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家余美華與法籍藝術家薩維耶.勒華偕同創作的《回顧》,將在八月底於柏林的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展出,這個由勒華開啟的創作已走過多個國家並有數個版本,而與余美華的合作則始於二○一四年。創作散見各大洲的余美華,在《回顧》的柏林版本中與在地藝術家合作發展,爬梳各自的身體語彙,出身移民家庭的她,從自身的歸屬課題出發,期待讓藝術創作中的「共感」與「普世」定義不再平板與單薄。
今年八月底,位於柏林市中心的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 Museum für Gegenwart)將展出香港藝術家余美華(Scarlet Yu)與法籍藝術家薩維耶.勒華(Xavier Le Roy)偕同創作的作品《回顧》Retrospective,此作自二○一二年由薩維耶開啟,至今已發展出數個版本,並呈現法國、薩爾瓦多、巴西、德國、新加坡、美國、黎巴嫩等地。兩人的合作始於二○一四年,也在二○一六年共同協作了北美館版本的《回顧》。
「其實很難去給一個總結,我跟薩維耶每一次的作品,都是要重新思考,怎麼樣可以再合作,白紙一樣的。我們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一些共識,而過程都是從生活裡的一點點的空隙,咖啡、午餐的閒談中聊出來的。」
以自身語境創作 期待深化彼此理解
余美華的創作足跡散見於亞洲、歐洲、澳洲、中東及南非等地,其藝術介入的方式跳脫於長期以來,對於旅歐亞裔舞蹈家創作路徑的想像框架,不局限於劇場空間,也難以歸類在特定表演藝術的風格或範疇,其「運用自傳式的素材,創作了不同情境下的一對一舞蹈作品,探討記憶及以身體作存檔工具等概念。」
關於即將呈現的柏林版本,延續一貫的作品概念,與在地藝術家合作發展,爬梳各自的身體語彙。兩位創作者有著不同的起始點,「如果是以我的角度來出發,來看待這個作品,那還是要回到我的身分,我想去理解移民╱遷徙這件事情,因為我就是來自於這樣的家庭,母親來自泰國,父親是中國人,他們生活在香港,所以這件事是跟隨著我的,然後也就產生了歸屬(belonging)的課題。」余美華說。
回到當下柏林藝術家族群的日常觀察中,一個再普遍不過的文化流動現象:一方面是出生於世界眾多彼端的文化工作者,帶著自身的生命經驗與視角來到歐洲藝文大城,參與諸多藝術語境的匯流;一方面卻還未能擺脫被標籤的文化符碼,在不同的場合或被完全忽視或被過度強調。無須刻意區分你我,彼此「理解」的深度與寬度,還是一個努力中的目標。其中的一個切入點,就是保持著持續翻轉的流動視角與動態平衡,讓藝術創作中,人人希冀的「共感」與「普世」,其定義不再平板與單薄。
余美華說:「我曾經以為我們(在文化、語境跟思維上)是分開的,但其實繞了一圈後會發現,我們還是黏在一起的。所謂在地的語境(The local context)是虛構的,是每一個時刻會被再構建的。我們會不停去思考什麼叫做共識(common understanding)。」
旅外位置 多文化視角回看香港
為什麼從事藝術創作?她說:「因為藝術可以是無重量的想像,它可以創造一個真實的空的狀態與他人一起思考。」出身八○後學運「民主回歸」、「八九民運」的世代,一路走來,鮮少在街頭運動缺席的余美華,經歷了香港社會的擺盪期,也經歷過藝文圈的世代交替。一九九七年主權移交前後,香港社會迴盪著的,是關於文化認同和去留問題的大哉問。那個尚處於自由世界的香港,在特定的歷史場景下,凝聚了本土文化和「香港人」的公民意識,但在本土之外,旅外香港藝術家的視角也星雲狀地並存著,她描述道:「我還在香港念書的時候,常有旅外藝術家帶著關於香港的作品回來演出。我很意外地發現,本地的藝術家對待這些作品都非常冷淡,他們最常批評的點就是說,如果不生活在這裡,為什麼做香港(題材)?」而二○一九年,政局時空、藝文氛圍潮流皆異的當下,也置身旅外行列的她,帶著清晰洗練的多文化視角輪廓,也輕且重地自述道:「我可以參與的位置,跟在地的藝術家還是不太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