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禁止女性登台演戲,無論是「生旦淨丑」都由男子串演。到了20世紀初,京劇旦行演員挑班,獨領劇壇風騷,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4位男人成了美的化身,被觀眾票選為「四大名旦」。有趣的是,當時受國外思潮衝擊,這些男演女的大師們也備受質疑。1930年,梅蘭芳於報上聲明最後一次演出,此後將不再「暴露色相」。話雖如此,大師們的舞台地位不曾動搖。
時至現在,旦行幾乎改由女性扮演,大師樹立的流派風格、規範與技巧,依然保有正統性——今日的京劇傳承,是群女人學著男人如何演女人。從突破生理限制到提升表演美感的脈絡來看,旦行演員試著遮遮掩掩,在各種「不露」的限制下尋求突破,塑造風格化的女性形象,乍看保守,其實大膽;看似神秘,更覺性感。
不露手
旦行演員務求全身包裹,連手也不能露出來。同治光緒年間,時小福演《汾河灣》、《桑園會》時捲起衣袖做活計,被說是「捲袖青衣」;而後王瑤卿更是將水袖揚起,撣起,被人諷其為「蕩瑤卿」。但時代氛圍改變後,梅蘭芳既露手,更是做出各種手勢,賦予美稱,有含苞、垂露,指勾掌旋盡是醉人春光;程硯秋早年以露手的裙襖戲賣座;荀慧生新制戲服的袖子總是短一節;尚小雲抖袖動作大,雙手一揚,水袖滑落,白皙的玉臂成了時尚看點。說到底,旦行演員有雙纖纖玉手,成為入門必要。
不露腳
梨園行有句老話:「好角無大腳。」所以旦行裝束以裙蓋腳,台步要求併腿、勾腳,併腿的目的是避免晃胯及步伐過大,搖起屁股走路給人一種過於放蕩的感覺。勾腳則是在邁步時,用鞋尖將裙擺挑開,既不會踩到裙子,側面裙擺飄動也如花瓣開闔,所謂「步步蓮花」正是如此。
此外,男人的一雙腳還有其他的掩藏方式,譬如「蹻」,是由魏長生發明的,將足尖和削得小小一塊的鞋跟包在一起,腳掌、足跟都裹成小腿的一部分,只用腳拇趾這一小截兒著地走路,男人纏足亞賽三寸金蓮。如此訓練還講求三直:腳直(腳踝要有力撐起,只有足尖趾尖著地)、腿直(不能屈膝)、腰直(北京話說骨立,脊椎不能垮,更不能晃屁股)。綁著蹻走路,腰上搖曳,顧盼生姿,行家們稱之為「風擺柳」。無論是蹻或是一般的彩鞋亦有別緻之處,鞋尖需縫上絲線扎成的小球,稱之鞋穗兒。視覺上,能讓腳更小,偶爾不經意露出腳來,也成為亮點,顏色搭配和樣式都要精心設計,我甚至有在後台看過鞋面縫的是蝴蝶,那真是當日全場第一美。
解說人
兆欣,京劇旦行演員、戲曲導演,數度赴北京求藝,溯源旦行傳承。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著有《京劇旦行表演傳承與對話——以陳德霖、王瑤卿與梅蘭芳、程硯秋為例》。近年創作有《形色抄》(2022)、《香纏》(2021)、《地獄變》(2019)等,並赴義大利參演艾未未執導羅馬歌劇院《圖蘭朵》(2022)。