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前途未卜的後疫情時代,法國藝術家不會坐以待斃,反而更積極尋找出路、甚至是瘟疫帶給當代社會的警示。或是以劇場創意加入示威,為醫護也為表演藝術界發聲,或是藉此機會反省劇場演出供需失調的現況,重新考量製作與策展模式,也有藝術家選擇透過在地深耕和走入民間的方式展開創作,更接地氣……無論是創作者或文化機構,法國藝文界企圖透過文化軟實力,帶領民眾走過傷痛與無奈,在不確定的氛圍之中點燃希望火花,化危機為轉機。
法國於五月中開始逐步解封,但各大文化機構重新開放的日期要等到六月初,大巴黎地區的劇院甚至要到月底才能重啟大幕。然而,嚴格的公衛措施卻讓藝文工作者感到窒礙難行。劇院除了要限制入場人數、規劃動線、加強消毒和清潔工作,每位觀眾也必須配戴口罩,保持兩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許多文化界人士抱怨政府沒有提出任何對策,協調公衛安全與群聚活動之間的衝突,反而將棘手的問題丟給各大場館自行處理。眼看著二○一九╱二○年的表演季即將進入尾聲,大部分劇院乾脆停演至九月,甚至是年底。面對模稜兩可的政策,劇場從業人員決定發揮創意,用實際行動與集思廣益挽救一蹶不振的困境。
防疫之戰 引起藝文圈一陣撻伐
自三月疫情爆發以來,馬克宏總統宣布法國進入「防疫之戰」。然而,政府長年來忽視改善醫療體系,造成設備不足、人員短缺、醫藥資源外移等種種問題。六月十六日,陽光劇團(Théâtre du Soleil)加入醫護人員抗議行列,呼籲政府正視他們的工作權益,徹底革新公衛體系的弊病。在藝術總監莫虛金(Ariane Mnouchkine)的帶領下,團員配合著鑼鼓喧天的音樂,在街頭演出一場精采的偶戲短劇:象徵著共和國精神的瑪麗安(Marianne)奮力與一群代表官僚勢力的烏鴉抵抗,最終贏得勝利。陽光劇團的演出不僅為抗爭運動添增了節慶般的熱鬧氛圍,也為法國全體藝術家出聲,向執政者發出怒吼。
自總統親上火線說明紓困方案以來(註1),文化部幾乎沒有任何後續行動。面對重新啟動,劇院不確定合法的人數限制、觀眾席的間隔應該如何計算、是否採用「梅花座」、觀眾是否回流、票房收益符不符合製作成本、甚至無法保證多半為樂齡人士和學生的基本觀眾群是否會引爆下一波疫情危機。許多藝文工作者無法理解政府逐步放寬交通業、餐飲業和旅遊業的公衛限制,卻遲遲不肯對文化界鬆口。對巴黎市立劇院總監德瑪西-莫塔(Emmanuel Demarcy-Mota)而言,政府應該與業界人士攜手合作,將各界意見化整為實際行動,共度這場文化危機:「劇院的營運無法承受任何戛然而止的波動。面對當前充滿諸多不確定性的複雜現狀,我們必須思考該如何重新組織。若政府高層認為奇蹟般的解封令能滿足藝文界,只會讓整個體系變得愈來愈脆弱。我們需要時間彼此對話、相互了解,但現在完全不是這樣。」(註2)
短打代替長跑 小巧精美成主流
長達近半年的「中場休息」突顯了法國劇場的「結構性膨脹」問題。為了安插疫情期間被迫取消的演出,及如期邀演國外的表演團體,許多劇院都面臨演出大塞車的窘境。的確,法國藝文界近廿年來的蓬勃發展造成市場供需失衡的現象:觀眾人數並沒有隨著表演型態的倍增而成長。為了樹立多元化的品牌形象,大部分的劇院削減每齣製作的演出場次,以呈現琳瑯滿目的各類型節目。此外,為了爭取知名藝術家的演出檔期,各大劇院早在三、四年前就開始進行年度節目規劃。面對這種現象,巴黎歌劇院總監李斯納(Stéphane Lissner)表示:「為了邀請最優秀的藝術家,大家都展開超前部署。然而,這樣的競爭讓演出價格水漲船高,也使劇院必須愈來愈早確認節目規劃,陷入一成不變的僵局……疫情的衝擊正提醒我們要更有彈性。」(註3)
受疫情影響,許多劇院不再像過往於六月公布整年的節目清單,反而每月更新一次。而藝術家聯盟也敦促館方延緩製作期程,確保作品的延續性。對某些較為謹慎的劇院總監而言,未來法國劇場風景會有極大的轉變,場館和藝術節不再會花費資源競相爭取首演創作,甚至是跨國的大型製作,小巧精美的作品反而會成為主流,如T2G劇院總監尚陶(Daniel Jeanneteau)所言:「即時煞車、精簡節目規劃、投注更多時間開發作品的可能性,這不是更好的選擇?為什麼要不斷推陳出新?毫無疑問,將來可能會愈來愈少看見難得一見的作品,但每部創作的力量都會更加強大。」(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