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序平
焦點專題 Focus 製作人在亞洲 聽聽製作人怎麼說

製作人跨國結盟,打造線上平台帶獨立藝術家突圍

「製作人」,是個謎樣的角色,外界看起來具有相當的決策權,但只有他們才知道工作內容有多麼紛亂龐雜。尤其對流動於各團隊中的獨立製作人來說,究竟這份工作的實際輪廓為何?有不少人仍如此回答:「持續探索中」。幸虧近年來,國際交流愈來愈頻繁,「亞洲串連」帶給製作人開拓新視野的機會。藉著此次專題,本刊邀請幾位獨立製作人分享、剖析各自「在亞洲」的獨特經驗,提出對此工作的未來展望。

「製作人」,是個謎樣的角色,外界看起來具有相當的決策權,但只有他們才知道工作內容有多麼紛亂龐雜。尤其對流動於各團隊中的獨立製作人來說,究竟這份工作的實際輪廓為何?有不少人仍如此回答:「持續探索中」。幸虧近年來,國際交流愈來愈頻繁,「亞洲串連」帶給製作人開拓新視野的機會。藉著此次專題,本刊邀請幾位獨立製作人分享、剖析各自「在亞洲」的獨特經驗,提出對此工作的未來展望。

結盟打造面向世界的窗

作為表演藝術獨立製作人和推廣者,近幾年我有機會以個人、團隊或協作者身分參與各式國際交流或市場展會,今年加拿大表演藝術展會(Conference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e la scène / International Exchang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簡稱CINARS)的「亞洲獨立製作人精選」(Asian Independent Producers' Choice)可說是在疫情中的新嘗試。我以此經驗出發,淺談獨立製作人參與國際連結的策略和可能性。

CINARS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表演藝術交易會,也是各國表演團體及經紀公司經常參與的年度活動之一,在表演藝術領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是重要的藝術交流平台。兩年一度的活動原訂應於2020年11月於蒙特婁市舉辦,因受COVID-19肺炎疫情影響宣布延期至2021年5月底,之後因全球疫情依然嚴峻,將所有的演出及交流活動都轉為線上辦理。台灣今年除了有3個表演藝術團隊自行報名參加,還有王宇光的微光製造團隊《捺撇》、王世偉獲得2020年台新藝術獎的《群眾》,以及田孝慈的兩支編舞作品《在那些消逝的時間裡》及《Re:在那些消逝的時間裡》等4件作品,是透過「亞洲獨立製作人精選」平台推薦,面向國際市場。

「亞洲獨立製作人精選」是由澳門獨立製作人鄺華歡(Erik Kuong)發起的企畫,邀請日本同業Fuyuko Mezawa和我,各自選薦區域內值得國際注目的優秀作品,透過串流技術,進行線上showcase,向CINARS的與會者介紹東亞的藝術家們及其作品。面對龐大的國際市場展會,Erik的想法很實際,他認為:既然已申請了一個網上的showcase攤位,只呈現單一國家的作品似乎略顯單薄,不如多邀幾個國家的節目,豐富攤位內容、增加吸引力,一旦訪客停留時間拉長,後續的各種可能性也會相對提高。

雖然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在CINARS展開跨國合作,但此小型平台集合展演節目的操作方式,Erik和 Fuyuko已分別於日本的「TPAM 表演藝術會in橫濱」展會中執行過聚焦澳門劇場作品的《澳門製造Made in Macau》,和讓日本年輕編舞家嶄露頭角的《Dance Showcase of Young Choreographers》,這次兩人結合之前的工作經驗,另外邀請在台灣的我,在CINARS的「亞洲獨立製作人精選」一同合作,進行一次擴大範圍與規模的聯合實踐(與實驗),最後呈現包括1個全本音樂劇場製作、1個長篇舞蹈演出、8支舞蹈影片,和10個來自日本、韓國、台灣、香港和澳門的舞蹈短作。

讓獨立藝術家、小型製作被國際看見

這些作品不全然是3位獨立製作人自己製作或經紀的演出,為其推廣也不會為我們帶來實質收益。事實上,由於本次為創新模式的初探計畫,從CINARS的報名註冊的行政聯絡,到上架露出等線上播映技術處理,皆未收取藝術家分毫,作品若因此獲得邀演,也毋須另行回饋我們任何費用。「亞洲獨立製作人精選」純粹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讓世界看到亞洲部分區域內的藝術潛力與動態,並期待透過結盟式的推展策略,能為獨立藝術家及小型製作突破參與市場型展會的困境。

這類整合型的策劃常見於國際展會或藝術節慶中,只是大多會以政府或機構直接或間接提供財務、行政甚至現場執行上的資源,組合而成「國家隊」的形式出現。例如文化部於愛丁堡藝穗節的「臺灣季」,或是在首爾表演藝術市集(Performing Arts Market in Seoul,簡稱PAMS)與北美地區表演藝術經紀人協會(Association of Performing Arts Professionals,簡稱APAP)的年會中,常見的大型音樂經紀公司為旗下代理之藝術家客戶們包場進行的宣傳展演等。無須肩負政策任務的獨立製作人,相對地在節目安排上更具彈性,能夠向國際市場提出不一樣的創意觀點,但同時也面臨在有限資源下進行市場開發的挑戰。

面對這樣的挑戰,「結盟」成為獨立製作人的業務推廣策略之一,最實際的考量為降低成本、分擔風險,並擴充產品或服務內容,進而提升競爭力與獲益可能。以「亞洲獨立製作人精選」案例來看,這種任務式的有機組合和不服務單一對象的自由度,展現了獨立製作人在業務規劃上的創意與彈性,也彰顯了其個人連結亦為產業資產的價值。

點線面體全方位夥伴關係

結盟事實上就是一種夥伴關係。有句話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它固然說明了同伴的重要,但仍停留在平面的想像,若能以互助共好的原則一起前行,即便路徑角度不盡相同,也許反倒能因此以點連線,延伸成面之後建構出立體,為所有於其中的人打造出理想的空間。獨立製作人在國際網絡點線面體的建構與推進中能發揮的作用,其實並不亞於館節機構。最明顯的例子是國際民間組織「亞洲製作人平台」(簡稱APP)和當中交流與培育並進的年度工作營(APP Camp)。

自2014年起,透過APP各式活動而開展的個人連結、創意合作和網絡推展成果豐碩,這次在CINARS的「亞洲獨立製作人精選」也可作為一例:Erik與Fuyuko是在年度工作營中相識,我與Erik雖為舊識,但也是從2017年APP的籌備會議起才開始專業上的合作,之後陸續分進合擊各國際展會。多年來我們持續關注彼此的專業發展,至今年通力延伸起呈現成果的面。

如前所述,「亞洲獨立製作人精選」的平台合作是一次實踐與實驗,由於是第一次的嘗試,效益尚待觀察,但對我個人來說,它已經成功達到協助獨立藝術家們及其製作以線上型態在國際展會中發表的價值。作為一個獨立製作人,這次難得的經驗除了讓我和國內外同業有了不一樣的互動面向,有機會重整並探索更靈活的商業模式,也更加確信每一個人都是網絡的載體,是重要的定錨,無論啟動自機構或者民間、是主動創造或是被動推展出的點線面體,專業與誠信都是對外串連的基礎,視野與實踐能決定網絡空間的維度。這些都提供我許多未來持續發展國際連結的思考,收穫許多。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 等你來提問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