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GNA所製作的廣播芭蕾舞計畫,讓參與的觀眾隨著耳機的指示起舞,串連成為新的公共景觀。(©ZTS Kira Barlach)
柏林

疫情、政策變動不明 藝術節轉換形式對應

暑假期間,德國例行有幾個大型藝術節讓觀眾持續參與,但在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下,各種防疫限制中,籌備經年的藝術節活動又如何因應?柏林的國際舞蹈節「舞在八月」今年順勢推出「特別企畫」,邀影來自十八個國家的藝術家推出線上及戶外演出;在工業區魯爾舉行的「魯爾三年展」則將原本邀演節目與藝術家的相關影音文字、圖像資料等,建立為線上檔案庫,提供大眾公開閱覽。

暑假期間,德國例行有幾個大型藝術節讓觀眾持續參與,但在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下,各種防疫限制中,籌備經年的藝術節活動又如何因應?柏林的國際舞蹈節「舞在八月」今年順勢推出「特別企畫」,邀影來自十八個國家的藝術家推出線上及戶外演出;在工業區魯爾舉行的「魯爾三年展」則將原本邀演節目與藝術家的相關影音文字、圖像資料等,建立為線上檔案庫,提供大眾公開閱覽。

時至酷暑,同時也是德國各大公私立劇院劇團暑休的時節,但總還有幾個大型的國際藝術盛會,吸引來自全球的劇場藝術家與觀眾相聚,而今年呢?冠狀病毒還在全球肆虐,所有大型聚會的舉辦與否都是思慮再三,政策上的、政治上的、藝術上的、執行效益層面、國際旅遊限制等等眾多複雜因素交織,無論是對於主辦單位,還是參與藝術家,都是一番折騰與連串難題。但是籌備經年的藝術節活動,觀眾的期待,怎麼捨得直接喊停?

「舞在八月」推出特別企畫

每年八月,柏林夏季唯一的國際舞蹈節,幾乎所有節目都一票難求的「舞在八月」(Tanz im August,8/21~8/30),今年順勢推出「特別企畫」(Tanz im August Special Edition 2020),除了與「蘇黎世戲劇節」(Zürcher Theater Spektakel)合作的國際論壇、觀眾交流之外,來自十八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推出線上及戶外演出,稍稍彌補部分觀眾只想觀賞現場演出的遺憾。

戶外演出的兩個作品,一是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的裝置性作品《無標題教學系列》Untitled Instructional Series,隨機地在城市的不同角落尋找裝置,跟隨指示牌,引導觀眾在公共空間中移動、活動、舞動。另一個是《無處不在!》Zerstreuung überall!,為來自漢堡的新媒體表演團隊LIGNA製作的廣播芭蕾計畫,邀請十三位國際藝術家參與。團隊成員Ole Frahm、Michael Hueners和Torsten Michaelsen訪問世界各地的編舞家,在受到全球疫情威脅時,感覺到了哪些社會性和身體性的改變?那些集體的脆弱與團結的經驗為何?觀眾可以通過耳機跟隨指令動作起舞,成為演出的景觀,也建構了一種集體行動的形式。《無處不在!》同時也將於八月卅日在蘇黎世戲劇節和巴塞爾戲劇節演出,意外地實現了一個概念與行動,遠距離同時共享的經驗。

「魯爾三年展」線上展示表演資料

德國西邊北威州的魯爾工業區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區之一,每年「魯爾三年展」(Ruhrtriennale)都會邀請當代藝術家在魯爾區的巨大工業建築群中進行演出。採礦區和鋼鐵工廠、煉焦廠、機房、倉庫改造的演出場地成為音樂劇、戲劇、舞蹈、表演和視覺藝術的交匯處。三年展的定義源於三年一任的藝術總監制,二○一八至二○年是由Stefanie Carp主持,不幸遇上疫情,加上州政府因政策考量強行喊停,使其最後一年重要的策展籌畫,未能有一個完整的句點。主辦團隊在倉促喊停下的因應措施,是將原本邀演節目與藝術家的相關影音文字、圖像資料,藝術家與藝術總監的線上對談影片等,建立為線上檔案庫,提供大眾公開閱覽(8/14~9/20)。

曾任職魯爾三年展製作經理、現任德勒斯登赫勒勞—歐洲藝術中心(Hellerau - Europäisches Zentrum der Künste Dresden)節目經理的André Schallenberg分析指出,以劇院或藝術節營運的角度來看,最大的困難還不是觀眾的流失或資金拮据,而是政策的不明朗,德國政府目前所有的疫情相關規定都是暫時性的,朝令夕改,沒有人知道藝術節發生的當下,法規會是如何。延伸出來的問題包括藝術家是否可以來到現場?演出的內容是否會受到疫情相關政策的限制?有多少觀眾允許進入劇院?而劇場的核心價值發生在演出的「現場」,雖然可以暫時將重心放在居住於當地的藝術家(並不限於德國籍),節目的多樣性卻也因此打了折扣,線上與戶外演出等等替代方案,也都並非長遠之計。尤其舞蹈作品是很難不發生在現場的,舞蹈演出跟舞蹈錄像也是完全不同的作品形式。此外,公立或市立的劇院與機構,雖然並不會立即感受到票房縮水的壓力,國家的資助還持續在注入,但時間一拉長,當然還是會出現問題。但儘管如此,德國也並非沒有經歷過更艱難的時期,整體來說,都是可以度過的難關,也不至於會讓公立劇院和機構的系統崩解。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 等你來提問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