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忠於創作具人文與社會關懷戲劇的香港「致群劇社」,趁著二月底該社推出「辛亥」題材戲劇《占領凸手辦》之際,也舉辦了「歷史如何走進戲劇:以辛亥題材為例」的兩岸四地論壇,香港、澳門、台灣與中國的劇場工作者聚首,分別提出歷史題材的戲劇創作與詮釋觀點。
是否有「歷史劇」這一「劇種」各有說法,亦沒有定義,畢竟難於取決「歷史」在戲劇中介入的比重、角色與位置。然而,歷史脈絡、事件或人物入戲,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是好奇戲劇如何滿足大家對歷史的想像,於是往往演繹是否神似、有多少「忠於」史實的成分,會成為「成功」的指標。
歷史如何走進戲劇? 四地劇場人各抒觀察
香港資深戲劇工作者、「致群劇社」核心成員白耀燦,曾執筆創作過不少以歷史事件或人物為題材的作品,如《袁崇煥之死》,而近作《斜路黃花》則適逢於辛亥革命百周年上演,講述這場革命背後的人——基督徒革命者、士紳儒商等——如何創造時代。他曾談創作這類作品的心得,是如何透過歷史的空白延伸戲劇的想像,使其不超脫歷史的框架卻又能合情理地塑造戲劇情節。
而這些創作的搬演與延伸的思考,則以「致群劇社」為香港的領頭者。劇社四十年來一直忠於創作具人文與社會關懷的戲劇,在這城市要堅持這方向並不容易,而劇社過去三年圍繞「辛亥」已推出了包括《斜》劇等三齣舞台劇,而趁上演終卷篇《占領凸手辦》——講述幾個無出路的年輕人如何聯同過氣英雄再起「革命」——的時機,於二月底同步舉行了「歷史如何走進戲劇:以辛亥題材為例」的兩岸四地論壇。
論壇邀請了北京資深戲劇評論家林克歡以「歷史感與現實感」為題發言,他認為只有當創作人「基於現實的獨特感受,對某段歷史的人與事有話要說,才能進入歷史劇的創作」,而非只為意識形態服務。此外,台灣的中華戲劇學會副秘書長于善祿則除了分享台灣舞台如何演示社會與歷史發展的同步關係外,同時,因著對香港創作的了解,他亦談論「九七劇」與「辛亥劇」在文化創作脈絡上的不同。
另一方面,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校長李宇樑,也就澳門社會在殖民地文化影響下對歷史的看法及藝文環境的限制,分享當地一些與歷史有關的創作,包括與會者之一編導莫兆忠一系列透過重塑歷史思考社會發展的創作;而莫則進一步談到教育致使歷史感薄弱,他關注劇場與環境如何產生關係,藉發掘被遺忘的事看今天如何寫史。
辛亥題材創作不少 香港提供思索空間
相對於中國內地對主旋律敘事的控制,香港倒是成為了一片能從多面向閱讀、再現、思考歷史與革命之地,而與辛亥題材相關的創作真的不少,這近年新演或再演的除《斜》劇外,還有杜國威編、陳敢權導的《遍地芳菲》,楊興安編、陳恆輝導的《無名碑》,盧景文編導的《鐵獅子胡同的回音》及陳薪伊導、莊梅岩編的《中山.逸仙》,而如榮念曾及胡恩威的不少作品,亦在不同程度上再思歷史閱讀的方式。
這些創作人平日難得聚首,卻都在論壇中重點分享了他們的創作心得,從創作者對歷史詮釋的立場、劇團行政的限制,到抽離地探索歷史人物人性化的一面,或歷史人物的後人如何進入書寫家族史的脈絡,討論會中都有涉獵。雖然因時間關係只能各自表述而未能深入交流,但亦讓彼此對歷史如何進入劇場交換了不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