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爾在此》(當代傳奇劇場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在此,吳興國

《李爾在此》有多老?

從戲曲╱劇史探看《李爾在此》的創作意義

當看見吳興國一人在舞台上須臾間自由進出諸行當與多角色之間時,種種複象重疊似乎濃縮與暗喻了百年來京劇表演的巨變:從眾班到獨角;自民間盛極一時,到今日幾乎由國家全面主導,無論從民初中國或是從日殖台灣的角度來看當代,訴說京劇現代的身世與遭遇,似乎本身就是當代戲曲的母題。

《李爾在此》的李爾不只老,而且還同時揭露了他身上其實肩負了眾人與時代的身分與眼光。

當看見吳興國一人在舞台上須臾間自由進出諸行當與多角色之間時,種種複象重疊似乎濃縮與暗喻了百年來京劇表演的巨變:從眾班到獨角;自民間盛極一時,到今日幾乎由國家全面主導,無論從民初中國或是從日殖台灣的角度來看當代,訴說京劇現代的身世與遭遇,似乎本身就是當代戲曲的母題。

《李爾在此》的李爾不只老,而且還同時揭露了他身上其實肩負了眾人與時代的身分與眼光。

問《李爾在此》的李爾有多老?如果我們不僅僅在問劇情中的李爾,而且歷史地、理論地、甚至借位或比喻地來想,這個問題多種可能的回答,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吳興國與當代傳奇劇場在二○○○至二○○一年創作此劇的重要性。

一九九八年在團隊資源、財務匱乏及經營困難下,吳興國宣布「當代傳奇劇場」暫停營運;隨後他受法國陽光劇團藝術總監莫虛金(Ariane Mnouchkine)的邀請,前往法國為陽光劇團開辦工作坊。二○○○年,吳興國在巴黎奧德翁劇院(Théâtre de l'Odéon)呈現了廿五分鐘的獨角戲,大受好評,也下定決心回台復團,「那年,回台灣後,我決心重建劇團,發誓即使只剩我一人,也要在街頭演。」

從一般最容易下手的劇情出發,李爾在莎劇原著中應年事已高,而思考退位將自己的國土分給三個女兒統治;但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卻透露出李爾的年紀並非決定其退位的唯一理由,更多的原因來自他的性格、不安的情緒與判斷。《李爾王》King Lear的戲劇性與李爾的悲劇性由此而生,而成為莎士比亞自十七世紀初期創作以來,舞台上下不勝唏噓的核心。在當代傳奇劇場的《李爾在此》第一幕〈戲〉中,吳興國以老生行當詮釋了李爾這個角色。老生主要飾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詮釋傳統京劇中經歷人世是非後的成功失敗,唱和念白都用本嗓。在民初京劇由「老生掛頭牌」轉為「旦行掛頭牌」,旦角流派藝術抬頭,以梅蘭芳為首的「四大名旦」為代表取代了老生之前,老生一直是京劇表演中主要的敘事重心。《李爾在此》選擇以老生當行,重新延續當代傳奇劇場的生命,無論放在「京劇現代化」、京劇在台或其整體歷史,或有其更深遠的歷史與美學意涵。

但《李爾在此》也不只是一齣老生戲。第二幕〈弄〉,吳興國以丑、武生、閨門旦、青衣、花旦、小生、老生等行當一一搬演。京劇演員,或說演員,本來就被期待具有扮演與詮釋各種角色的能力;但當看見吳興國一人在舞台上須臾間自由進出諸行當與多角色之間時,種種複象重疊似乎濃縮與暗喻了百年來京劇表演的巨變:從眾班到獨角;自民間盛極一時,到今日幾乎由國家全面主導,無論從民初中國或是從日殖台灣的角度來看當代,訴說京劇現代的身世與遭遇,似乎本身就是當代戲曲的母題。

《李爾在此》的李爾不只老,而且還同時揭露了他身上其實肩負了眾人與時代的身分與眼光。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