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較於藝術創作者,劇場技術人員有相對穩定的收入。圖為柏林的當代舞蹈中心河畔工作室的裝台工作一景。( 陳成婷 攝)
柏林

搞藝術就是窮? 藝術工作者薪資調查報告掀討論

位於柏林的「舞台空間設計師協會」今年九月在其社群網站上轉貼了一篇文章〈失去麵包的日常:藝術家賺得了什麼?〉報導了一項由漢斯-博克勒基金會基金會補助的調查研究,指出四分之三左右的藝術工作者,收入遠低於全德國年收入平均值,又一次在遍地藝術家的貧窮柏林,掀起關於這個話題的熱烈討論。

位於柏林的「舞台空間設計師協會」今年九月在其社群網站上轉貼了一篇文章〈失去麵包的日常:藝術家賺得了什麼?〉報導了一項由漢斯-博克勒基金會基金會補助的調查研究,指出四分之三左右的藝術工作者,收入遠低於全德國年收入平均值,又一次在遍地藝術家的貧窮柏林,掀起關於這個話題的熱烈討論。

儘管從外界看,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GDP(國內生產總值)全球第四大國,文化政策健全,國立、市立劇院林立,相關補助與社福保險機制完整。即便如此,關於藝術家生存危機的討論,卻也從未斷絕,更未免俗地,在這個舉世皆然的課題上,政府、雇主、藝術家和觀眾的各執一詞,各有話說。究竟在富庶和平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藝術的價值如何計算?

位於柏林的「舞台空間設計師協會」(Bund der Szenograf innen e. V),長年透過街頭活動、組織討論會及在各大國際展會發聲等途徑,勤於為所有劇場、影視等表演藝術領域的設計師們爭取更合理的工作待遇,不僅僅是薪資的高低,更包含合理工時、加班費用、育嬰與生產假,薪資標準下男女與種族、出生地的平等(註)及相關退休、失業、工傷、健康、保險福利等。

藝術工作者收入遠低於全國平均

該組織在今年九月在其社群網站上轉貼了一篇文章〈失去麵包的日常:藝術家賺得了什麼?BROTLOSER ALLTAG : WAS KÜNSTLER VERDIENEN〉,又一次在遍地藝術家的貧窮柏林,掀起關於這個話題的熱烈討論。內文報導了一項由漢斯-博克勒基金會(Hans-Böckler-Stiftung)基金會補助的調查研究,根據德國境內2,635名從業藝術家的線上問卷調查,統計了關於其薪資與工作環境的結果分析報告,調查對象包括音樂家、演員、舞者、作曲家、戲劇構作、劇作家、電影導演、服裝與舞台設計師,甚至也有專門從事教學與尚在實習階段的新手藝術家。

研究數據指出:有40%的藝術工作者年收入在一萬歐元(約合新台幣卅五萬元)以下,35%在一萬至兩萬歐元,遠低於全德國年收入平均值的三萬六千歐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廿六萬元,此為二○一六年的官方統計數字)。這項結果不禁讓人納悶:為何在莫札特與舒伯特的年代,天才藝術家多有窮困而死的現象,迄今居然也沒有甚麼太大的改變?文化也是事業,藝術家也從事生產,卻必須縮衣節食地生活?而為何政府的經費縮減方案,又總是理所當然地直接對著文化藝術補助下刀?

詳盡的調查有助議題討論

實際發起並執行這項調查的諾茲(Maximilian Norz),是一個名為Art but fair的非營利組織成員,該組織由音樂製作人夏特茲(Johannes Maria Schatz)發起,透過社群網路的力量建立起德語區(包含瑞士與奧地利)藝術工作者(主要為表演藝術與音樂領域)之間的討論平台,分享個人案例、鼓勵爭取應有權利、引起社會關注與討論,並試圖影響政策面,建立溝通渠道,以期能共同建立一個「公平而有尊嚴的」的創作環境,二○一三年成立至今,頗有成效。

雖然這份調查報告涵蓋了各種身分的藝術家,其各自的創作途徑與資歷,甚至所在城市的社會經濟狀況都難以一概而論,但一個專業領域的生態絕對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一個串聯與討論的平台,一份詳盡的調查數據,可以讓眾人支持的理念變得厚實明朗,進而得以層層往上反饋,帶來清晰有力的影響,這份信念也是舉世皆然,不容小覷,並且值得經營的。

註:德國無論市立或民營劇院都常有耳聞,關於薪資分配眾人皆知的潛規則:男多於女、本國人多於外國人、出身西德者多於東德等,藝術家們要各憑本事,才能為自己談妥一份不委屈求全的工作合約。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