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一八年初啟動建物修復工程的「牯嶺街小劇場」,在劇場人殷殷期盼超過兩年半後,終於迎來重新開門的時刻。此次修復工程包含建物還原,為身障者增設電梯、重新規劃動線,也進行劇場設備更新,負責營運的身體氣象館已預定自八月開始接受明年檔期申請,也將在十月下旬陸續推出自製與合辦節目。館長姚立群認為,牯嶺街小劇場是個鼓勵藝術家、社會邊緣/弱勢族群的藝術平台,也將持續開闢更為專業的實驗劇場對話場域、亞洲各國之間表演藝術的創作與交流。
我們先把時間回溯——一九○五年,它是日本人興建的木造官舍;一九五四年,它在戰後改建為台北市警察局,然後在警察局遷址後,於一九八八年成為藝文劇場,從二○○一年開始,先由「如果兒童劇團」經營,二○○五年改為「身體氣象館」接手。
它是「牯嶺街小劇場」。
在時光的推移與積累間,作為歷史建物,牯嶺街小劇場充滿著從日治到民國以來的歷史紋路;同時,也刻上了「台灣小劇場史」的鑿痕——有多少劇場人的第一個作品在此發生!只是,時間可以讓無形種種得以釀造、提煉,但有形事物也會被侵蝕、腐壞,於此留下了記錄,還有危及安全的破壞。
二○一八年一月一日,在前一年底的《(今晚,還有誰)去大馬士革》閉幕後,牯嶺街小劇場關閉,開始為期了(不只)兩年的整修——「臺北市定歷史建築—牯嶺街小劇場整棟建物修復工程」。隨著四周地景的持續變遷,南門市場改建、捷運萬大樹林線動工等,牯嶺街小劇場終於在二○二○年重新啟動,接合過去歷史脈絡,與當下連結並建構未來。
沖散塵埃 打開的不只是一座劇場
作為市定歷史建築,牯嶺街小劇場的使用分屬臺北市文化局「藝術發展科」與「文化資產科」兩個單位;而在採訪當天(七月十三日),據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館長、身體氣象館負責人)說法,目前已完成工程驗收,剩下的流程是必須從文化資產科取得使用執照,他們才能夠重新進駐牯嶺街小劇場。這張使用執照,也讓他們暫時無法確認開幕時間,更攸關牯嶺街小劇場後續的利用,包含明年檔期、使用方法等。好消息是,姚立群在隔日捎來了訊息:「辦公室會在下週取回劇場的管理身分」,似乎正宣告了牯嶺街小劇場的再次打開。
這次的修復為期超過兩年半,原本應被討論的公共事務似乎被掩蓋在工程的喧囂之中;甚至到今年四月才在臺北市議會對文化局長的質詢裡浮上檯面,其中涉及修繕細節的不完滿(包含廁所、門口等),後續觸發討論的更在於「營運問題」,也就是牯嶺街小劇場是否能用KPI作為要求或檢視,是否能以出租率去評估其使用率?以及營運方式能否與松山文創園區、西門紅樓等單位相提並論?當然,質詢裡確實有無法達成與回應的,卻讓文化政策、文資保存與管理等文化相關的公共議題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去面對早已盤根錯節的結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