分》(預計於二○一九年首演)將探討身分與文化認同,羅芳芸說:「開始做身分的主題是因為在德國生活,常被詢問『從哪裡來?』當我反覆告知他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逼使我得去更仔細地爬梳國家、土地的歷史,才顯得自己不那麼無知。」

從異地他鄉回望小島上曾經的居所,這群由台、德藝術家共組的製作團隊在小島上南來北往,在台北、桃園、台中、高雄等地展開實地取材與採訪工作,創作者們問自己也問家人們: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你是何時決定離開?

「身分」系列從個人的回憶開始,首部曲《未解,懸》故事基底來自羅芳芸已無人居住的祖宅,眾人推開門,走進時空凍結如博物館的老房子,也踏入了過去、現在交織的錯綜家族歷史中。對羅芳芸而言,這棟表面上無人理會的祖厝,就是家族的「未解懸」,「那是家族害怕去碰觸的問題,害怕碰了,就打破了人際關係的平衡。這應該是很多台灣人同樣的經歷,我們希望從單一事件去反映出整體的社會狀況,也廣義地延伸出因為情感糾結無法被處理的事情,包括台灣的政治局勢。」

家產是故事的起點,但關注的核心仍在個體身分的長成。《未解,懸》綜合了羅芳芸、陳成婷、鍾志文的家族故事,如聚合體一貫的工作方法——坦承、交換、想像,在回憶中檢視自己的身分,從他人眼光去理解自我如何被看待。排練過程中,他們攤開大幅畫紙,畫出一個空間,但那空間不只屬於某個個體,而是他們所有人,「我們將自己老家的布局呈現在同一個平面,用遊戲般交錯的方式,去想像自己如果是對方,將會在這樣的空間發生什麼樣的事件。」羅芳芸說。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  跨國展開的創作旅程

國藝會於二○一五年推出的「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是由二○○三年開辦的「表演藝術追求卓越專案」轉型而來,鼓勵團隊提出國際合作或發展連結計畫,以相對長時間的研究、田調,製作作品,並強化國際網絡連結、交流與長期合作,整體性、系統性的思考與規劃國際交流事務。該項專案的推動並獲得建弘文教基金會、信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遠東先生暨夫人紀念文教基金會等企業的贊助支持。

目前除了聚合舞的「反向串連 德國台灣國際共製計畫——身分」之外,獲得該專案補助的計畫包括安娜琪舞蹈劇場「改變『生態』的未來式—國際作品經營計畫 CAM as The Key of Creative and Sustainable Future」、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莎妹劇團x第七劇場—交換手札,杜斯妥也夫斯基計畫」、演摩莎劇團「陽光劇團核心演員 Shaghayegh Beheshti《追尋島嶼的記憶 In Search of the Island Memories》集體即興創作計畫」、尼可樂表演藝術有限公司「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及國際連結平台三年計畫」、阮劇團「東京直送,嘉義製造:亞洲劇場實驗基地第一階段實作計畫」、丞舞製作團隊「B.plan 知名國際編舞家與《浮花》巡演推廣」、驫舞劇場「打開羅摩衍那的身體史詩三年計畫」、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下一個翻滾計畫」等。

今年國藝會將再度徵求具潛力的國際發展三年計畫,以讓民間的國際動能持續累積滾動,新一屆專案收件日期為二○一八年十一月一至廿日。(張慧慧)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