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是你的廳堂,還是我的廚房?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你的廳堂,還是我的廚房?

作業三部曲背後的意義和功效,如是在同學經歷三個步驟後一目了然。一是如何由觀察開始,掌握自己和環境的關係——就算天天使用廚房也不見得知道它長什麼樣子,把它做成模型的過程,可以趁機看個仔細;二是把現實中的「正常」,藉創作賦予的法力,進行「異常」的轉化——沉悶可以變成有趣;三是把對外部「空間」的觀察,創造,移植到自己身上——不論性別,社會角色,抑或最表面的外觀,自己皆可以像「我的廚房」般,被重新認識,重新創造。

作業三部曲背後的意義和功效,如是在同學經歷三個步驟後一目了然。一是如何由觀察開始,掌握自己和環境的關係——就算天天使用廚房也不見得知道它長什麼樣子,把它做成模型的過程,可以趁機看個仔細;二是把現實中的「正常」,藉創作賦予的法力,進行「異常」的轉化——沉悶可以變成有趣;三是把對外部「空間」的觀察,創造,移植到自己身上——不論性別,社會角色,抑或最表面的外觀,自己皆可以像「我的廚房」般,被重新認識,重新創造。

寫這篇札記的時候,正在德國慕尼黑藝術學院拜訪舞台美學家Katrin Brack 和她的學生們。

不算太冷的二月早上,清一色的女學生,在空間不大的工作室,正準備交上老師的命題作業:我的廚房。

一份50:50的模型,一段以這模型製作的動畫短片,一輯自拍於模型取材的實景中的照片,構成作業三部曲。廚房就是煮食的地點,但爐具、冰箱、料理台之外,它還有什麼戲法可變?

又或,從舞台美學角度,每位同學被B老師要求按照生活中的廚房,從一個空間呈現三種形態、三種面貌、三種變奏,「設計」,可以發揮怎樣的力量?

原來竅門在於另外兩個字:「我╱的」。

打開「我╱的」廚房

一位同學打開冰箱,廚房的模型就在裡面。模型乍看沒有任何特別,但當它出現在自製動畫之中,冰箱中原物大小的蔬果成了小小模型廚房的背景,廚房中傳來各種同學在煮食的聲音,有杯盤的碰撞,有水從水龍頭流出,也有打雞蛋時,不小心讓蛋汁濺到地上,教同學發出氣結的聲音,然而,畫面只有逐格拍攝之下的物件流動,人則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同學說,我住的地方廚房很小(冰箱內原大的蔬果與小模型並置,讓觀者感受到對比的壓逼感),動畫中我想傳達的,是在狹小的空間裡,煮和吃很多時候都只是出於需要。有時忙到很晚才回家(動畫中不見人卻聞聲,突出了煮食過程中出的只是小錯但足夠讓人厭煩),疲倦得只想趕快吃完趕快休息。

然後,廚房自拍照中的這位同學,卻與動畫中那看不見的她大異其趣。廚房還是那個廚房,但身在其中的她,滿身陽光,滿臉春風,身穿色彩燦爛的民族登山服飾,而且不止一款的短褲長襪(像男孩多於女孩),手持攀山用的器具(例如繩索),在廚房的一條柱上,如同征服了某個天險。

同學說,在沒有多少空間的「空間」裡,我讓自己「破窘而出」。

「自我」的釋放

作業三部曲背後的意義和功效,如是在同學經歷三個步驟後一目了然。一是如何由觀察開始,掌握自己和環境的關係——就算天天使用廚房也不見得知道它長什麼樣子,把它做成模型的過程,可以趁機看個仔細;二是把現實中的「正常」,藉創作賦予的法力,進行「異常」的轉化——沉悶可以變成有趣;三是把對外部「空間」的觀察,創造,移植到自己身上——不論性別,社會角色,抑或最表面的外觀,自己皆可以像「我的廚房」般,被重新認識,重新創造。

另一位同學的廚房動畫,是所有日用品忽然全部向上飛昇,配上水聲,廚房恍似一艘往下沉的船。但那只是我作為觀者的浮想,同學聽了莞爾,而她會有物件「上天堂」的奇想,是因為覺得生活中任何東西都能在分秒之間失去。

還有一位同學的自拍照和現實的她是兩碼子事情。當冰箱外洩的光源在暗夜中給廚房帶來詭異的外星氛圍時,她在當中找到神秘的自己。

而不管是從光轉暗,從陽轉陰,從平凡的變幻想的,「我的廚房」在自己作為空間,環境作為空間,與空間作為探索命題的多重互涉下,均使同學與觀者感受到「自我」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如果明白設計不只是為了裝飾,而是給生活培養自由空氣。

 

文字|林奕華 戲劇創作始於1982年,除了舞台,也在其他領域追求啟發與被啟發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