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所有的古典音樂學習者來說,貝多芬龐然的身影無比巨大,但除了大家熟知的九大交響曲等經典創作、他以一生澎湃熱情灌注的藝術生涯,後輩作曲家又從他身上領悟到什麼?本刊邀請三位台灣作曲家——董昭民、邱浩源與陳立立,為文分享他們從這位音樂巨人身上看到的跨時代精神……
去掉華麗主題大衣的可能
作曲師事錢南章、Johannes Fritsch、Mauricio Kagel 及 Nicolaus A. Huber。1999年獲頒德國科隆巿政府作曲獎及獎學金。2004年在柏林愛樂廳發表大型中西混編室內樂曲《X》。2006年獲許常惠作曲比賽民族樂器類第二名。 兩度獲國藝會補助,製作其首張個人原創作品集《音之旅》(2008)及個人原創古箏作品專輯《動琴》(2016)。2007年起迄今任教於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 2013年獲頒台北西區扶輪社「台灣文化獎」。2014 起擔任台北中央C室內樂團藝術總監,2015至2018年擔任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理事長。
貝多芬對於我在創作的啟發,其實就是人類想像力的大解放,以及核心能量的大釋放。人類情感的經驗,來自於成長過程中與環境的互動。從貝多芬的音樂中,似乎可以感知到貝多芬對於政治、自然、宗教及社會等的想法與態度;而由他與環境的互動所得到的回饋,經由他個人對藝術的澎湃熱情和想像力,一一化為他音樂作品中無法取代的聲音魂魄:《英雄》交響曲的拿破崙、《田園》交響曲的山水、《合唱》交響曲的歡樂天國……這些聲音的魂魄,像是《華德斯坦》奏鳴曲主題一次次的敲擊聲響,石破天驚地打破了古典樂派旋律主題的拘謹規範,宣讀了浪漫樂派無拘無束的自由音詩!
我曾經覺得貝多芬的樂念,常常在第二樂章會變得無趣而繁瑣,像他的鋼琴奏鳴曲第九號E大調(作品14第1號)第二樂章,一個很不起眼三拍子的主題動機,在開頭的前五十小節出現高達十四次之多!然而在學習彈奏的過程中領悟到,這十四次的動機反覆,除了兩次完全相同外,其餘都搭配了不同的和聲發展,讓一樣的動機有著不同的音樂神采和結構意義。這不起眼的小二度三拍子主題動機,其實是一種去主題化的主題呈現手法:貝多芬將音樂聚焦在和聲的色彩及進程發展上,去掉鮮豔華麗的主題大衣,音樂變得更深沉,更耐人尋味。貝多芬的主題動機發展手法將最簡單的音樂素材發展到超越想像的極致,這是我和我的學生們一直努力追求的創作哲學!(董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