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營的香港電台,在堅守廣播方針的開放性與獨立性下,還能顧及商業電台所未能兼顧的文化板塊。然而二○○五年開始的藝術評論節目「演藝風流」,在時代變遷、閱聽模式改變的趨勢下,終究迎來了停播的命運。節目停播一方面反映公營電台欠缺有視野的文化承擔,但更需探索的是,在如此的媒體環境下,藝評要可持續地在公共空間被看見,需要怎樣的方式與策略。
即使廣播媒體如何透過節目的多元性、趣味性、話題性,和持續打造節目主持人的個人風格、讓他們在不同演藝界別都能被看見,以至回饋於廣播本身,「聽收音機」──還要是按時按刻的這個行為──在現今多元的媒體時代的確讓人感到「老派」。媒體和訊息的片碎化和圖像化,大大改變了觀/聽眾接收資訊的方式和速度,加上(看似)選擇多元,電台廣播的影響力和輻射度大不如前,而人人也可以是主持人、掌握自己話語權的「參與式年代」,節目的深度在以手指頭點擊、不喜即跳過的文化之下,要有所突破是困難重重,其實,當整個媒體生態改變時,是要適應,或是思考如何逆轉,可說是重要課題。
公營電台也難顧非主流市場
作為香港的公營電台,香港電台的資源一向緊絀,亦努力把持其廣播方針的開放性與獨立性,雖然在不同情況下也遇到挑戰,但在「不商業運作」的機制下,它肩負的角色正是補充了商業電台所未能兼顧的文化板塊。表演藝術的發展在香港雖然已有相當時日,以劇場而言,觀眾拓展與培育一直是行政人員所關注的核心,而當中又混雜著對市場推廣的不同層面開拓。前者關乎長期的文化視野,但回饋未必即時,其可持續發展的空間,需要更多與整體環境配合的策略;後者雖不能避免得講求效率與即時回饋,但兩者並行不悖甚至時有互相滲透的作用。然而當劇場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很「非主流」的藝術選擇,一個有關表演藝術的電台評論廣播節目的生存空間,似乎更應該在觀眾拓展與培育的層面上多所考量。
香港電台製作、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協辦的節目「演藝風流」由二○○五年秋啟播,當時節目長約一小時,節目主持人大多具深厚的學術背景,同時配合評論文章在報刊刊登,是演藝評論節目首次較有系統和深度地在大氣電波廣播(即使是在非熱門的週末時段)。香港電台主力推廣古典音樂的第四台,雖然也有藝評空間,但節目規模比較簡單,其他電台媒體即使有演藝的關注,亦只限於是演前的宣傳推廣。誠然,這對劇團來說是有很直接的效果,但這些資訊的累積難以成為有回饋價值的文化資本,反之評鑑在本質上是超越時間的。
媒體新浪潮下的藝評空間何在
公營電台的責任與視野,就往往體現在對這些文化累積的承擔。及後香港電台強化其「網上重溫」的平台,回應聽眾年紀老化和收聽節目途徑的改變,這的確讓一些像「演藝風流」這類的非主流節目有更長的廣播生命。然而不同於電影設優先場的機制,香港劇場要安排預演的可能性不大,同時因演期短暫,也讓演藝節目所對應的觀眾群僅限於曾看過該演出的人,即便由節目所引伸的討論其實也是有意思的。
後來節目因適應「手機聽眾」的習慣縮短為半小時,「演藝風流」的「末代」主持李海燕在臉書上說:「要描述演出,提出議題,再深入討論,幾近不可為。」其後停止與協辦單位的合作,也預視了節目最後在二○一九年春停播的命運。殘酷的現實是,聽眾現在追求的是更短而精的訊息,而他們的流動性極強,要抓住他們的好奇心,已不是傳統廣播模式所能企及,節目的停播一方面反映公營電台欠缺有視野的文化承擔,但更值得探索的是,在如此的媒體環境下,藝評要可持續地在公共空間被看見,需要的是怎樣的方式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