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玹(林韶安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幕後的幕後—創作,然後生活

張玹 從詩中畫裡尋索靈光

從高中開始作曲的張玹,自剖近期創意的來處,多是肢體、圖像,還有自己喜愛的、滿溢著畫面感的中國古典詩詞,他讓自己「浸」在這些畫面中,感受、體會,最後生成的音符未必是具象的描繪,卻化成屬於他的特色音聲。「對了,我最近還開始嘗試畫立體的圖。」他翻出筆記本中一個類似錐狀體,卻又不全然是錐狀體的插圖。奇特的勾勒不禁讓人會感到:如果說是什麼能讓張玹的靈魂不斷成長,應該就是從那持續新增的維度中,透進來的視野與靈光。

從高中開始作曲的張玹,自剖近期創意的來處,多是肢體、圖像,還有自己喜愛的、滿溢著畫面感的中國古典詩詞,他讓自己「浸」在這些畫面中,感受、體會,最後生成的音符未必是具象的描繪,卻化成屬於他的特色音聲。「對了,我最近還開始嘗試畫立體的圖。」他翻出筆記本中一個類似錐狀體,卻又不全然是錐狀體的插圖。奇特的勾勒不禁讓人會感到:如果說是什麼能讓張玹的靈魂不斷成長,應該就是從那持續新增的維度中,透進來的視野與靈光。

素淨的稿紙上,整齊有致地排列著類似慕夏(Alphonse Mucha)筆下的細緻花紋,其上還有「梅派」、「程派」、「尚派」等標示,經過張玹解釋,才知道是京劇流派的不同唱腔,字句尾音在他心中的模樣。

「我現在的創作常常是從肢體、圖像開始。」張玹這樣自剖。有趣的是,這個方法並非師承自哪一任老師或哪一個學派,相反地,這其實是他反觀自身,向內在探尋後得出的「明白」。

萃取夢境裡的聲音

二○一四年,他廿五歲,審視自己從八歲開始的作曲路,突然發現過往的作品不是為比賽而寫,就是為學業而寫,但脫離這些動機、進入職業作曲場域後,他究竟是為何而動筆呢?這個問題不斷困擾著他,直到一次在睡眠時遭遇的夢境,才讓他有了轉機。

在夢裡,他夢見自己正在思索「自己是誰」,然後在恍惚之間,有幾個非常久遠的畫面緩緩浮現。第一個畫面是他在一、兩歲時,推著學步車,車上的小鴨小雞模型敲動鐵片琴鍵的場景。第二個畫面則是關於爺爺打拳的身影,張玹補充說:「爺爺是武術館的師父,教太極拳和鶴拳,我小時候也會跟著練。」就在這些「夢中夢」裡,他彷彿聽見了靈感召喚,「我至今都還記得車子移動時,一個動作發出的一個聲音。」於是這兩個重要的記憶,促使他接連創作出《武僧1》Monk、《武僧2》Monk 2與《扁舟》Bian Zhou等作品,張玹形容這個過程幾乎就像是自己的「第二次出生」。

其中《扁舟》可說是這位年輕藝術家近年最有感情的題材之一。「我很喜歡大提琴的某一種scratch sound(一種嘶啞的擦絃聲),這個聲音如果發得不好,只是scratch,但發得剛好時,那很像是海浪、樹林等自然的聲響。」張玹在作品一開始,便使用了這個偏好,構成水流蕩漾的現場。

鋪墊千年間的底色

但在這個聲音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底色鋪展在他心中。張玹從小就熱愛中國古典詩詞,他很著迷這些作品蘊含的精練文字與畫面感。

在創作《扁舟》時,他找出蘇軾的《前赤壁賦》,重新細讀其中的文句與氣韻;隨後,又特別到故宮購得原版大小的《赤壁圖》複製畫,試圖將整個心神投入到千年的歷史縱深中。他試著解讀這一系列準備:「我當時就在家中地板展開整幅圖,然後慢慢看。你說畫裡的細節後來有寫成音樂嗎?我覺得其實也沒有,主要是讓自己浸在那個狀態,然後從『那裡』開始。」

跟隨著《扁舟》出發,二○二○年張玹在客委會委託下,以同樣專注的眼光回望自己的生活,完成了首部單簧管五重奏作品《捻土》Niǎn Tǔ。張玹說:「單簧管可以發出很多如風的聲音,這讓我想起香灰被吹動的瞬間。」過去在拜拜時,他總看見「香」在時間裡燃燒殆盡、化作煙塵,這樣具象的「捻土焚香」,深刻表現出了人與神明的連結與溝通。作品另一個亮點是他採用了「客家八音」元素,卻不讓人一聽就能發現,張玹笑說,這是因為自己不希望作品有匠氣、斧鑿過於明顯。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自台北建國中學畢業後,即赴美於新英格蘭音樂院攻讀作曲學位,曾獲2018芝加哥市民交響樂團作曲獎、2018紐約Harvestwork駐村藝術家、2018-2019 EtM Exploring the Metropoli 編舞及作曲駐村藝術家。其作上演足跡已遍及全球,地點包括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柏林愛樂廳、東京三多利廳等,亦受到包括日內瓦Archipel、西班牙VIPA等來自歐美亞三地之音樂節邀演。2016年,創立「音元」(Innuan)室內樂集,強調多領域相互激盪的理想,策劃出一系列融合演奏、科技、空間策展等具原創性的音樂展演,至今已和紐約多家藝廊與美術館合作實踐。作品也廣受國內樂壇歡迎,2020年其單簧管五重奏《捻土》由國家交響樂團團員首演,明年也將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完成小提琴協奏曲《23.5°N, 121°E》。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